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夫”的成語大全(173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夫妻無隔夜之仇、肉眼凡夫、橫眉冷對千夫指等含“夫”的成語173個,其中“夫”開頭的17個,“夫”結尾的44個,“夫”在中間的112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夫”開頭的成語
【第1句】:夫妻無隔夜之仇[fū qī wú gé yè zhī chóu]
【解釋】夫妻之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形容夫妻間的恩怨容易化解。
【出處】周立波《山鄉巨變》:“常言道,夫妻無隔夜之仇,說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
【第2句】:夫己氏[fú jǐ shì]
【解釋】指那個人。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四年》:“終不曰公,曰夫己氏?!?/p>
【示例】廖先生遇害,夫己氏實為謀主,吾頭可斷,此語不可易也! ——柳亞子《賦詩遙奠鄧擇生先烈》
【第3句】:夫榮妻顯[fū róng qī xiǎn]
【解釋】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有了榮耀的地位,妻子也隨之顯貴。
【出處】《儀禮·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p>
【示例】恨當初鸞只鳳單,喜今日夫榮妻顯。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簪記·合家重會》
【第4句】:夫榮妻貴[fū róng qī guì]
【解釋】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光榮,妻子也隨之尊貴。
【出處】《儀禮·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p>
【示例】大家道:“吉祥艷麗,預卜狀元郎夫榮妻貴,該賀該賀?!?——清·曾樸《孽海花》第八回
【第5句】:夫尊妻貴[fū zūn qī guì]
【解釋】尊:做高官。指丈夫做了高官,地位提升,妻子也隨之尊貴。
【出處】《儀禮·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p>
【第6句】:夫妻無隔宿之仇[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解釋】宿:夜。夫妻之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形容夫妻間的恩怨容易化解。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夫妻無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第7句】:夫人裙帶[fū rén qún dài]
【解釋】指因妻子方面的關系使丈夫得到官職或其他好處。
【出處】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張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p>
【示例】他是靠夫人裙帶關系而當上局長的。
【第8句】:夫子自道[fū zǐ zì dào]
【解釋】指本意是說別人好處,而事實上卻正道著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別人,卻正指摘了自己。
【出處】《論語·憲問》:“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迂曉唬?夫子自道也?!?/p>
【示例】就在那一年所做的《湘累》,實際上就是“夫子自道”。 ——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
【第9句】:夫妻反目[fū qī fǎn mù]
【解釋】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處】《周易·小畜》:“輿說輻,夫妻反目。”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言中丞此時失了主意,從此夫妻反目?!?/p>
【第10句】:夫貴妻榮[fū guì qī róng]
【解釋】榮:草木茂盛,比喻興盛顯達。指丈夫作了官,妻子也隨之尊貴。
【出處】《儀禮·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p>
【示例】三女明婚鸞諧鳳合,一人暗卜夫貴妻榮。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回
【第11句】:夫婦反目[fū fù fǎn mù]
【解釋】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吵架不和。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2回:“自此譚、巫夫婦反目難以重好?!?/p>
【第12句】:夫妻店[fū qī diàn]
【解釋】由夫婦兩人經管的小店鋪,借指夫妻兩人控制某單位,變公為私。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這是老規矩,也是這個夫妻店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吃喝了。”
【示例】我們單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店了。
【第13句】:夫倡婦隨[fū chàng fù suí]
【解釋】原指封建社會認為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處。同“夫唱婦隨”。
【出處】《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p>
【示例】夫倡婦隨的日子讓人羨慕。
【第14句】:夫唱婦隨[fū chàng fù suí]
【解釋】隨:附和。原指封建社會認為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處。
【出處】《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
【示例】春郎夫妻也各自默默地禱祝。自此上下和睦,夫唱婦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第15句】:夫負妻戴[fū fù qī dài]
【解釋】指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出處】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為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于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
【示例】于是夫負妻戴,攜子以入于海。 ——《莊子·讓王》
【第16句】:夫子之墻[fū zǐ zhī qiáng]
【解釋】指學問道德高深莫測。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p>
【第17句】:夫復何言[fú fù hé yán]
【解釋】?a href='.com/baike/220/2516【第29句】:html' target='_blank' >潁河鍥?;复:还,再?;鼓茉偎凳裁椿澳兀”硎靖鋅萇睢?/p>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嗟乎子卿,夫復何言?!?/p>
【示例】道德太高,任人玩弄,夫復何言。 ——清·章炳麟《致伯中書十二》
“夫”結尾的成語
【第1句】:肉眼凡夫[ròu yǎn fán fū]
【解釋】肉眼:佛經中說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塵世平常的人。
【出處】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p>
【示例】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40卷:“勃乃三尺童稚,一介寒儒,肉眼凡夫,冒瀆尊神,請勿見罪!”
【第2句】:一介之夫[yī jiè zhī fū]
【解釋】介:耿介。一個正直的人。
【出處】《后漢書·獨行傳序》:“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蓋亦樂也。”
【第3句】:水磨功夫[shuǐ mó gōng fū]
【解釋】摻水細磨。比喻周密細致的工夫。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安太太一年的水磨功夫,才陶熔得姑娘這等出嫻貞靜。”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我是不容你下水磨功夫?!?/p>
【第4句】:眇小丈夫[miǎo xiǎo zhàng fū]
【解釋】眇:微小。指身材矮小瘦弱的男人。也指見識短淺的男人。
【出處】《史記·孟嘗君傳》:“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p>
【示例】是何眇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 ——《清史稿·李慎修傳》
【第5句】:力敵萬夫[lì dí wàn fū]
【解釋】形容勇力超人。
【出處】唐·楊炯《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長男仁睿,中男仁楷,少男仁護、仁昉等,或體窮三變,潘陸不足以升堂;或力敵萬夫,關張不足以挾轂?!?/p>
【示例】可是尊大人呢?照你剛才所說那種力敵萬夫的氣概,應該可以保護尊大人出險。 ——茅盾《子夜》六
【第6句】:民賊獨夫[mín zéi dú fū]
【解釋】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出處】《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薄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敖裰^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示例】這種險慘刻毒的民賊獨夫思想,與孔孟正統派的仁義學說恰恰處于對立的地位。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
【第7句】:騃童鈍夫[ái tóng dùn fū]
【解釋】指愚昧笨拙的人。
【出處】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志銘》:“又善于誘掖,其言披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咸如夢寐驚覺?!?/p>
【第8句】:清道夫[qīng dào fū]
【解釋】舊時稱城市的清潔工?,F指掃除障礙的人。
【示例】我成了她的清道夫了。
【第9句】:水磨工夫[shuǐ mó gōng fū]
【解釋】摻水細磨。形容工作深入細致,費時很多。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個可意人兒。不想這所在到藏著如此妙人。須用些水磨工夫撩撥他,不怕不上我的鉤兒。”
【示例】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第10句】:內無怨女,外無曠夫[nèi wú yuàn nǚ,wài wú kuàng fū]
【解釋】怨女:到了出嫁年齡而未嫁的女子;曠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們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業。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p>
【示例】現代社會重男輕女思想十分嚴重,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的局面難以實現。
【第11句】:刑不上大夫[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解釋】大夫:官名,商周有大夫、鄉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五級爵。原指五級爵犯罪免受肉刑。后比喻刑法對官僚階級不起作用。
【出處】《禮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示例】古時刑不上大夫,張珪身為平章,乃遭幸臣仗責,可嘆可恨! ——蔡東藩《元史演義》第三十一回
【第12句】:枉費工夫[wǎng fèi gōng fū]
【解釋】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形容徒勞無益。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不須枉費工夫,鉆在紙上語?!?/p>
【示例】你這樣做是枉費工夫的。
【第13句】:不亦善夫[bù yi shàn fū]
【解釋】不也很好嗎!
【出處】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瘋髌涫乱詾楣俳湟?。”
【第14句】:心雄萬夫[xīn xióng wàn fū]
【解釋】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過。雄心勝過一萬個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極大。
【出處】唐·李白《與韓荊州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p>
【示例】明·唐道虔《答友人問疾書》:“一念感慨,心雄萬夫?!?/p>
【第15句】: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
【解釋】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p>
【第16句】:韋布匹夫[wéi bù pǐ fū]
【解釋】韋布:韋帶布衣,指粗陋之服;匹夫:平民。泛指普通百姓。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托婢傳情》:“小生乃草萊下士,韋布匹夫。”
【第17句】:西山餓夫[xī shān è fū]
【解釋】傳說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后用“西山餓夫”指伯夷、叔齊。
【出處】《梁書·劉顯傳》:“之遴嘗聞夷、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山餓夫、東國黜土,名豈施于后世?!?/p>
【示例】唐·劉軻《重與劉賓虞書》:“不然,則東國絀臣、西山餓夫,微仲尼,何傷為展季、伯夷矣?!?/p>
【第18句】:烈女不嫁二夫[liè nǚ bù jià èr fū]
【解釋】烈女:剛正有節操的女子。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
【出處】元·關漢卿《五侯宴》楔子:“便好道一馬不背雙鞍,雙輪豈碾四轍,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
【示例】烈女不嫁二夫的觀念應該改一改了。
【第19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zhòng shà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
【解釋】在豐厚的賞賜之下,一定有膽量去做的人。舊指用大量金錢、財物作鼓勵手段,可誘導人為之效力。
【出處】漢·黃石公《黃石公三略》上:“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士?!?/p>
【示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第20句】:一介武夫[yī jiè wǔ fū]
【解釋】一介:一個;武夫:軍人。一個軍人。學中用作自謙之詞。
【出處】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三十一回:“某乃敗軍之將,一介武夫,諸將軍智勇足備,何下問于小將也?!?/p>
【示例】吾一介武夫,由行伍擢至總鎮。今幸東南底定,百戰馀生,荷天寵錫,已叨非分,又何求焉? ——《清史稿·朱洪章傳》
【第21句】:重賞之下,必有死夫[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sǐ fū]
【解釋】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出處】《后漢書·耿純傳》:“重賞甘餌,可以聚人者也?!崩钯t注引《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p>
【第22句】:赳赳武夫[jiū jiū wǔ fū]
【解釋】赳赳:勇武矯健的樣子。武夫:武人,從軍之人。勇武矯健的軍人。后多含貶義,意指雖身強體壯,卻頭腦簡單的軍士。
【出處】《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p>
【示例】看不出這么一個赳赳武夫,倒是一個旖旎多情的男子。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三回
【第23句】: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釋】忠臣絕不輔佐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烈的婦女決不再嫁第二個丈夫,這是封建時代的倫理道德。比喻忠誠堅貞,絕無二心。
【出處】《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忠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于野。”
【示例】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十九回)
【第24句】:男子漢大丈夫[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解釋】指志向高遠有所作為的男人。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男子漢大丈夫,休說那三綹梳頭、兩截穿衣、戴鬄髻的話頭?!?/p>
【示例】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又算得什么。
【第25句】:巾幗丈夫[jīn guó zhàng fū]
【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有大丈夫氣慨的女子。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你要算個智、仁、勇三者兼備的巾幗丈夫。”
【示例】秋瑾真是一個巾幗丈夫。
【第26句】:莽大夫[mǎng dà fū]
【解釋】本指漢代揚雄,曾為王莽的大夫。后比喻變節的人。
【出處】宋·朱熹《通鑒綱目·漢紀》:“戊寅五年,莽大夫揚雄死?!?/p>
【示例】這都是潔身自好的志士,可法可傳,比諸莽大夫揚雄,原是清濁不同呢!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二回
【第27句】:亡國大夫[wáng guó dà fū]
【解釋】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出處】《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穎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
【示例】鄒韜奮《從心坎里》:“這種精神和'亡國大夫’的奴性正是立于相反的兩極端?!?/p>
【第28句】:村野匹夫[cūn yě pǐ fū]
【解釋】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舊指沒有知識、沒有地位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示例】請不要與這個村野匹夫一般見識。
【第29句】:烈女不更二夫[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釋】烈女:剛正有節操的女子。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親,依舊要將鶯鶯與鄭恒,焉有此理?道不得個'烈女不更二夫’。”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p>
【第30句】:怨女曠夫[yuàn nǚ kuàng fū]
【解釋】指沒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內無怨女,外無曠無?!?/p>
【示例】假若是怨女曠夫,買成了成雙作對。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第31句】:一勇之夫[yī yǒng zhī fū]
【解釋】指只憑勇氣而不會使用計謀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我兩個無過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處,自當效命,生死不辭?!?/p>
【示例】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69回:“刻下諸將中沒有他的對手,究系一勇之夫?!?/p>
【第32句】: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釋】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第33句】:女中丈夫[nǚ zhōng zhàng fū]
【解釋】指女子中有男子氣概的人。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你是個女中丈夫,是你去畢竟停當。只是萬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p>
【示例】世言女中丈夫,猶知非丈夫也,婦并忘其為巾幗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農婦》
【第34句】:嘴上功夫[zuǐ shàng gōng fū]
【解釋】指沒有實際本事,只是口頭說說而已。
【示例】他的嘴上功夫還不錯。
【第35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解釋】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36句】:五羖大夫[wǔ gǔ dà fū]
【解釋】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賢才的大夫百里奚。
【出處】《史記·秦本紀》:“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早曰'五羖大夫’?!?/p>
【示例】秦人都稱奚為五羖大夫。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
【第37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liàng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解釋】量:氣量。氣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對仇敵打擊不徹底算不得有作為的男人。
【示例】心里不禁浮現出一句被他奉為經典的格言: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六章
【第38句】:逐臭之夫[zhú chòu zhī fū]
【解釋】追逐奇臭的人。比喻嗜好怪癖,與眾不同的人。
【出處】《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p>
【示例】海上有逐臭之夫,君其是乎。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第39句】:羅敷有夫[luó fū yǒu fū]
【解釋】舊指女子已有丈夫。
【出處】漢·無名氏《陌上?!吩姡骸笆咕杂袐D,羅敷自有夫?!?/p>
【示例】鴛鴦夢好兩歡娛,記否羅敷自有夫。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
【第40句】:相女配夫[xiàng nǚ pèi fū]
【解釋】指衡量女兒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女婿。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月下老錯配本屬前緣》:“竊以因材而篤,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實人事之正?!?/p>
【示例】曾樸《孽海花》第14回:“相女配夫,真是天下第一難事!何況女公子這樣才貌呢!”
【第41句】: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hèn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解釋】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對仇敵要痛恨,打擊要堅決徹底。指壞人心狠手辣。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叵奈楊景無禮?!?/p>
【示例】提了雙锏,怒沖沖的殺那王佐。正合著常言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1回
【第42句】:無毒不丈夫[wú dú bù zhàng fū]
【解釋】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辯賢愚,無毒不丈夫。”
【示例】那姪少爺見如此情形,又羞又怒又怕,回去之后,忽然生了一個'無毒不丈夫’的主意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43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解釋】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示例】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八
【第44句】:草木愚夫[cǎo mù yú fū]
【解釋】舊時農民的謙稱。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么天時人事。”
【示例】我本是草木愚夫,談不上什么高雅。
“夫”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橫眉冷對千夫指[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解釋】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出處】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示例】他有最大的尊嚴,橫眉冷對千夫指。他有最大的謙虛,俯首甘為孺子牛。 ——王蒙《布禮》
【第2句】:一夜夫妻百夜恩[yī yè fū qī bǎi yè ēn]
【解釋】一旦結為夫妻,就會產生深厚的感情。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p>
【示例】白娘子陪著笑面道:'丈夫,一夜夫妻百夜恩,和你說來事長。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
【第3句】:巧妻常伴拙夫眠[qiǎo qī cháng bàn zhuō fū mián]
【解釋】巧媳婦常與笨拙的丈夫同眠。比喻不稱心如意的事。
【出處】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四:“唐伯虎亦有詩云:'駿馬每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世間多少不平事,不會作天莫作天。’”
【第4句】:千夫所指[qiān fū suǒ zhǐ]
【解釋】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
【出處】《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p>
【示例】千夫所指,其傾覆可立而期。 ——章炳麟《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
【第5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解釋】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出處】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示例】吾國人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則人人當自奮矣。 ——孫中山《孫文學說——行易知難》第七章
【第6句】:販夫販婦[fàn fū fàn fù]
【解釋】舊稱小商小販。
【出處】《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p>
【示例】夫一忍一朝之詬,而以收功于數稔之后者,斯哲人所以異于販夫販婦之智也。 ——章炳麟《上李鴻章書》
【第7句】:一夫之用[yī fū zhī yòng]
【解釋】指僅能當一人之用,而無兼人之能。
【出處】《后漢書·馮異傳》:“異一夫之用,不足為強弱?!?/p>
【示例】夫將帥者,御眾之名;士卒者,一夫之用。 ——《宋書·張暢傳論》
【第8句】:匹夫溝瀆[pǐ fū gōu dú]
【解釋】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
【出處】《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p>
【示例】江之所恃者堤,安有伯起不知以石代薪之便,功未及成,效匹夫溝瀆之為。 ——宋·紹翁《四朝聞見錄·張司封廟》
【第9句】:兒女夫妻[ér nǚ fū qī]
【解釋】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原配夫妻。
【出處】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你兒女夫妻,做這等勾當,你告他去,我是證見?!?/p>
【示例】他們是一對兒女夫妻。
【第10句】:匹夫之諒[pǐ fū zhī liàng]
【解釋】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同“匹夫小諒”。
【出處】宋·朱熹《答董叔重》:“箕子豈固欲自經于溝瀆,而為匹夫之諒哉?”
【第11句】:壓寨夫人[yā zhài fū rén]
【解釋】指山寨頭領的妻子。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半萬賊屯合寺門,手橫著霜刃,高叫道要鶯鶯做壓寨夫人。”
【示例】你愿意做我的壓寨夫人嗎?
【第12句】:丈夫有淚不輕彈[zhàng fū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解釋】丈夫:男子漢;彈:用手揮灑。大丈夫不輕易流淚。
【出處】明·李開先《寶劍記》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難度;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p>
【第13句】:婢學夫人[bì xué fū rén]
【解釋】婢女學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學,卻總不能像。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他這日見兩奶奶都戴著雙翠雁兒,也把那只戴在頭上,婢學夫人,十分得意。”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1回:“不過偶爾學著寫,正是婢學夫人,那里及得到大哥什一!”
【第14句】:工夫不負有心人[gōng fu bù fù yǒu xīn rén]
【解釋】功夫:指所占用的時間;負:對不起。時間不會有負于那些費盡心思的人。指只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就會有收獲。
【第15句】:貪夫殉利[tān fū xùn lì]
【解釋】形容人愛財如命。同“貪夫狥利”。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3回:“貪夫殉利,簞豆見色。春秋爭弒,不顧骨肉?!薄?/p>
【第16句】:灌夫罵座[guàn fū mà zuò]
【解釋】灌夫:西漢著名將領。指灌夫酒后罵人泄憤。形容為人剛直敢言。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遂怒,劾灌夫罵座不敬,系居室。”
【示例】推門看竹,何妨王子乘輿,索酒指瓶,便仿灌夫罵座。 ——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
【第17句】:一夜夫妻百日恩[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
【解釋】一旦建立了夫妻關系,深厚的感情歷久不衰。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便可便息怒停嗔?!?/p>
【示例】丈夫,“一夜夫妻百日恩”和你說來事長。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八
【第18句】:田夫野叟[tián fū yě sǒu]
【解釋】泛指民間百姓。同“田夫野老”。
【出處】宋·曾鞏《福州擬貢荔枝狀》:“其尤殊不知絕者,則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屬厭,而大官不得獻之于陛下。”
【第19句】:庸夫俗子[yōng fū sú zǐ]
【解釋】平庸無能,見識淺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出處】宋·魏了翁《水調歌頭》詞:“高氏八千石,騶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錦繡里家鄉?!?/p>
【示例】若然貪圖安樂,靠人營生,乃是庸夫俗子所為,豈是你我終身事業?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十七回
【第20句】:千夫所指,無病自死[qiān fū suǒ zhǐ,wú bìng zì sǐ]
【解釋】千夫:很多人;指:指責。為眾人所指責和反對的,必然趨向滅亡。
【出處】《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碧啤ち鴿伞墩摃r政書》:“千夫所指,無病自死,不其然歟?”
【第21句】:匹夫之勇[pǐ fū zhī yǒng]
【解釋】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p>
【示例】你說盡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嬌妻,倚托何人?不可使匹夫之勇,懊悔無及。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三回
【第22句】:獨夫民賊[dú fū mín zéi]
【解釋】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治者。
【出處】《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示例】獨夫民賊,固其樂三綱之名。 ——清·譚嗣同《仁學》第二章
【第23句】:愚夫愚婦[yú fū yú fù]
【解釋】舊時稱平民百姓。
【出處】《尚書·五子之歌》:“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p>
【示例】因為凈土一宗,最是愚夫愚婦所尊信的。 ——章炳麟《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
【第24句】:單夫只婦[dān fū zhī fù]
【解釋】單、只:一個。只有夫婦兩人。也比喻僅有一男一女。
【出處】北朝·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花藍花梔子》:“是以單夫只婦,亦得多種?!?/p>
【第25句】:勇夫悍卒[yǒng fū hàn zú]
【解釋】勇猛兇悍的武士與兵卒。
【出處】《新五代史·周書·王進傳》:“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與俱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異豺狼之牧斯人也?!?/p>
【第26句】:十夫橈椎[shí fū ráo chuí]
【解釋】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同“十夫楺椎”。
【出處】《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夫眾煦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陳、蔡。此乃烝庶之風成,增積之生害也?!?/p>
【第27句】:東家夫子[dōng jiā fū zǐ]
【解釋】東家:指東鄰。鄰家有才德的人。
【出處】清·錢謙益《續次敬仲韻》:“北郭先生生已老,東家夫子子為恭。”
【第28句】:恩愛夫妻[ēn ài fū qī]
【解釋】恩愛:相親相愛。夫妻感情融洽,情投意合。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p>
【示例】恩愛夫妻拋棄,孝慈父子分離。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一回
【第29句】: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出處】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赘衅溲?,遂還卒業?!?/p>
【示例】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再守他一年十二個月,好歹要掏摸些兒本事到手。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十回
【第30句】:萬夫不當[wàn fū bù dāng]
【解釋】夫:人。當:抵擋。上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萬夫莫當”。
【出處】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自幼學成十八般武藝,寸鐵在手,有萬夫不當之勇。”元·施君美《幽閨記·罔害璠良》:“此子六韜三略皆能,有萬夫不當之勇?!?/p>
【示例】俺左良玉立功邊寨,萬夫不當,也是天下一個好健兒。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
【第31句】:一夫荷戟,千人莫當[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
【解釋】荷:扛;戟:古兵器。一個人把著關口,一千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出處】《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第32句】:販夫俗子[fàn fū sú zǐ]
【解釋】販夫:指販賣貨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販等下層平民。
【出處】明·顧大典《青衫記·茶客娶興》:“況且劉員外是個為客的人,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著他。”
【第33句】:賠了夫人又折兵[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解釋】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周瑜周瑜,休夸妙計高天下,只教你賠了夫人又折兵。”
【示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第34句】:謀夫孔多[móu fū kǒng duō]
【解釋】指謀劃的人很多??祝?。
【出處】《詩·小雅·小旻》:“謀夫孔多,是用不集?!?/p>
【示例】這個差使本是丁憂后委的,現在就是續丁,諒亦無改委之理。但是謀夫孔多,還要求在撫臺面前保舉點的話。 ——《糊涂世界》卷二
【第35句】:愚夫蠢婦[yú fū chǔn fù]
【解釋】蒙昧無知之人。舊指小民百姓。
【出處】《淮南子·本經訓》:“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凄愴之志。”
【第36句】:露水夫妻[lù shuǐ fū qī]
【解釋】指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亦指暫時結合的非正式夫妻。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二回:“我的哥哥,這一家都誰是疼你的?都是露水夫妻,再醮貨兒!唯有奴知道你的心,你知道奴的意。”
【示例】乃武這樣溫柔的人,反成了露水夫妻,如今越發成了薄幸郎君,自己好不命苦,心來如何能安然度日? ——《楊乃武與小白菜》第十二回
【第37句】: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sǐ le zhāng tú fū,bù chī hùn máo zhū]
【解釋】俗語。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種條件,照樣能辦好事情。
【第38句】:貪夫狥利[tān fū yě lì]
【解釋】形容人愛財如命。同“貪夫徇財”。
【第39句】: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出處】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闶莻€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p>
【第40句】:千夫所指,無疾而死[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ér sǐ]
【解釋】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出處】《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5月5日電》:“語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愿諸公深思熟慮之?!?/p>
【第41句】:貞夫烈婦[zhēn fū liè fù]
【解釋】貞:堅貞。封建社會對保持操守貞節而寧死不屈的男子和婦女的美稱。
【出處】《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我聞貞夫烈婦,自古至今耳聞,今日目前交見?!?/p>
【第42句】:一夫舍死,萬夫莫當[yī fū shě sǐ,wàn fū mò dāng]
【解釋】一夫:一人;舍死:即舍命,不要性命。當:通“擋“,抵擋。一個人拼著性命,誰也阻擋不住。
【出處】明·徐渭《英烈傳》第二十八回:“從古說得好:一人拼命,萬夫莫當。”
【第43句】:結發夫妻[jié fà fū qī]
【解釋】結發:束發,意即年輕時。年輕時結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出處】漢·蘇武《詩四首》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示例】官人,我與你結發夫妻,苦樂同受。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九
【第44句】:匹夫無罪[pǐ fū wú zuì]
【解釋】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沒有罪過的。
【出處】《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p>
【第45句】:國之存亡,匹夫有責[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
【解釋】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示例】國之存亡,匹夫有責,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第46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解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出處】《淮南子·兵略訓》:“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睍x·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p>
【示例】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李白《蜀道難》詩
【第47句】:村夫俗子[cūn fū sú zǐ]
【解釋】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清·李漁《風箏誤·鷂誤》:“我雖然不識字,不曉得詩的好歹,只是寫得這幾行子出的,也不是個村夫俗子了?!?/p>
【示例】你不要跟這個村夫俗子一般見識。
【第48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解釋】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出處】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p>
【第49句】:凡夫俗子[fán fū sú zǐ]
【解釋】泛指平庸的人。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強斗勇,皆非仙體?!?/p>
【示例】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九回
【第50句】:婢作夫人[bì zuò fū rén]
【解釋】婢:侍女;夫人:主婦。舊時指在文藝方面雖刻意模仿別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規??傏s不上。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羊欣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
【示例】不過偶爾學著寫,正是婢作夫人,那里及得到大哥什一。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一回
【第51句】:匹夫小諒[pǐ fū xiǎo liàng]
【解釋】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
【出處】語出《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后漢書·皇甫嵩硃俊傳論》:“故梁衍獻規,山東連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p>
【示例】[祝舉人]情極自縊死。遺筆囑其子曰:'……含冤自經,雖類匹夫小諒,實出萬不得已。’ ——清·無名氏《王氏復仇記》
【第52句】:一夫得道,九族升天[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解釋】一個人得道成仙,全家族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出處】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p>
【示例】一夫得道,九族升天。我不在你九族內嗎?那時連我爹媽都要見面哩!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第九回
【第53句】:一夫得情,千室鳴弦[yī fū dé qíng,qiān shì míng xián]
【解釋】一夫:一個當權者;得情:贏得民心;千室:千家萬戶;鳴弦:響起弦樂。指一個執政者能體恤民心,老百姓就能生活安樂。
【出處】《后漢書·童恢傳贊》:“一人得情,千室鳴弦;懷我夙愛,永戴遺賢?!?/p>
【第54句】:義夫節婦[yì fū jié fù]
【解釋】指忠義氣節雙全的夫婦。
【出處】《周書·宣帝紀》:“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p>
【示例】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如今再說一個義虎知恩報恩,成就了人間義夫節婦,為千古佳話。”
【第55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解釋】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出處】京劇《將相和》第五場:“國家大事,卑人不該開口。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今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示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得奮起直追。
【第56句】:患難夫妻[huàn nàn fū qī]
【解釋】患難:憂慮和災難。指經受過困苦考驗,能夠同甘共苦的夫妻。
【出處】唐·元稹《遣悲懷·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p>
【示例】只怕有了恩愛夫妻,就不要患難夫妻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
【第57句】:匹夫匹婦[pǐ fū pǐ fù]
【解釋】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出處】《尚書·咸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知之也。”
【示例】其名節又必如泰山大河,磊落汪洋,可信于天下后世之匹夫匹婦方為善耳。 ——清·惲敬《徐恭人墓志銘》
【第58句】:壯夫不為[zhuàng fū bù wéi]
【解釋】壯夫:成年人;為:做。成年人不做的事。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矶唬?壯夫不為也?!?/p>
【示例】研摩白首,竟不能逮,乃謗言欺人云:“雕蟲之技,壯夫不為?!?——明·王士貞《藝苑卮言》卷二
【第59句】:三夫之言[sān fū zhī yán]
【解釋】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椬匀?。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淠干锌椬匀?。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淠笐帧?/p>
【示例】海內不知其過,眾庶未聞其毀,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并興,宗親怖栗。 ——《后漢書·馬援傳》
【第60句】:迂夫子[yū fū zǐ]
【解釋】迂腐的書呆子。
【示例】我不想跟這迂夫子浪費時間。
【第61句】:三夫之對[sān fū zhī duì]
【解釋】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出處】《晉書·王濬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內扇助,為二五之應?!?/p>
【第62句】:村夫野老[cūn fū yě lǎo]
【解釋】舊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支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p>
【示例】他這樣的村夫野老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63句】:丈夫雙淚不輕彈[zhàng fū shuāng lèi bù qīng tán]
【解釋】丈夫:大丈夫;彈:用手彈灑。指男子漢大丈夫不輕易掉眼淚。
【出處】元·李泂《雙調夜行船·送友歸吳》:“丈夫雙淚不輕彈,都付酒杯間?!?/p>
【第64句】:千夫所指,無病而死[qiān fū suǒ zhǐ,wú bìng ér sǐ]
【解釋】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汲橹摹!?/p>
【第65句】:一夫荷戟,尤夫趦趄[yī fū hè jǐ,wàn fū zī jū]
【解釋】荷:背,負;戟:古代兵器。一個人背著戟把守關隘,一萬人也無法前進。比喻地勢險要。
【出處】宋·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p>
【第66句】:萬夫莫敵[wàn fū mò dí]
【解釋】敵:匹敵。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傳授道術,神鬼皆驚,胸藏韜略,萬夫莫敵,你如何輕視此人?”
【示例】那高行周排兵布陣,引誘埋伏,件件皆精;況其子高懷德勇冠三軍,萬夫莫敵。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三回
【第67句】:販夫皁隸[fàn fū yě lì]
【解釋】泛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第68句】:貪夫狥財[tān fū huái cái]
【解釋】形容人愛財如命。同“貪夫徇財”。
【第69句】:販夫皂隸[fàn fū zào lì]
【解釋】泛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出處】王古魯《本書<二刻拍案驚奇>的介紹》:“金的所以腰斬《水滸》修改《水滸》,為的是不愿'販夫皂隸都看’?!?/p>
【第70句】:千夫所言如一喙[qiān fū suǒ yán rú yī huì]
【解釋】喙:鳥嘴。形容眾口一辭或文章模式劃一。
【出處】章炳麟《上李鴻章書》:“然其欲連盟中國,以措亞洲舄礎之安,則千夫所言如一喙也?!?/p>
【第71句】:田夫野老[tián fū yě lǎo]
【解釋】鄉間農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間百姓。
【出處】《北齊書·王琳傳》:“當時田夫野老,知與不知,莫不為之覷欷流泣。”
【示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至謂作者搜采異聞,乃設煙茗于門前,邀田夫野老,強之談說以為粉本,則不過委巷之談而已?!?/p>
【第72句】:一夫之勇[yī fū zhī yǒng]
【解釋】猶言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出處】《三國志·魏志·荀彧傳》:“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p>
【示例】郤谷悅禮樂,敦《詩》《書》,為晉元帥;杜預射不穿札,建平吳之勛。是知中權制謀,不取一夫之勇。 ——《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元年》
【第73句】:第一夫人[dì yī fū rén]
【解釋】一國中國家元首的妻子。
【出處】她很想當~。
【示例】她很想當第一夫人
【第74句】:匹夫懷璧[pǐ fū huái bì]
【解釋】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出處】宋·黃庭堅《薄薄酒二章》:“匹夫懷璧死,百鬼瞰高明。”
【示例】書畫之癖,往往沽禍,古今皆然,亦匹夫懷璧之義。 ——清·葉廷琯《鷗陂漁話藏書畫沽禍》
【第75句】:販夫騶卒[fàn fū zōu zú]
【解釋】小商販和隸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出處】清·龔自珍《王仲瞿墓表銘》:“以故大江之南,大河之北,南至閩粵,北至山海關、熱河,販夫騶卒,皆知王舉人。”
【示例】販夫騶卒的生活一樣也很踏實。
【第76句】:三夫成市虎[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解釋】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出處】《宋書·樂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p>
【示例】《宋書·樂志》:“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p>
【第77句】:一日夫妻百日恩[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
【解釋】一旦結為夫妻,就有經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示例】林海音《婚姻的故事》:“因為'一日夫妻百日恩’呀,但是偏偏又在那新舊交替的時代?!?/p>
【第78句】:一夫當關,萬夫莫摧[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cuī]
【解釋】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出處】張天翼《兒女們》:“天門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第79句】:萬夫之勇[wàn fū zhī yǒng]
【解釋】形容非常勇敢。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吾有萬夫之勇,豈懼他人哉!今夜乘著月色,正好使糧車行走?!?/p>
【示例】他還有二個兄弟,有萬夫之勇;一個妹子,有妖法之能;手下有許多徒弟,五千嘍兵。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十回
【第80句】:萬夫不當之勇[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解釋】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出處】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p>
【示例】你的萬夫不當之勇,就這樣被一兩個陰險的奸賊葬送了! ——郭沫若《孔雀膽》第四幕
【第81句】:一人立志,萬夫莫奪[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
【解釋】形容志向堅定,別人很難改變。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p>
【示例】一人立志,萬夫莫奪,我不會改變主意的。
【第82句】: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解釋】三軍之勇,可以劫取首領,而普通的人,卻不可奪其志氣。形容一個人志氣的重要。
【出處】《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第83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釋】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示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第84句】:柴米夫妻[chái mǐ fū qī]
【解釋】為柴米的需要而結合的夫妻。指物質生活條件低微的貧賤夫妻。
【出處】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諺語》:“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p>
【示例】他們是一對典型的柴米夫妻。
【第85句】:萬夫莫當[wàn fū mò dāng]
【解釋】形容非常勇敢。同“萬夫不當之勇”。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吾聞公子慶忌,筋骨如鐵,萬夫莫當?!?/p>
【第86句】:千夫所指,無疾將死[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jiāng sǐ]
【解釋】指:指責。被眾人所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云翠仙》:“迨于身無襦,婦無袴,千夫所指,無疾將死,窮敗之念無時不縈于心?!?/p>
【第87句】:十夫楺椎[shí fū róu chuí]
【解釋】指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
【出處】《戰國策·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抽所移,毋翼而飛?!?/p>
【第88句】: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解釋】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同“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出處】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第89句】:奸夫淫婦[jiān fū yín fù]
【解釋】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指淫亂的男女。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p>
【示例】清·無名氏《劉公案》第84回:“也有那因奸謀害親夫主,奸夫淫婦一個心?!?/p>
【第90句】:愚夫俗子[yú fū sú zǐ]
【解釋】指愚魯凡俗的人。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七回:“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當飯?!?/p>
【示例】不惟愚夫俗子惑于其術,乃至學土大夫亦皆尊其教而趨習之。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第91句】:鄉里夫妻[xiāng lǐ fū qī]
【解釋】鄉里:家鄉。指相守在一起不分離的夫妻。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鄉里夫妻》:“俗語云:'鄉里夫妻,步步相隨。’言鄉不離理,如夫不離妻也?!?/p>
【第92句】:販夫走卒[fàn fū zǒu zú]
【解釋】舊指小販和差役。泛指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者。
【出處】曾樸《孽?;ā返?8回:“通國無不識字的百姓,即販夫走卒也都通曉天下大勢。”
【示例】向來眼高于頂,豈可與這些販夫走卒為伍? ——徐興業《金毆缺》第25章
【第93句】:妻賢夫禍少[qī xián fū huò shǎo]
【解釋】禍:災難。妻子賢惠丈夫在外災禍就少。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自古說'妻賢夫禍少’,'表壯不如里壯’,你但凡是個好的,他們怎敢鬧出口?”
【示例】妻賢夫禍少,他因妻子犯事而坐牢。
【第94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解釋】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處】《左傳·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賈害也。’乃獻之?!?/p>
【示例】天之蒼蒼,正色何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能的真理你為什么無動于衷? ——中英杰《羅浮山血淚祭》
【第95句】:一夫當關,萬夫莫敵[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
【解釋】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出處】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
【第96句】:十夫揉椎[shí fū róu zhuī]
【解釋】揉:來回擦或搓;椎:指尖狀器具。十個人就把木棒搓成針椎。比喻夸大不實的傳聞。
【出處】《戰國策·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p>
【第97句】:一人拼命,萬夫難當[yī rén pīn mìng,wàn fū nán dāng]
【解釋】夫:成年男子。一個人拼著性命干,誰也阻擋不住。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二十二回:“自古道:'一人拼命,萬夫難當?!热裟銈兇虺鍪聛恚M不是人財兩空、依了我,莫打的好!”
【第98句】:匹夫不可奪志[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解釋】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對一個普通的人,也不能隨意改變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出處】《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第99句】:凡夫肉眼[fán fū ròu yǎn]
【解釋】比喻缺乏觀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見識。
【出處】《法華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唐·玄奘譯《贊彌勒四禮文》:“凡夫肉眼未曾識,為現千尺一金軀?!?/p>
100、曠夫怨女[kuàng fū yuàn nǚ]
【解釋】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p>
【示例】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餓虎逢羊,蒼蠅見血,那有工夫問名敘禮。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10【第1句】:灌夫罵坐[guàn fū mà zuò]
【解釋】用以指人借酒發泄心中的不滿。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灌夫,西漢人,初以勇武聞名,為人剛直不阿,任俠,好飲酒罵人。與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處使酒罵座,戲侮田蚡,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誅。
【示例】若師《爭座位》三表,則為灌夫罵坐,可永絕之。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行草》
10【第2句】:一人拼命,萬夫莫當[yī rén pīn mìng,wàn fū mò dāng]
【解釋】夫:成年男子。一個人拼著性命干,誰也阻擋不住。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二十二回:“自古道:'一人拼命,萬夫難當。’倘若你們打出事來,豈不是人財兩空、依了我,莫打的好!”
【示例】地下的人雖多,那里擋得住,自古說的:一人拼命,萬夫莫當。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三回
10【第3句】:一夫荷戈,萬夫莫前[yī fū hè gē,wàn fū mò qián]
【解釋】荷:背,負;戈:古代兵器。一個人背著戈把守關隘,一萬人也無法前進。比喻地勢險要。
【出處】宋·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示例】劍門天險,古稱一夫荷戈,萬夫莫前,諸君宜各陳進取之策。 ——《宋史·王全斌傳》
10【第4句】:一夫可守[yī fū kě shǒu]
【解釋】一夫:一個人;守:把守。一個人就能把守住。形容地勢險要,易于防守。
【出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志》云:在小劍山頂,四際斷崖,前臨巨壑,孤門控據,一夫可守。宋置戍于此?!?/p>
【示例】皆鳥道崎嶇,一夫可守。 ——清·嘉慶重修《一統志·江西省·廣昌縣》
10【第5句】:一夫當關[yī fū dāng guān]
【解釋】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出處】《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忠州左右烏、竹兩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關’之險。”
【示例】《明史·外國傳·朝鮮》:“忠州左右烏、竹二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關’之險。”
10【第6句】:萬夫之長[wàn fū zhī zhǎng]
【解釋】夫:人長:首領。萬人中的首領。
【出處】《尚書·咸有一德》:“萬夫之長,可以生謀?!?/p>
【示例】能以萬夫耕者,授以萬夫之田,為萬夫之長,千夫、百夫亦如之,察其惰者而易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三
10【第7句】:一人善射,百夫決拾[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解釋】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亦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出處】《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志士于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表f昭注:“決,勾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眾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p>
【示例】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眾人好施,則風俗隨之。 ——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二章
10【第8句】:賊夫人之子[zéi fū rén zhī zǐ]
【解釋】賊:毀壞;夫:這,那。害了人家的兒子。對引導別人犯錯誤者的斥責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示例】晉·孫盛《魏氏春秋》:“盛以此為美談,無乃賊夫人之子與?”
10【第9句】:貪夫徇利[tān fū xùn lì]
【解釋】徇:通“殉”,以身從物。貪財的人為財利送命。形容人愛財如命。
【出處】元·揭傒斯《逸士徐君墓志銘》:“嘗市大木筑室,將伐,貪夫徇利,造辭以爭,因以讓之,不以為弱。”
1【第10句】:匹夫有責[pǐ fū yǒu zé]
【解釋】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清·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示例】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責之說,今人以為常談,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經濟之云云。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1【第11句】:貪夫徇財[tān fū xùn cái]
【解釋】徇:通“殉”。徇財:不顧性命以求財。愛財的人愿意為了錢財而死。形容人愛財如命。
【出處】《鹖冠子·世兵》:“烈士徇名,貪夫徇財,至博不給,知時何羞。”
【示例】貪夫徇財,有死無二。 ——唐·李商隱《太倉箴》
1【第12句】:妻榮夫貴[qī róng fū guì]
【解釋】榮:榮耀。貴:顯貴。指因妻子的顯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處。參見“夫貴妻榮”。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p>
【示例】夫婦俱以功名終身,好算是妻榮夫貴,全唐無比了。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