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凋”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凋零磨滅、歲寒知松柏之后凋、老成凋謝等含“凋”的成語12個,其中“凋”開頭的成語1個,“凋”結尾的成語2個,“凋”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凋”開頭的成語【第1句】:凋零磨滅[diāo líng mó miè]
【解釋】凋謝零落以至滅絕。形容事物衰敗滅亡。
【出處】《新唐書·藝文志論》:“凋零磨滅,亦不可勝數?!?/p>“凋”結尾的成語
【第1句】:歲寒知松柏之后凋[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解釋】比喻只有經過艱苦惡劣環境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高尚精神品質。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示例】“歲寒知松柏之后凋!”遇到今日這樣大關節處,正要見大臣風骨,豈可茍且求容!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三章
【第2句】:松柏后凋[sōng bǎi hòu diāo]
【解釋】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后。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
【示例】惟公益堅尊獎,慎守規程,松柏后凋,風雨如晦。 ——唐·于競《王審知德政碑銘》
“凋”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老成凋謝[lǎo chéng diāo xiè]
【解釋】年高而有德的人去世了。多用作挽詞。
【出處】明·張岱《西湖夢尋·云居庵》:“山門前后皆長松,參天蔽日,相傳以為中峰手植,歲久,浸淫為寺僧剪伐,什不存一,見之輒有老成凋謝之感?!?/p>
【示例】餓死的餓死,老成凋謝,繼起無人,于是乞丐一業逐漸衰微。 ——梁實秋《乞丐》
【第2句】:家業凋零[jiā yè diāo líng]
【解釋】家業:家道,家產;凋零:衰落。形容家道衰落。
【出處】元·李和道《灰闌記》楔子:“不幸輪到老身,家業凋零,無人養濟。”
【示例】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第3句】:百花凋零[bǎi huā diāo líng]
【解釋】百:表示多;凋零:凋殘衰落。各種各樣的鮮花都凋殘衰落了。形容秋霜嚴酷,觸目傷懷的情景。
【第4句】:霜凋夏綠[shuāng diāo xià lǜ]
【解釋】猶言冬去春來。指時光的流逝。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王金英]撰有詩句數卷,尚未成書,霜凋夏綠,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第5句】:民力凋敝[mín lì diāo bì]
【解釋】凋敝:破落,衰敗。人民生活窮困。
【出處】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當武帝之世,賦役煩眾,民力凋敝。”
【示例】亦因連年戰事,民力凋敝,財政枯竭,即派遣代表旅費,往往籌措維艱,遲延甚久,或竟終止。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一七四
【第6句】:民生凋敝[mín shēng diāo bì]
【解釋】民生:人民的生計;凋敝:衰敗,艱苦。社會窮困,經濟衰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出處】《漢書·循吏傳序》:“民用凋敝,奸軌不禁?!?/p>
【示例】那時民生凋敝,一心尋面包吃尚且來不及,那里有心思談文學呢? ——魯迅《而已集·革命時代的文學》
【第7句】:民力凋弊[mín lì diāo bì]
【解釋】人民生活窮困。
【出處】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當武帝之世,賦役煩眾,民力凋弊?!?/p>
【第8句】:百業凋敝[bǎi yè diāo bì]
【解釋】百業:一切行業。指各行各業都很蕭條,不興旺。形容社會的衰敗。
【第9句】:急景凋年[jí yǐng diāo nián]
【解釋】景:通“影”,光陰;凋:凋零。形容光陰迅速,一年將盡。也指年終的時候。
【出處】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于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p>
【示例】想起長敘,同為戶部侍郎而榮枯不同,急景凋年,謫居寂寞,應該去探頭一望。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