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修”的成語大全(81個)

9997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修”的成語大全(81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修文偃武、年久失修、演武修文等含“修”的成語81個,其中“修”開頭的28個,“修”結尾的16個,“修”在中間的3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修”開頭的成語

【第1句】:修文偃武[xiū wén yǎn wǔ]

【解釋】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出處】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p>

【示例】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20回:“那時宋朝自從南渡以來,家國偏安,僅云小康,正是修文偃武之際,重的極是文人?!?/p>

【第2句】:修學務早[xiū xué wù zǎo]

【解釋】修學:研習學問;務:必須。學習知識必須趁年少進行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勉學》:“蓋少則志一而難忘,長則神放易失,故修學務早?!?/p>

【第3句】:修修補補[xiū xiū bǔ bǔ]

【解釋】修理破損之物使之完好。

【出處】鄧小平《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企業》:“一句話,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補補。”

【示例】他一回家就修修補補。

【第4句】:修真煉性[xiū zhēn liàn xìng]

【解釋】修真:使心靈純潔;煉性:磨煉本性。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七回:“髻挽青絲殺氣浮,修真煉性隱山邱;爐中玄妙趄叁界,掌上風雷震九州?!?/p>

【示例】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第5句】:修身齊家[xiū shēn qí jiā]

【解釋】指修養自身,理好家政。

【出處】《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示例】父親,有甚么修身齊家的事,訓教你兒者。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

【第6句】:修仁行義[xiū rén xíng yì]

【解釋】修:培養;行:推行。建立愛民的仁政,推行正義的的措施。

【出處】《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猶以為未可,其后乃放弒?!?/p>

【示例】今邊境無事,正宜修仁行義,尚于無為,令家給人足,安業樂產。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三十二回

【第7句】:修短隨化[xiū duǎn suí huà]

【解釋】修:長;化:造化,舊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說法指運氣、命運。人的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p>

【第8句】:修橋補路[xiū qiáo bǔ lù]

【解釋】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p>

【示例】我丈夫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敬老憐貧。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

【第9句】:修辭立誠[xiū cí lì chéng]

【解釋】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養,做到立身誠實。后多指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出處】《周易· 乾》:“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示例】皋文、滌生,尚有諼言,慮非修辭立誠之道。 ——清·章炳麟《與鄧實書》

【第10句】:修己安人[xiū jǐ ān rén]

【解釋】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養,使人民安樂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p>

【第11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解釋】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p>

【第12句】:修身養性[xiū shēn yǎng xìng]

【解釋】修身: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貧道本是南陽一耕夫,豈管塵世之事 只可修身養性,貧道去不的也?!?/p>

【示例】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上了年紀就安安靜靜地修身養性頤養天年了?!?/p>

【第13句】:修齊治平[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釋】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p>

【示例】先生倡行易知難之說及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國大綱,于修齊治平之道。 ——廖仲愷《孫文主義叢刊序》

【第14句】:修短有命[xiū duǎn yǒu mìng]

【解釋】修:長;命:天命。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天注定的。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命之修短有數;人之富貴在天?!?/p>

【示例】他始終相信修短有命,因此也不參加鍛煉。

【第15句】:修身慎行[xiū shēn shèn xíng]

【解釋】修:學問、品德方面的學習和鍛煉。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謹慎小心地處理問題。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p>

【示例】雖博識多聞,備明今古;而修身慎行,頗負祖先。 ——《舊五代史·莊宗紀》

【第16句】:修身立節[xiū shēn lì jié]

【解釋】修:修養;立:樹立;節:氣節。修養自身的言行,樹立堅貞的節操。

【出處】唐·韓愈《與汝州戶郎中論薦侯喜狀》:“士之修身立節,竟不遇知己,前古以來,不可勝數?!?/p>

【第17句】:修心養性[xiū xīn yǎng xìng]

【解釋】修心: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二折:“則被這東坡學士相調戲,可著我滿寺里告他誰,我如今修心養性在廬山內,怎生瞞過了子瞻,賺上了牡丹,卻教誰人來替?”

【示例】我縱欲修心養性,那得此半年空閑,幕天席地的日子? ——冰心《寄小讀者》

【第18句】:修德慎罰[xiū dé shè fá]

【解釋】修德:修養道德;慎罰:慎重使用刑罰。形容舊時行仁政、安定民心的政治措施。

【出處】《明太祖寶訓》卷三:“鑒之往古,事有可征。要之祈天永命,固有其道,修德慎罰,亦一端耳?!?/p>

【示例】且勸吳主修德慎罰,以安內為念,不當以黷武為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第19句】:修鱗養爪[xiū lín yǎng zhǎo]

【解釋】比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出處】鄒魯《浙江光復》:“處州黨員極多,因該處崇山峻嶺,可為修鱗養爪之用?!?/p>

【第20句】:修文演武[xiū wén yǎn wǔ]

【解釋】指演練武藝,修習文章。同“修文偃武”。

【出處】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你今日修文治國平天下,你如今待演武安邦定殺伐。兒呵?你如今修文演武未通達?!?/p>

【示例】自古修文演武,取功名于亂世。終不然戀酒貪花,墮卻壯志。 ——明·李唐賓《梧桐葉》楔子

【第21句】:修舊利廢[xiū jiù lì fèi]

【解釋】把破舊的修補好,把廢物利用起來。指厲行節約。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廢《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p>

【示例】我們修舊利廢,充分利用資源。

【第22句】:修好結成[xiū hǎo jié chéng]

【解釋】重歸于好,締結為盟。

【出處】《左傳·成公九年》:“楚子使公子辰如晉,報鐘儀之使,請修好結成?!?/p>

【第23句】:修辭立其誠[xiū cí lì qí chéng]

【解釋】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養,做到立身誠實。后多指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出處】《周易·乾》:“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示例】修辭立其誠,蓋辭無所不修,而意則主于達。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

【第24句】:修舊起廢[xiū jiù qǐ fèi]

【解釋】原指修詩書,興禮樂。后引申為把舊有的修理好。把廢置的利用起來。

【出處】《漢書·司馬遷傳》:“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

【示例】此而不葺,殆非修舊起廢,悅民便俗之理。 ——宋·呂陶《凈德集·重修成都西樓記》

【第25句】:修文地下[xiū wén dì xià]

【解釋】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出處】唐·杜甫《哭李常侍郎》詩:“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

【第26句】:修真養性[xiū zhēn yǎng xìng]

【解釋】學道修行,涵養性情。

【出處】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吾傳太清之道,隱于昆侖山中,以東華至真之氣,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修真養性,累積善功,以成正道,掌管玉霄紫府、洞天福地、三島十洲、蓬萊之境?!?/p>

【示例】那里會惜玉憐香,只曉得修真養性。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

【第27句】:修身潔行[xiū shēn jié xíng]

【解釋】修養品性,保持潔白的德行。

【出處】《史記·魏公子列傳》:“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p>

【第28句】:修飾邊幅[xiū shì biān fú]

【解釋】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修飾整個人的儀表。也比喻修飾表面,無關大局。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示例】他日卷土重來,不過修飾邊幅,而與長江大局無與也。 ——章炳麟《與熊克武書》

“修”結尾的成語

【第1句】:年久失修[nián jiǔ shī xiū]

【解釋】年代久遠,荒廢失修。

【出處】王朔《我是你爸爸》:“這是所破破爛爛的學校,所有建筑和操場上的體育設施都顯了年久失修和使用過度的頹舊?!?/p>

【示例】她住在一棟年久失修的破廟里。

【第2句】:束身自修[shù shēn zì xiū]

【解釋】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出處】《后漢書·卓茂傳》:“[光武帝]乃下詔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執節淳固,誠能為人所不能為?!?/p>

【第3句】:帷箔不修[wéi bó bù xiū]

【解釋】家門淫亂的諱語。同“帷薄不修”。

【出處】宋·王禹偁《補李揆諫改葬楊妃疏》:“娣妹竊夫人之號,昆仲尸列土之封,內乃帷箔不修,衽席無別,遂使帝心蕩于上,人心怨于下?!?/p>

【第4句】:帷幕不修[wéi mù bù xiū]

【解釋】家門淫亂的諱語。同“帷薄不修”。

【出處】《孔子家語·五刑解》:“有坐淫亂男女無別者,不謂之淫亂男女無別,則曰帷幕不修也。”

【第5句】:日省月修[rì xǐng yuè xiū]

【解釋】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出處】清·嚴有禧《漱華隨筆·知縣改授》:“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職?!?/p>

【第6句】:簠簋不修[fǔ guǐ bù xiū]

【解釋】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出處】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后,義不相容?!?/p>

【第7句】:日短夜修[rì duǎn yè xiū]

【解釋】指冬至前后幾個月白天短夜晚長。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抽思》:“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第8句】:止謗莫若自修[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解釋】止:停止,平息;謗:指責。要阻止別人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出處】《新唐書·魏謨傳》:“諺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菹鲁缜лd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p>

【第9句】:?;垭p修[fú huì shuāng xiū]

【解釋】原指福德和智能都達到至善的境地。現指有福氣又聰敏。

【出處】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菩薩為行,?;垭p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p>

【示例】清·陳康祺《郎潛紀聞》:“惟生際承平,天假耆壽,文名蓋代,?;垭p修。”

【第10句】:武偃文修[wǔ yǎn wén xiū]

【解釋】文治已實行,武備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處】明湯顯祖《還魂記·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

【第11句】:經明行修[jīng míng xíng xiū]

【解釋】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出處】《漢書·王吉傳》:“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p>

【示例】今博士皆經明行修,一國清選。 ——《三國志·魏書·高柔傳》

【第12句】:法成令修[fǎ chéng lìng xiū]

【解釋】指有法律為依據,行政命令也恰當。

【出處】唐·韓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張施?!?/p>

【第13句】:幃薄不修[wéi báo bù xiū]

【解釋】家門淫亂的諱語。亦作“幃箔不修”。

【出處】《北史·畢眾敬傳》:“諸畢當朝,不乏榮貴,但幃薄不修,為時所鄙?!?/p>

【示例】當玄宗天寶改元以后,把個楊貴妃寵得迭蕩驕縱,幃薄不修。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

【第14句】:幃箔不修[wéi bó bù xiū]

【解釋】家門淫亂的諱語。同“幃薄不修”。

【出處】《類說》卷十六引宋·張師正《倦游雜錄》:“時侯叔獻死,其妻幃箔不修,丞相表其事而斥去?!?/p>

【第15句】:帷薄不修[wéi bó bù xiū]

【解釋】帳?。簬め:秃熥?,古代用以障隔內外;修:整飭。男女不分,內外雜沓。指家庭生活淫亂。

【出處】漢·賈誼《新書·階級》:“坐污穢淫亂、男女亡別來者,不曰污穢,曰:'帷薄不修?!?/p>

【示例】韓愈之博奕飲酒,歐陽修之帷薄不修,又其素所效法者,以為無傷大節。 ——清·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第16句】:止謗莫如自修[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解釋】止:阻止;謗:誹謗;修:修身。要阻止他人對自己的誹謗,最好的方法莫過于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出處】《三國志·魏志·王昶傳》:“且聞人毀己而忿者,惡丑聲之加人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脩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p>

【示例】連止謗之法,你都不知道嗎?向來有一句極腐敗的話,就是止謗莫如自修。(張恨水《金粉世家》第六十二回)

“修”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演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解釋】指演練武藝,修習文章。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那其間教訓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軍。”

【示例】圣皇治世掌山川,演武修文將相全。 ——明無名氏《曹彬下江南》第一折

【第2句】:改往修來[gǎi wǎng xiū lái]

【解釋】指改變以往的錯誤,修治來日的善行。

【出處】《后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愿改往修來,自求多福?!?/p>

【示例】是后又望將軍改往修來,克己復禮,追還孔懷如初之愛。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太祖乃還救譚,十月至黎陽”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

【第3句】:學行修明[xué xíng xiū míng]

【解釋】修明:昌明。學問和品行都很出色。

【出處】《魏書·崔鑒傳》:“崔鑒,字神具,博陵安平人。父綽,少孤,學行修明,有名于世。”

【示例】乞自科舉外,有學行修明、孝友純篤者,縣薦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 ——《宋史·黃祖舜傳》

【第4句】:斷惡修善[duàn è xiū shàn]

【解釋】斷:斷絕;惡:壞事;修:候行。斷絕壞事,修行善業,做好事。

【出處】《勝軍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儀軌》:“明王四弘愿天: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吾名者斷惡修善,聞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成佛。”

【第5句】:內修外攘[nèi xiū wai rǎng]

【解釋】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御敵人。修亦作“修”。

【出處】宋·胡锜《擬力田詔》:“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外攘之志?!?/p>

【示例】觀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復以天經地義內修外攘不可逆為言。 ——明·張綸《林泉隨筆》

【第6句】:不修小節[bù xiū xiǎo jié]

【解釋】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處世瀟灑曠達。

【出處】晉·袁宏《后漢紀·章帝紀》:“性佚,不修小節,當世以此譏焉,故不至大官?!?/p>

【示例】慷慨有大志,姿貌魁偉,雄杰不群,任俠放蕩,不修小節。 ——《晉書·馮素弗載記》

【第7句】:姱容修態[kuā róng xiū tài]

【解釋】姱:美好;修:長遠;態:志向。美麗的容貌,長遠的智慧。

【出處】戰國·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態,絙洞房些?!?/p>

【示例】昔埃及女王克里倭巴士拉生于漢地節元年,為前王多祿某女,姱容修態,冠絕古今。 ——嚴復、夏曾佑《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

【第8句】:重修舊好[chóng xiū jiù hǎo]

【解釋】恢復舊情,重歸于好。

【出處】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既然洋人已和我國重修舊好,為世界和平計,我們是否一定要再啟戰端?”

【示例】我們已經重修舊好了。

【第9句】:公修公德,婆修婆德[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解釋】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第10句】:內修政治,外治武備[nèi xiū zhèng zhì,wài zhì wǔ bèi]

【解釋】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備:軍備。對內修明政治,對外做好軍事準備。

【出處】戰國·吳起《吳子·圖國篇》卷一:“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p>

【第11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釋】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出處】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p>

【示例】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定三秦,動取五國。 ——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

【第12句】:慎身修永[shèn shēn xiū yǒng]

【解釋】為長治久安而真誠修身。

【出處】《尚書·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p>

【示例】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輔朕之不逮。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

【第13句】:反本修古[fǎn běn xiū gǔ]

【解釋】本:根本;反本:復歸本源,引申為人的稟性?;謴腿说姆A性,維持最初的善良品質。

【出處】《禮記·禮器》:“禮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p>

【第14句】:晝修夜短[zhòu xiū yè duǎn]

【解釋】修:長。白天長夜間短

【示例】夏天來了,晝修夜短

【第15句】:茂林修竹[mào lín xiū zhú]

【解釋】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p>

【示例】剛過了小橋曲水,又見些茂林修竹。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二回

【第16句】:文修武備[wén xiū wǔ bèi]

【解釋】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

【出處】明·無名氏《十樣錦》第一折:“見如今大開學校,文修武備顯英豪?!?/p>

【第17句】:不修邊幅[bù xiū biān fú]

【解釋】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著、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后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齊書·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p>

【示例】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第18句】:不法古不修今[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

【解釋】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于現狀。

【出處】《商君書·開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則后于時,修今則塞于世。”

【第19句】:雙修福慧[shuāng xiū fú huì]

【解釋】修:善。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指既有福,又聰明。

【出處】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菩薩為行,?;垭p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p>

【示例】但愿更求精進,自度度人,雙修?;?。 ——清·譚嗣同《秋雨年華之館從脞書·戊戌北上留別內子》

【第20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釋】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出處】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p>

【示例】莫非他心里有這段姻緣,自己不好開口,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先說定了我的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第21句】:束身修行[shù shēn xiū xíng]

【解釋】約束自身,修養德行。

【出處】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往者群氣爭存,尤物死慮,支體不從,身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第22句】:束修自好[shù xiū zì hǎo]

【解釋】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出處】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夫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濟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第23句】:封豨修蛇[fēng xī yǒu shé]

【解釋】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p>

【示例】自無妄興暴,皇祚寖微,封豨修蛇,行災中國。 ——《梁書·元帝紀》

【第24句】:日修夜短[rì xiū yè duǎn]

【解釋】修:長。指夏至前后的幾個月晝長夜短。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陽氣勝則日修而夜短,陰氣勝則日短而夜修?!?/p>

【第25句】:地下修文[dì xià xiū wén]

【解釋】舊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處】《太平御覽》卷八八引王隱《晉書》:“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

【示例】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饑處倒空墻。 ——唐·司空圖《狂題》詩

【第26句】:不期修古[bù qī xiū gǔ]

【解釋】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出處】《韓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第27句】:藏修游息[cáng xiū tóu xī]

【解釋】心里常常想著學習,不能廢棄,甚至休息或閑暇的時候也要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第28句】: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解釋】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出處】《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p>

【示例】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第29句】:偃兵修文[yǎn bīng xiū wén]

【解釋】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處】《后漢書·杜詩傳》:“陛下亮成天工,克濟大業,偃兵修文,群帥反旅?!?/p>

【第30句】:明修暗度[míng xiū àn dù]

【解釋】比喻用明顯的假象迷惑對方,而暗中卻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動打擊對方。

【出處】清·趙翼《行圍即景·相撲》:“伺隙忽為疊陳沖,搗虛又遏夾寨固。明修暗度詭道攻,聲東擊西多方誤。”

【第31句】:事修傍興[shì xiū bàng xīng]

【解釋】修:整治;謗:誹謗;興:興起。事情一進行整治,誹謗也就會興起。指革新者總會受保守者的誹謗。

【出處】唐·韓愈《原毀》:“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第32句】:文修武偃[wén xiū wǔ yǎn]

【解釋】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指天下太平。

【出處】唐·王起《黿鼌為梁賦》:“我皇仁洽道豐,文修武偃,要荒畢服?!?/p>

【示例】明·謝讜《四喜記·詩詠花魚》:“四海安康,邊疆安靜,文修武偃堪悅?!?/p>

【第33句】:進德修業[jìn dè xiū yè]

【解釋】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出處】《周易·乾》:“君子進德修業?!?/p>

【示例】所謂有'價值’,是必須使人看了在'進德修業’上得到多少的'靈感’。 ——鄒韜奮《經歷》

【第34句】:條修葉貫[tiáo xiū yè guàn]

【解釋】枝長葉連。比喻有條理、有系統。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下至介鱗,上及毛羽,條修葉貫,萬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p>

【第35句】:半路修行[bàn lù xiū xíng]

【解釋】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出處】參見“半路出家”。

【示例】茅鹿門先生,文章擅海內……晚喜作詩,自稱半路修行,語多率易。 ——明·朱國禎《晚幢小品·俚詩有本》

【第36句】:棄武修文[qì wǔ xiū wén]

【解釋】放棄武備,改習文教。

【出處】老舍《離婚》:“吳先生的“先生”永遠不離口,仿佛是拿這個字證明自己已經棄武修文了似的?!?/p>

【第37句】:講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

【解釋】修:建立;睦:和睦。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出處】《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p>

【示例】我國民務擴新知,多盡義務,對于內則父詔兄勉,對于外則講信修睦。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十四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污污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女人战争之肮脏的交易| 亚洲高清在线mv| 5060在线观看| 曰皮全部过程视频免费国产30分钟|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美女被免费喷白浆视频| 天天干天天综合|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边吃奶边摸下面|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韩国朋友夫妇:交换4| 怡红院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 韩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 好看的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色综合67194|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av|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偷|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国产真实交换多p免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污污的文章让人起反应的|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综合激情网五月|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一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