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山村古詩帶拼音版 雨過山村注音版
雨過山村注音版
雨yǔ過guò山shān村cūn
雨yǔ里lǐ雞jī鳴míng一yī兩liǎng家jiā ,
竹zhú溪xī村cūn路lù板bǎn橋qiáo斜xié 。
婦fù姑gū相xiāng喚huàn浴yù蠶cán去qù ,
閑xián著zhe中zhōng庭tíng梔zhī子zi花huā 。
雨過山村古詩帶拼音版
yǔ guò shān cūn
雨過山村
yǔ lǐ jī míng yī liǎng jiā ,
雨里雞鳴一兩家,
zhú xī cūn lù bǎn qiáo xié 。
竹溪村路板橋斜。
fù gū xiāng huàn yù cán qù ,
婦姑相喚浴蠶去,
xián zhe zhōng tíng zhī zi huā 。
閑著中庭梔子花。
雨過山村古詩翻譯
雨天晦明變化的天色引來幾聲雞鳴聲,
溪流翠竹掩映著山村小路穿過斜板橋。
年輕媳婦和婆婆互相呼喚著去洗蠶種,
農人忙碌讓庭院中的梔子花無人欣賞。
雨過山村古詩賞析
這是一幅描寫生動的山村風俗畫。詩人通過對雨中路過山村所見所聞的描繪,表現了他對和平寧靜的田園生活的贊美。
“雨里雞鳴一兩家”,這是入山村前的所聞。因為是雨天,山村的輪廓在遠處未必看得分明,但雞鳴聲卻聽得清晰。《詩經》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詩句,下雨天,天氣晦明無常,會誘發雞鳴,所以說¨“雨里雞鳴”是符合生活真實的。但詩人聽到的雞鳴不是聯綿不絕的一大片,而是稀稀落落的“一兩家”,這就讓讀者猜想到,這個山村不會是《桃花源記》中描繪的那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大墟落,而是住戶不多,各抱地勢因而零零散散的小山村。雞鳴紿小山村平添一種幽靜的氣氛,即古人所謂的“鳥鳴山更幽”。
如果說首句是寫詩人在村外的感受,顯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竹溪村路板橋斜”就是通過對一條引人入勝的山村小徑的描繪,顯示山居之“深”。一條溪水從山村流過,竹林夾岸,小徑蜿蜓其間,小路盡處是一座小橋——一座用木板隨便搭成的小橋。“竹”、“溪”、“路”、“橋”四個名詞連用,凸現了山行所見景致,作者著意刻畫了那座小橋,這座設在竹溪村路間的板橋,不僅和周圍景物和諧統一,而且也顯示出山民淳樸的作風。
“婦姑相喚浴蠶去”,第三句寫入村所見,著重寫農事活動。“浴蠶”指古時用鹽水選蠶種,一般在二月進行。仲春時節,在這淳樸的山村里,婦姑相喚而行,顯得非常親切,作為同一家庭的成員,關系又很和睦,她們彼此招呼,似乎誰也不肯落后。在人際關系里,婆媳關系一般被認為是比較難處的,但在這小山村里看到的是這般融洽和諧的情景,真令人羨慕。詩人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山村精神世界的美。
“閑著中庭梔子花”,最后一句,詩人宕開筆觸,轉而描繪中庭梔子花。寫花而用“閑著”形容,很有韻味:花閑著,說明主人都忙農活去了,村中沒有一個閑人。梔子花是一種花型碩大、色澤素雅、香氣濃郁的花,又因為有“同心花”的別名,故深受青年男女的喜愛。而現在,它被“閑”在中庭,無人欣賞采擷,這就從另一方面說明,農忙時節山村里的居民們一門心思忙于農事,連談情說愛的“閑”工夫也沒有。這種側面著筆的手法,把田家農忙的氣氛表現得相當充分,以虛代實,妙趣橫生。
這首詩前兩句寫景,處處扣住山村特點,顯示出山村幽深淳樸的風貌。第三句截取婦姑相喚冒雨浴蠶的畫面,表現山民緊張的農事活動。末句渲染了農忙氣氛。詩人從景物寫到人事,從人事寫到環境氣氛,運用新鮮活潑的語言,鮮明生動的意象,傳出濃郁的鄉土氣息,而字里行間又流露出詩人對田家生活的贊嘆和欣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