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冊”的成語(8個)
本文整理了連篇累冊、典冊高文等含“冊”的成語8個,其中“冊”結尾的成語5個,“冊”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冊”結尾的成語【第1句】:連篇累冊[lián piān lèi cè]
【解釋】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同“連篇累牘”。
【出處】明·都穆《南濠詩話》:“世人作詩以敏捷為奇,以連篇累冊為富,非知詩者也。”
【第2句】:兔園冊[tù yuán cè]
【解釋】本是唐五代時私塾教授學童的課本。因其內容膚淺,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輕視。后指讀書不多的人奉為秘本的淺陋書籍。
【出處】《新五代我·劉岳傳》:“道行數反顧,楚問岳:'道反顧何為?’岳曰:'遺下《兔園冊》爾。’《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
【示例】三冬兔園冊,牧豎叫語粗。 ——金·元好問《送高信卿》
【第3句】:人手一冊[rén shǒu yī cè]
【解釋】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示例】這本書銷量很好,幾乎是人手一冊。
【第4句】:高文大冊[gāo wén dà cè]
【解釋】原指朝廷發布的重要文書,如詔今制誥等。引申為經典性著述。
【出處】宋·汪藻《<蘇魏公集>序》一時高文大冊,悉出其手。”
【示例】方欲以高文大冊自鳴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長往矣。 ——清·汪琬《<歸震川先生年譜>后序》
【第5句】:高文典冊[gāo wén diǎn cè]
【解釋】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用枚皋;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冊用相如。”
【示例】不知古之聞人,何樂輟其高文典冊,而以翰墨為游戲也。 ——清·高尚縉《萬國演義序》
“冊”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典冊高文[diǎn cè gāo wén]
【解釋】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出處】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二卷:“《五代史》:'黃……。’則典冊高文亦用之矣。”
【示例】典冊高文的文物價值不可輕視。
【第2句】:梵冊貝葉[fàn cè bèi yè]
【解釋】指佛經,佛經原本多用梵文寫在貝多羅樹葉上。
【出處】清·龔自珍《正<大品彌陀經>魏譯》:“梵冊貝葉,以意增損,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譯者從而受之。”
【第3句】:兔園冊子[tù yuán cè zi]
【解釋】本是唐五代時私塾教授學童的課本。因其內容膚淺,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輕視。后指讀書不多的人奉為秘本的淺陋書籍。
【出處】《新五代我·劉岳傳》:“道行數反顧,楚問岳:'道反顧何為?’岳曰:'遺下《兔園冊》爾。’《兔園冊》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