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衍”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侈麗閎衍、敷衍了事等含“衍”的成語16個,其中“衍”結尾的成語5個,“衍”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衍”結尾的成語【第1句】:侈麗閎衍[chǐ lì hóng yǎn]
【解釋】華麗繁富。多用以指文辭。
【出處】《漢書·藝文志》:“其后宋玉唐勒,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子云,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
【示例】由于兩漢辭賦的發展,這種侈麗閎衍的寫作技巧,給當時文人以一種新的啟發。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第三章第十三節
【第2句】:因循敷衍[yīn xún fū yǎn]
【解釋】因循:沿襲;敷衍:應付。指因襲舊套,搪塞應付,不思長進。
【出處】《清史稿·宣統皇帝紀》:“閏二月甲申,詔嚴預備立憲責成,戒部臣、疆臣因循敷衍,放棄責任。”
【示例】而李鴻章壅于上聞,不以實情出奏,因循敷衍,不知和議成為何日。 ——高陽《慈禧全傳》八十八
【第3句】:風影敷衍[fēng yǐng fū yān]
【解釋】指羅織罪名,捕風捉影,誣賴人。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朗丁》:“飛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風影敷衍”。
【示例】他這個人從不實事求是,慣于風影敷衍,你不要相信他。
【第4句】:魚龍曼衍[yú lóng màn yǎn]
【解釋】魚龍:是古代百戲的名稱;漫衍:指巨獸的名稱,古指百戲的名字。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后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
【出處】《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戶、海中碭極、漫衍魚龍、魚抵之戲以觀視之。”
【示例】縱然氣象萬千,然辭語太沒范圍,不免魚龍曼衍。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第5句】:魚龍漫衍[yú lóng màn yǎn]
【解釋】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后多比喻虛假多變,玩弄權術。漫,通“曼”。
【出處】《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戶、海中碭極、漫衍魚龍、魚抵之戲以觀視之。”
【示例】暗塵浮動,正魚龍曼衍,戲車交作。 ——宋·無名氏《漢宮春(江月初圓)》
“衍”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
【解釋】敷衍:做事不認真;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只求應付過去就算完事。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頭的,也有磕起頭來,再作一個揖的。禮生見他們參差不齊,也只好由他們敷衍了事。”
【示例】我們辦事要認真負責,不應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
【第2句】:原隰衍沃[yuán xí yǎn wò]
【解釋】原隰:廣平低濕的地方。指平坦低濕的肥沃土地。
【出處】《詩經·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曾孫田之。”《國語·周語》:“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示例】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 ——《史記·周本紀》
【第3句】:敷衍塞責[fū yǎn sè zé]
【解釋】敷衍:馬虎,不認真,表面上應付;塞責: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
【出處】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委員共知其事體之難,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示例】官僚主義的表現,一種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責的怠工現象。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
【第4句】:敷衍搪塞[fū yǎn táng sè]
【解釋】做事馬馬虎虎應付一下,塞責了事。
【出處】《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幾十聯,也可以敷衍搪塞。”
【示例】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1回:“都是一班負恩忘義的人物,還要把這等電文敷衍搪塞,真是令人氣極了。”
【第5句】:家衍人給[jiā yān rén jǐ]
【解釋】衍:滿溢,盈多;給:豐足,充裕。家家富裕,人人豐足。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通有》:“宋、衛、韓、梁,好本稼穡,編戶齊民,無不家衍人給。”
【第6句】:螽斯衍慶[zhōng sī yǎn qìng]
【解釋】螽斯:昆蟲名,產卵極多;衍:延續;慶:喜慶。舊時用于祝頌子孫眾多。
【出處】《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
【第7句】:平衍曠蕩[píng yǎn kuàng dàng]
【解釋】平衍:平坦廣闊。形容心胸寬廣,開朗豁達。
【出處】漢·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籠而崎嶇。”
【第8句】:敷衍門面[fū yǎn mén miàn]
【解釋】敷衍:將就應付。只做表面的應付,而不認真解決實際問題。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就將這正經拳法收起不傳,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門面而已。”
【示例】這樣敷衍門面的做法讓人氣憤。
【第9句】:大衍之數[dà yǎn zhī shǔ]
【解釋】大:大數;衍:演;大衍:指運用大數來演卦。指五十。
【出處】《周易·系辭》:“大衍之數五十。”
【第10句】:鄒衍談天[zōu yǎn tán tiān]
【解釋】比喻善辯。鄒,通“騶”。
【出處】《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
【示例】張華博物身終死,鄒衍談天舌竟體。 ——元·袁桷《觀物》詩
【第11句】:曼衍魚龍[màn yǎn yú lóng]
【解釋】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獸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戲節目。魚龍:古代百戲節目。古代演出的雜戲名。比喻事物的離奇變幻。亦作“魚龍曼衍”。
【出處】《漢書·西域傳贊》:“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
【示例】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 ——宋·柳永《破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