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買賦典故故事|長門買賦釋義
長門買賦
【釋義】
陳皇后曾經以百金作為回報請司馬相如作賦,由此感動了漢武帝,重新獲得寵幸。后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比較高,文采比較美。也作“千金買賦”。
【出處】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君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典故】
館陶公主擁立漢武帝登基,漢武帝即位后,迎娶館陶公主的女兒陳阿嬌為皇后。陳皇后膝下無子,性情刁蠻善妒。漢武帝的妹妹平陽公主經常會給武帝送美人,衛子夫就是其中之一。衛子夫深得漢武帝的喜愛,這讓陳皇后心生嫉恨。有一段時間,衛子夫體弱多病,經查發現是陳皇后在宮中施行巫術所致。漢武帝大怒之下,將陳皇后貶至長門宮。
陳皇后整日以淚洗面。后來,館陶公主給司馬相如以及其夫人卓文君送去了百兩黃金,希望他能夠為陳皇后寫一篇賦以打動漢武帝。司馬相如不負所望,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長門賦》,將陳皇后的悲思寫得淋漓盡致,讓漢武帝備受感動。之后,漢武帝對陳皇后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