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幹的故事
【生卒】:170—217
【介紹】:
字偉長,北???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年14才讀五經,但能發憤忘食,夜以繼日,終于以博識洽聞著稱。他為人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輕官祿、重名節,善屬文,能舉筆成章。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中郎將文學。數年后,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幹亦染疾而亡。
徐幹一生以“清玄體道”著稱。在創作方面,則以詩、賦、散文見長。他在辭賦方面名聲頗高,其賦多已散佚,今存殘篇《齊都賦》、《圓扇賦》等8篇。他的《玄猿賦》、《漏卮賦》、《橘賦》(以上皆佚)、《圓扇賦》等,曾被曹丕稱為“雖張(衡)、蔡(邕)不過也”(《典論·論文》);劉勰也曾把他與王粲一起作為魏之“賦首”而加以標舉(《文心雕龍·詮賦》)。
他的詩今存9首,以《室思》6首為最有名,都是寫女子思夫之情,哀婉動人,對后世頗有影響。徐幹另有哲學著作《中論》23篇,今存20篇。其書辭義典雅,時有逸氣,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