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懼”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甄心動懼、了無懼色等含“懼”的成語16個,其中“懼”結尾的成語13個,“懼”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懼”結尾的成語【第1句】:甄心動懼[zhēn xīn dòng jù]
【解釋】敬慎而保持警惕。
【出處】《逸周書·道法》:“甄心動懼日頃。”
【示例】《文獻通考·經籍五》:“獨頃公有賂王請命之事,其謚又為甄心動懼之名,如漢諸侯王必其嘗以罪謫,然后加以此謚,以是意其必有棄賢用佞之失。”
【第2句】:栗栗危懼[lì lì wēi jù]
【解釋】栗栗: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尚書·湯誥》:“栗栗危懼,若將隕于深淵。”
【示例】夫以我一人所遭之無依著若此。而帶累妻子,舉世行乎栗栗危懼之涂,吾能無缺然哉!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十
【第3句】:將恐將懼[jiāng kǒng jiāng jù]
【解釋】將:又。既恐慌,又害怕。
【出處】《詩經·小雅·谷風》:“將鞏將懼,維予與女。”
【第4句】:同舟之懼[tóng zhōu zhī jù]
【解釋】比喻共同為某事而憂慮、畏懼。
【出處】《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外內齊慮,有同舟這懼,雖不能終自保完,猶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
【第5句】:勇者不懼[yǒng zhě bù jù]
【解釋】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出處】《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第6句】:誠惶誠懼[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解釋】誠:確實;惶:害怕;懼:畏懼。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謹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3卷:“真君事跡三卷,謹隨表上進以聞,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
【第7句】:季常之懼[jì cháng zhī jù]
【出處】宋陳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兇悍而好嫉妒,陳慥頗為懼怕。事見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
【示例】[楊萬石]生平有季常之懼。妻尹氏,奇悍,少迕之,輒以鞭撻從理……萬石懼,長跽床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
【第8句】:臨事而懼[lín shì ér jù]
【解釋】臨:遭遇,碰到;懼:戒懼。遇事謹慎戒懼。
【出處】《論語·述而》:“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示例】夫廟算而后出軍,猶臨事而懼,況今廟算有闕而欲用之,臣誠未見其利也。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
【第9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解釋】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出處】《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示例】幸利爹媽年滿八旬,孩兒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明·高則誠《琵琶記·高堂稱壽》
【第10句】:無所畏懼[wú suǒ wèi jù]
【解釋】畏懼: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處】《魏書·董紹傳》:“此是紹之壯辭,云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示例】為了達到建設新中國的目的,對于什么困難我們共產黨人也是無所畏懼。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11句】:喜怒哀懼[xǐ nù āi jù]
【解釋】喜歡、惱怒、悲哀、恐懼。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示例】性者,仁義禮智信也;情者,喜怒哀懼好惡欲也。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
【第12句】:臨危不懼[lín wēi bù jù]
【解釋】臨:遇到;危:危險;懼:怕。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出處】《鄧析子·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示例】在重慶紅巖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爭,臨危不懼。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
【第13句】:臨難不懼[lín nàn bù jǔ]
【解釋】臨:到;難:災難;懼: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出處】《韓非子·說疑》:“夫見利不喜,上雖厚賞無以勸之,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
【示例】世之議公者才氣各有高卑,然皆以臨難不懼,談笑就死為雄。 ——宋·蘇軾《孔北海贊》
“懼”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了無懼色[liǎo wū jǔ sè]
【解釋】懼:害怕;色:神色。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出處】《晉書·楊軻傳》:“又使人將其弟子盡行,遣魁壯羯士衣甲持刀,臨之以兵,并竊其所賜衣服而去,軻視而不信,了無懼色。”
【示例】賊令牽出殺之。張先行,了無懼色。賊方猶豫,張罵不絕口,遂遇害。 ——《明史·列女傳》
【第2句】:初生之犢不懼虎[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解釋】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示例】真是初生之犢不懼虎,我劉國棟就是一只虎,哼,連虎也得懼我三分的! ——靳以《眾神》
【第3句】:了無懼意[liǎo wū jǔ yì]
【解釋】懼:害怕。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出處】《晉書·楊軻傳》:“又使人將其弟子盡行,遣魁壯羯士衣甲持刀,臨之以兵,并竊其所賜衣服而去,軻視而不信,了無懼色。”
【示例】左右縛寧戚去,將行刑。戚顏色不變,了無懼意。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