呂氏春秋適威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適威原文帶拼音版
【 適shì威wēi 】
五wǔ曰yuē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使shǐ其qí民mín , 若ruò御yù良liáng馬mǎ , 輕qīng任rèn新xīn節jié , 欲yù走zǒu不bù得de , 故gù致zhì千qiān里lǐ 。 善shàn用yòng其qí民mín者zhě亦yì然rán 。 民mín日rì夜yè祈qí用yòng而ér不bù可kě得dé , 茍gǒu得dé為wéi上shàng用yòng , 民mín之zhī走zǒu之zhī也yě , 若ruò決jué積jī水shuǐ於yú千qiān仞rèn之zhī溪xī , 其qí誰shéi能néng當dāng之zhī ?《 周zhōu書shū 》 曰yuē :“ 民mín , 善shàn之zhī則zé畜chù也yě , 不bù善shàn則zé讎chóu也yě ?!?nbsp;有yǒu讎chóu而ér眾zhòng , 不bù若ruò無wú有yǒu 。 厲lì王wáng , 天tiān子zǐ也yě , 有yǒu讎chóu而ér眾zhòng , 故gù流liú于yú彘zhì , 禍huò及jí子zǐ孫sūn , 微wēi召shào公gōng虎hǔ而ér絕jué無wú後hòu嗣sì 。 今jīn世shì之zhī人rén主zhǔ , 多duō欲yù眾zhòng之zhī , 而ér不bù知zhī善shàn , 此cǐ多duō其qí讎chóu也yě 。 不bù善shàn則zé不bù有yǒu 。 有yǒu必bì緣yuán其qí心xīn, 愛ài之zhī謂wèi也yě 。 有yǒu其qí形xíng不bù可kě為wéi有yǒu之zhī 。 舜shùn布bù衣yī而ér有yǒu天tiān下xià , 桀jié , 天tiān子zǐ也yě , 而ér不bù得de息xī , 由yóu此cǐ生shēng矣yǐ 。 有yǒu無wú之zhī論lùn , 不bù可kě不bù熟shú 。 湯tāng 、 武wǔ通tōng於yú此cǐ論lùn , 故gù功gōng名míng立lì 。 古gǔ之zhī君jūn民mín者zhě , 仁rén義yì以yǐ治zhì之zhī , 愛ài利lì以yǐ安ān之zhī , 忠zhōng信xìn以yǐ導dǎo之zhī , 務wù除chú其qí災zāi , 思sī致zhì其qí福fú 。 故gù民mín之zhī於yú上shàng也yě , 若ruò璽xǐ之zhī於yú涂tú也yě , 抑yì之zhī以yǐ方fāng則zé方fāng , 抑yì之zhī以yǐ圜yuán則zé圜yuán ; 若ruò五wǔ種zhǒng之zhī於yú地dì也yě , 必bì應yìng其qí類lèi , 而ér蕃fān息xī於yú百bǎi倍bèi 。 此cǐ五wǔ帝dì三sān王wáng之zhī所suǒ以yǐ無wú敵dí也yě 。 身shēn已yǐ終zhōng矣yǐ , 而ér後hòu世shì化huà之zhī如rú神shén , 其qí人rén事shì審shěn也yě 。 魏wèi武wǔ侯hóu之zhī居jū中zhōng山shān也yě , 問wèn於yú李lǐ克kè曰yuē :“ 吳wú之zhī所suǒ以yǐ亡wáng者zhě何hé也yě ?” 李lǐ克kè對duì曰yuē :“ 驟zhòu戰zhàn而ér驟zhòu勝shèng ?!?nbsp;武wǔ侯hóu曰yuē :“ 驟zhòu戰zhàn而ér驟zhòu勝shèng , 國guó家jiā之zhī福fú也yě , 其qí獨dú以yǐ亡wáng , 何hé故gù ?” 對duì曰yuē :“ 驟zhòu戰zhàn則zé民mín罷ba , 驟zhòu勝shèng則zé主zhǔ驕jiāo 。 以yǐ驕jiāo主zhǔ使shǐ罷bà民mín , 然rán而ér國guó不bù亡wáng者zhě , 天tiān下xià少shǎo矣yǐ 。 驕jiāo則zé恣zì , 恣zì則zé極jí物wù ; 罷bà則zé怨yuàn , 怨yuàn則zé極jí慮lǜ 。 上shàng下xià俱jù極jí , 吳wú之zhī亡wáng猶yóu晚wǎn 。 此cǐ夫fū差chāi之zhī所suǒ以yǐ自zì歿mò於yú干gān隧suì也yě?!?nbsp;東dōng野yě稷jì以yǐ御yù見jiàn莊zhuāng公gōng , 進jìn退tuì中zhōng繩shéng , 左zuǒ右yòu旋xuán中zhōng規guī 。 莊zhuāng公gōng曰yuē :“ 善shàn ?!?nbsp;以yǐ為wéi造zào父fù不bù過guò也yě 。 使shǐ之zhī鉤gōu百bǎi而ér少shǎo及jí焉yān 。 顏yán闔hé入rù見jiàn , 莊zhuāng公gōng曰yuē :“ 子zǐ遇yù東dōng野yě稷jì乎hū ?” 對duì曰yuē :“ 然rán , 臣chén遇yù之zhī 。 其qí馬mǎ必bì敗bài ?!?nbsp;莊zhuāng公gōng曰yuē :“ 將jiāng何hé敗bài ?” 少shǎo頃qǐng , 東dōng野yě之zhī馬mǎ敗bài而ér至zhì 。 莊zhuāng公gōng召zhào顏yán闔hé而ér問wèn之zhī曰yuē :“ 子zǐ何hé以yǐ知zhī其qí敗bài也yě ?” 顏yán闔hé對duì曰yuē :“ 夫fū進jìn退tuì中zhōng繩shéng , 左zuǒ右yòu旋xuán中zhōng規guī , 造zào父fù之zhī御yù , 無wú以yǐ過guò焉yān 。 鄉xiāng臣chén遇yù之zhī , 猶yóu求qiú其qí馬mǎ , 臣chén是shì以yǐ知zhī其qí敗bài也yě 。” 故gù亂luàn國guó之zhī使shǐ其qí民mín , 不bù論lùn人rén之zhī性xìng , 不bù反fǎn人rén之zhī情qíng , 煩fán為wèi教jiào而ér過guò不bù識shí , 數shù為wèi令lìng而ér非fēi不bù從cóng , 巨jù為wèi危wēi而ér罪zuì不bù敢gǎn , 重zhòng為wèi任rèn而ér罰fá不bù勝shèng 。 民mín進jìn則zé欲yù其qí賞shǎng , 退tuì則zé畏wèi其qí罪zuì 。 知zhī其qí能néng力lì之zhī不bù足zú也yě , 則zé以yǐ為wéi繼jì矣yǐ 。 以yǐ為wéi繼jì , 知zhī , 則zé上shàng又yòu從cóng而ér罪zuì之zhī , 是shì以yǐ罪zuì召zhào罪zuì 。 上shàng下xià之zhī相xiāng讎chóu也yě , 由yóu是shì起qǐ矣yǐ 。 故gù禮lǐ煩fán則zé不bù莊zhuāng , 業yè煩fán則zé無wú功gōng , 令lìng苛kē則zé不bù聽tīng , 禁jìn多duō則zé不bù行xíng 。 桀jié 、 紂zhòu之zhī禁jìn , 不bù可kě勝shèng數shǔ , 故gù民mín因yīn而ér身shēn為wéi戮lù , 極jí也yě , 不bù能néng用yòng威wēi適shì 。 子zǐ陽yáng極jí也yě好hǎo嚴yán , 有yǒu過guò而ér折zhé弓gōng者zhě , 恐kǒng必bì死sǐ , 遂suì應yīng猘zhì狗gǒu而ér弒shì子zi陽yáng , 極jí也yě 。 周zhōu鼎dǐng有yǒu竊qiè曲qǔ , 狀zhuàng甚shèn長cháng , 上shàng下xià皆jiē曲qǔ , 以yǐ見jiàn極jí之zhī敗bài也yě 。
呂氏春秋適威翻譯
先王役使自己的百姓,就象駕馭好馬一樣,讓馬拉著輕載,手里拿著馬鞭,馬想盡情跑也辦不到,所以能達到千里遠的地方。善于役使自己的百姓的人也是這樣。百姓日夜祈求被使用可是卻不能夠被使用,如果能夠被君主使用,百姓為君主奔走,就象積水從萬丈深的溪中決口沖出來,誰又能阻擋得住呢?
《周書》上說;“百姓,善待他們,他們就和君主友好,不善待他們,他們就和君主成為仇人?!庇泻芏喑鹑?,就不如沒有好。周厲王是天子,他有很多仇人,所以被放逐到彘,災禍連累到子孫,如果沒有召公虎,就斷絕了后嗣?,F世上的君主,大都想使自己百姓眾多,卻不知道善待百姓,這只是使仇人增多啊。不善待百姓,就不能得到百姓擁護。得到百姓擁護,必須讓百姓從內心里擁護,這就是所說的愛戴了。只占有百姓的軀體不能叫做得到了百姓擁護。舜是平民,卻占有了天下。桀是天子,卻不得安居其位。這些都是從能否得民心這里產生出來的。得失民心的道理,不可不認真審察。湯、武王精通達個道理,所以功成名就。
古代當君主的人,用仁和義治理百蛀,用愛和利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引導百姓,致力于為民除害,想著為民造福。所以百姓對于君主來說,就象把璽印打在封泥上一樣,用方形的按壓就成為方形的,用圓形的按壓就成為圓形的,就象把五谷種在土地上一樣,收獲的果實必定與種子同類,而且能成百倍地增長。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于天下的原因。他們自己雖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們的教化如同神靈一般,這是因為他們對人世間的各種事情實行的準則經過認真審察。
魏武侯當中山君的時候,向李克問道:“吳國之所以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說:“是因為屢戰屢勝?!蔽浜钫f:“屢戰屢勝,這是國家的福分,它卻偏偏因此滅亡,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說,“多次作戰百姓就疲憊,多次勝利君主就驕傲。用驕傲的君主役使疲憊的百姓,選樣國家卻不滅亡的,天下太少了。驕傲就會放縱,放縱就會用盡所欲之物,疲憊就會怨恨,怨恨就會用盡巧詐之心。君主和百姓都達到極點,吳國被滅亡還算晚了呢。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
東野稷在莊公面前表演自己的駕車技術,前進后退都符合規則,左轉右轉都臺乎規矩。莊公說:“好?!闭J為造父也不能超過他。又讓他的馬繞一百個圈之后再回來。過了一會兒,顏闔來謁見莊公,莊公說?!澳阌龅綎|野稷了嗎?”顏闔回答說:“是的,我遇到了他。他的馬一定要累壞。”莊公說;“怎么會累壞呢?”過了一會兒,東野稷把馬累壞回來了。莊公召米顏闔問他說:“你怎么知道他的馬要累壞呢?”顏闔回答說:“前進后退部符合規則,左轉右轉都合乎規矩,造父駕車的技術都無法超過他了。剛才我遇到他,他還在無止境地要求自己的馬,我因此知道他的馬要累壞。”
所以,混亂的國家役使自己的百姓,不了解人的本性,不反求人的常情。頻繁地制訂教令,而對人們不能掌握卻加以責備,屢次下達命令,而對人們不能聽從卻加以非難,制造巨大的危難,而對人們不敢迎難而上卻加以治罪;把任務弄得十分繁重,而對人們不能勝任卻加以懲罰。百姓前進就希望得到賞賜,后退就害怕受到懲處,當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時,就會做虛假的事了。做虛假的事,君主知道了,跟著又加以懲處。這樣就是因為畏罪而獲罪。君主和百姓相互仇恨,就由此產生了。
所以,禮節繁瑣就不莊重,事情繁瑣就不能成功,命令嚴苛就不被聽從,禁令多了就行不通。桀、紂的禁令不可勝數,所以百姓因此而背叛,他們自己也被殺死,這是因為他們過分到極點了。子陽喜好嚴厲,每個人犯了過失弄斷了弓,擔心一定會被殺死,于是就乘追趕瘋狗之機殺死了子陽,這是因為他過分到極點了。周鼎上鑄有竊曲形的花紋,花紋很長,上下都是彎曲的,以此表明過分到極點的害處。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適威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適威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覽·離俗覽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