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涅”的成語(9個)
本文整理了涅而不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等含“涅”的成語9個,其中“涅”開頭的成語3個,“涅”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涅”開頭的成語【第1句】:涅而不淄[niè ér bù zī]
【解釋】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同“涅而不緇”。
【出處】明·張居正《七賢詠》序:“蟬蛻于糞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
【第2句】:涅而不緇[niè ér bù zī]
【解釋】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出處】《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示例】義孫可謂歲寒不凋,涅而不緇者矣。 ——《晉書·劉曜載記》
【第3句】:涅而不渝[niè ér bù yú]
【解釋】涅:黑泥;渝:改變。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出處】唐·陳子昂《周故內供奉學士懷州河內縣尉陳君碩人墓志銘》:“非淳人淑士,其誰能涅而不渝哉?”
“涅”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一佛出世,二佛涅槃[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解釋】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示例】一彎腰,坐在地下,放聲大哭起來,一面哭,一面訴,這一哭,直是哭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
【第2句】:白沙在涅,與之俱黑[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
【解釋】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境而變壞。
【出處】《荀子·勸學》:“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第3句】:一佛出世,二佛涅盤[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
【解釋】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盤。指死去活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盤,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第4句】:磨不磷,涅不緇[mó bù lín,niè bù zī]
【解釋】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8回:“孰知鐵中玉正以持己,禮以潔身,聞臣言怒以為污辱,竟不俟駕而行。其磨不磷,涅不緇,豪杰之士也。”
【第5句】:磨而不磷,涅而不緇[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解釋】磨了以后不變薄,染了以后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示例】其實信得及他這朵妙法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個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光景。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
【第6句】:染藍涅皂[rǎn lán niè zǎo]
【解釋】指胡亂涂抹。涅,染;皂,黑色。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中》:“姚司馬者,寄居汾州……經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燈挫針,染藍涅皂,未嘗暫息,然莫見其所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