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臟”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臟污狼藉、捉賊捉臟、貪臟枉法等含“臟”的成語12個,其中“臟”開頭的成語3個,“臟”結尾的成語4個,“臟”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臟”開頭的成語【第1句】:臟污狼藉[zāng wū láng jí]
【解釋】貪污、受賄,名聲敗壞,不可收拾。
【出處】《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富貴戚,臟污狼藉。”
【第2句】:臟官污吏[zāng guān wū lì]
【解釋】吏:官吏。貪贓枉法的官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誰知被臟官污吏,淫婦奸夫,通情陷害,監(jiān)在死囚牢中。”
【第3句】:臟心爛肺[zāng xīn làn fèi]
【解釋】臟:不干凈。形容人的心地骯臟,不正派。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知道的說是頑,不知道的人,再遇見那臟心爛肺的愛多管閑事嚼舌頭的人,吵嚷的那府里誰不知道,誰不背地里嚼舌說咱們這邊混帳。”
【示例】她要名不要利,財物一概不收,自制的用品也只收工本錢,免得叫臟心爛肺人毀她名聲。(馮驥才《三寸金蓮》第十四回)
“臟”結尾的成語【第1句】:捉賊捉臟[zhuō zéi zhuō zāng]
【解釋】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jù)。
【出處】宋朝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第2句】:坐地分臟[zuò dì fēn zāng]
【解釋】原指盜賊就地瓜分偷盜來的臟物。現(xiàn)多指匪首窩主自己不動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盜來的財物。
【示例】附近一帶防軍,望風生懼,沒人敢與接仗,甚且與他勾通,轉好坐地分臟。 ——《民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第3句】:風塵骯臟[fēng chén āng zāng]
【解釋】在污濁的人世間掙扎。風塵:指污濁,紛擾的生活。骯臟:高亢剛直的樣子,引申為強項掙扎的意思。
【第4句】:骯骯臟臟[āng āng zāng zāng]
【解釋】不干凈。比喻卑鄙、丑惡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給人一種骯骯臟臟的感覺。”
“臟”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貪臟枉法[tān zāng wǎng fǎ]
【解釋】貪污受賄,違犯法紀。
【第2句】:雀小臟全[què xiǎo zàng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具備的內(nèi)容卻很齊全。
【示例】雀小臟全的事物司空見慣。
【第3句】:真臟實犯[zhēn zāng shí fàn]
【解釋】臟物上真的,罪犯是確實的。泛指犯罪的證據(jù)確鑿。
【第4句】:五臟六腑[wǔ zàng liù fǔ]
【解釋】五臟:脾、肺、腎、肝、心;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統(tǒng)稱。也比喻事物的內(nèi)部情況。
【出處】《呂氏春秋·達郁》:“凡人三百六十節(jié)、九竅、五臟六腑。”
【示例】牛先生乍到這里,實際情況還不清楚。住久了,五臟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個卷第二十八章
【第5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具備的內(nèi)容卻很齊全。
【出處】錢鐘書《圍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器當然應有盡有,就是不大牢。”
【示例】我們生產(chǎn)小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