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4篇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說課稿4篇

【精華】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凡卡》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從六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首先從教材來看:

《凡卡》是S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外國名篇名著”為主題進行編排的,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人物感情,關心人物命運。

這篇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節選,全文記敘了九歲的凡卡在圣誕節前夜給爺爺寫信,向爺爺訴說自己在鞋店當學徒的悲慘遭遇,乞求爺爺帶他回鄉下的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從結構看文章整體是按寫信的過程記敘的,先寫寫信前的準備,然后是寫信的過程,最后是寫信封、寄信、做夢。從表達看,本文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在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由作者的敘述、凡卡信的內容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起來。二是采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本課的課文篇幅較長,在經過精心梳理后,課文的脈絡會清晰顯現,作者巧妙地將自己的講述和凡卡的講述、回憶運用了插敘、對比、襯托等表達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一步步將人物命運推入“絕境”。在娓娓道來之間,使讀者情感隨著凡卡的悲慘命運而跌宕起伏。《凡卡》是一篇“經久不衰”的老課文,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正煥發著新鮮氣息。如何實現老課新講?長課精講?成為本教學設計的思考點之一。

為此,我在教學設計時,試圖將零亂無序的問題進行整合,由一個主問題引領不斷深化,最終領悟課文的主旨;同時圍繞主問題將看似零散的內容進行重組,在主問題的引領下環環相扣,自然連接,為學生領悟主旨建立依托載體。

二、說學情

從學生情況來看: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形式復雜,內容豐富,但作為五年級學生,已有一定課外閱讀基礎,能夠通過自主閱讀了解故事的內容,但對故事的主旨領悟還需深入,對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式易于忽視;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基本方法,能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具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本能力。已經掌握了較好的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句段的能力,能夠從文章的描述中對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有所感悟,但需要通過教師進一步教學方法的指導幫助加深理解。

另外,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對于文章的表達方法關注不夠,閱讀是為了學習寫作服務的,所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凡卡的悲慘學徒生活寫具體的”,對于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習得寫作方法很有幫助。

《凡卡》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離學生比較久遠,學生需要提前對舊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的有關背景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就文章內容而言,學生能夠通過課文感受到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但文中還有些“貌似不相干”的內容(如:第10自然段、第21自然段)學生往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本教學設計在資料交流和重組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和語句深入體會人物情感,領悟課文主旨;并在設計中體現由

“整體—重點(局部)—整體”的過程,注重引導學生整體領悟課文主旨。

三、說目標

結合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2、通過抓重點段落和詞、句的理解,感受在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環境下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

四、說重、難點:通過抓重點段落和詞、句的理解,感受在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環境下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五、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運用創設情境想象、咬文嚼字品詞析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引讀等手段引導學生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狀況預設:

第一課時主要完成:1、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3、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第二課時將主要完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領悟文章主旨。

第三課時學習回憶部分的內容,體會文中回憶部分的表達效果,體會結尾“夢”的.含義,并結合第二課時,進一步感受作者表達方法的作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本節課我重點是教學第二課時:通過對第八、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八、說思路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教學流程為: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引發“矛盾”

3、體味“生活”(研讀文本,體會情感) —— 品讀悲慘遭遇,感受痛苦

4、揭示“矛盾”

5、升華主題,總結全文、布置作業,推薦閱讀

本課設計是在第一課時中了解時代背景,理清文章結構(按寫信的先后順序)、初步了解文章內容(信的內容、作者的敘述、寫信過程中的回憶)、學習生字詞的基礎上進行的。

九、說過程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欣賞音樂,創設情境,從而把孩子們帶入學習內容。導入新課,從理清寫作順序,復習課文內容入手,在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結構,直奔信的內容,從而引入對信文的研讀,導入新課,引發對主人公內心情感的體會。

(二)引發“矛盾”

1、他為什么寫信呢?【預設】他寫信讓爺爺來接他回家。

2、凡卡寫這封信的目的是要求爺爺來帶他離開這兒,那么文中

直接寫凡卡求爺爺接他回鄉下的句子有哪些?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這些句子

3、(課件出示) 凡卡求爺爺帶他回去的3個句子。

(三)體味“生活”

由于課文篇幅比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復雜,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突出重點,因此,我把全文有意破為三塊,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分別是品讀悲慘遭遇,深入思考回憶,體會夢的含義。這三個層次看似相互獨立,實則存在聯系,回憶往事的快樂是為了和悲慘遭遇形成對比,使遭遇更顯悲慘,而夢的含義也暗示了悲慘的遭遇不會改變。在這三塊中真切的感受凡卡的悲慘遭遇,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內心又是重中之重。只有切實的了解了凡卡的處境之痛苦,才能更好的體會后兩塊的表達作用。所以我引導學生快速讀信,找出哪幾自然段細致的講述了凡卡的痛苦生活,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導學生精讀第8、和15自然段。

品讀悲慘遭遇,感受痛苦

在突出重點,指導精讀方面,我本著“讀中感悟,悟中生情,以情導讀”的理念設計了三個層次的閱讀指導訓練,以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加深理解與感悟。這三個層次是:

1、抓中心句,感知痛苦

當學生找出詳細講述凡卡痛苦生活的8和15自然段后,我讓同學們默讀這兩自然段,看看哪句話最能概括凡卡現在的生活狀況?(根據學生的回答PPT出示: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

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指望”是什么意思?凡卡來大城市做學徒曾經指望過什么?為什么凡卡說他的生活沒有指望了,生活連狗都不如!進而深入理解句子,感知凡卡現在生活的

說課稿 篇2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國王用“種花”來選繼承人。課文題目是一個偏正短語,中心詞是“孩子”,而定語“手捧空花盆”則是這篇文章的中心內容,也是作者要贊揚的孩子的優良品質。那么這個孩子是誰呢?他為什么呀捧著空花盆呢?手捧空花盆又以為著什么呢?這是課文給人的懸念。

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首先吸引的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到誠實是很重要的,然后揭示本課的課題。學生在看到課題后會提出一些問題,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我在這節課中重點安排了讀、說、演,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課文的整體內容,并能明白本課的思想感情。在讀通、讀準后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你知道國王做了什么決定嗎?你覺得國王看到了那么多的花會開心嗎?等等。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我讓學生想象國王在看到那么多的花時的心情,讓他們想象國王開心的樣子和男孩傷心的樣子,為后面的表演大基礎。同時我還重點安排了四、五段的朗讀指導,讓學生知道哪些地方該重讀,哪些地方應該輕讀,哪些地方該重讀等等,讓他們能夠掌握好讀的語氣。

在最后,我讓學生把課文的經典段落進行了表演,學生可以帶上頭飾、穿上披風,象小演員一樣的進行表演,能激發他們的表演欲望,充分理解不同角色的感受。為了讓這篇課文得到升華,我還在結束本課前出示了一句關于誠實的格言,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領悟到誠實的寶貴。

以上是我對本課進行的總體設計思路,希望有不當之處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八冊第九課《綠色呼喚》,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我的說課將采取“四說”的模式。我的教學理念將貫穿其中。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森林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課圍繞畫樹這一活動,讓學生了解美術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系。

2、教學目標:根據《美術新課程的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掌握色彩運用的方法,表現出樹的的色彩美。

技能目標:了解樹的外形結構及特征,并能用流暢的線條勾畫樹的特征和動勢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情感。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學會以線造型的問題

難點:能適當的掌握色彩運用的方法。

二、說教法

1、 情境教學法:我運用實物、音樂渲染等手段,創設與本課想關聯的情境,把兒童帶入這種情境,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濃烈的課堂氛圍中感受美、發現美。

2、 演示法:我還采用演示法,把演示和講解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更直觀、清楚地掌握運用各種色彩畫樹的方法。

另外,我還運用討論法、引導發現等方法,圍繞教學重難點分層次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說學法

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提問,做到學與教相結合,領悟到重點和難點,發現不足及時改正。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借助圖片、音樂及老師的演示,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能畫出色彩豐富的樹,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

四、說教學程序

1、 欣賞導入

課堂開始引導學生欣賞課件圖片:四季的樹木實景以及樹木的色彩畫,體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通過欣賞圖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審美環境,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本課課題并板書——綠色呼喚

2、 整體感知

通過欣賞圖片,我用問題引導:“通過欣賞圖片你能說說色彩畫風景的表現方法嗎?”師生交流,教師小結:基本的步驟共分兩步:第一步用線條畫樹:先畫近處的樹,再畫遠處的樹:先畫樹干,再畫主枝,最后畫樹葉。

第二步用淡彩著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變化。

通過以上環節,突破本課重點。

3、 教師示范

我在這時親自演示一幅色彩樹木的畫法,第一步用線描畫好樹干,第二步畫好樹葉,用三種常見的葉叢畫法演示,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樹葉的特征。

引導學生講解樹木局部的表現:前后層次在形的處理上主要表現為主次關系和空間大小關系。

接下來問題討論:“同學們仔細觀察教材色彩圖片,想一想紅色為什么會有身前的變化?綠色是直接畫上去的嗎?兩色間的邊緣線為什么這么清晰?”師生合作交流:小結:1紅色顏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產生了濃淡深淺變化;2黃色和藍色相互滲透出現了綠色3兩色相接部位運用了干畫法。

我在演示色彩不同的調色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干、濕、濃、淡以及自然滲透產生的不同效果。

第三步淡彩著色,運用剛剛問題討論出來的色彩知識,將未完成的畫上色,并提示學生注意顏色不宜調的太均勻,避免色彩呆板:水分要控制得當;防止把色彩畫的太臟。

這樣做,可以更好的突破教學難點

以上3個環節,我用18-20分鐘完成

4、 自主創作

我再次用課件展示大自然中的樹木以及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大自然的同時萌發創作的欲望,接著提出作業要求:自主用構線畫一篇樹林,再涂上較淡薄的顏色。這時,我開始播放事先選好的鋼琴曲《風的色彩》,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進行作業。

以上環節,我用16-18分鐘完成

5、 評價感受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學習并掌握了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被減數中間或末尾有0”時,該怎樣退位?這是減法中的一個難點。例2是在例1的基礎上,把被減數517改為507,提出思考的問題: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出本例要探究的問題“要從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辦?”例3是被減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因為被減數只有三位數,所以筆算計算原理與例2相同。課標上規定加減法一般以二三位加減二三位為主,教材沒有了多位數減多位數的計算教學,但是在今后生活中會遇到多位數加減多位數,因此學生要掌握好本課,正遷移到多位數減多位數,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利。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探索被除數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問題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形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被減數中間是0或末尾是0的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養成仔細正確計算的習慣。

二、說教法:

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教學。“遷移”是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遷移,使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在本單元教學前學生已經學過了用豎式計算加、減法,基本掌握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本課教學采用嘗試、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充分發揮知識的遷移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創設學校圖書館里的一個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一開始就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嘗試計算,再討論,把學生推到主動的地位;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學生便會主動地自學課本或尋求教師的幫助,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從教學論角度講,嘗試教學法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的要求,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統一起來,有利于學生發展。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在本課教學中主要培養學生,1.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主體具有主動探索的意愿時,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活動。本課給學生創設生動情鏡,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筆算退位減法的知識,獨立嘗試探索被減數中間是0或末尾是0的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體驗和感悟用數學的成功,從而激發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人們在進行口頭表達的時候必須同時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如思考說話的內容、層次、措詞甚至語言的運用技巧,等等。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培養思維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課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計算被減數中間是0或末尾是0的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然后討論交流,在交流匯報中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是在互動中,沖擊成見、已有知識和思考習慣,從而產生新知識的。本課中,可讓學生小組內說自己的算法,再組織匯報交流,相互糾錯,突破難點。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僅得到知識,還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學校圖書館里有許多圖書。

(課件出示)

兒童小說 童話 科普作品

903 685 800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兒童小數比童話多多少本?科普作品比童話多多少本?童話比兒童小說少多少本?等問題。

【以學生熟悉的圖書館里的各類圖書為教學素材,讓學生根據獲得的信息盡可能多的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在提問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有序思維,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習慣。】

二、嘗試探究,體會領悟。

探索計算方法。

1、 列出算式

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兒童小說比童話多多少本”,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生說算式師板書:903-685=

2、嘗試估算。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結果。

預設:把903看作900,685看做700,結果是200;把903看作900,685看作690,估算結果是210.

3、嘗試計算。

你們能計算出這道算式的結果嗎?請同學們獨立思考。

小組合作嘗試算一算。

指生板演

4、交流討論。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再讓板演的學生向全班展示。

重點討論:怎樣列豎式?為什么要將相同數位對齊?列出豎式后按怎樣的順序計算?903-685,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上是0,應該怎么辦呢?指黑板上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我感得書上把517-348中的517改為507步子較小,象上面,的教學給學生更大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件演示,交流算法。

(1)讓學生說一說:筆算時,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必須從百位借1。百位退1當做10個十,再從十位退1當做10個一,10和3合起來就是13,13減5等于8.

(2)解決第二個難點;理解被減數十位上是幾.。

小結:百位上退1是10個十,十位上有10個十,退給個位1個十,還剩9個十,十位上現在是9,9減8得1.

(3)被減數百位上現在是幾?

2、反思問題,鞏固方法。

3、這個算式與我們上一節學過的減法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課件演示,便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組討論交流,經歷比較深刻的數學化過程,很自然地得出了筆算的算理,較好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五、嘗試練習,內化提升

生獨立計算練習六第4題的前3個小題,然后小組內交流。請3名學生上臺板演,并向全班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讓學生自己做一做、說一說,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先讓學生在小組里說,再讓學生面向全班說,這樣的形式能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利用遷移,學習新知

如果要求“科普作品比童話多多少本”,又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1、 學生獨立計算。800-685

2、 說一說這道題有什么特點?(被減數的中間和末尾都是0)

3、 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4、 這道題還可以怎樣計算?

預設:有的學生可能會這樣想:將685分成600和85,先用100-85=15,再用700-600=100,100+15=115;有的學生會這樣口算:685+15=700,800-700=100,100+15=115.不管學生用哪一種方法,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同時通過及時的設問和啟發,引導學生理清算理,并指出這些算法不要求全部掌握。

【一是通過比較和概括,有利于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重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二是算法多樣化,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鞏固深化,形成技能。

1、課本練習六第1題,。做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在減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2、說一說,比一比

705-245 305-187 ,說說這兩道算式的計算過程有什么不同。

3、課本練習六的第2、3題。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形成計算技能。通過比較,讓學生加深理解不連續退位與連續退位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拓展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538在线精品| 免费很黄很色裸乳在线观看| 五月天中文在线|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欧美乱大交xxxxx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jlzz大全高潮多水老师|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嘿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黄网页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免费特级黄色片|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精品国产欧美sv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五月天|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ww484e5566|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小受bl灌满白浊夹多人4p|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免费看片免费播放| 91网站在线看|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两性午夜又粗又大又爽视频| 男人天堂999| 女人与大拘交口述|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导航| 黑人猛男大战俄罗斯白妞|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动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