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臉”的成語大全(67個(gè))
小編為您整理了臉紅耳熱、急扯白臉、涎臉涎皮等含“臉”的成語67個(gè),其中“臉”開頭的9個(gè),“臉”結(jié)尾的38個(gè),“臉”在中間的20個(gè),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臉”開頭的成語
【第1句】:臉紅耳熱[liǎn hóng ěr rè]
【解釋】形容感情激動(dòng)或害羞的樣子。同“臉紅耳赤”。
【出處】荒煤《父子書記》一:“他忽然像被人窺破秘密似地臉紅耳熱了。”
【示例】我想起來了,這些天來,他和研究組長,為這個(gè)問題,爭論得臉紅耳熱。 ——辛雷《一個(gè)愛說夢話的人》
【第2句】:臉憨皮厚[liǎn hān pí hòu]
【解釋】憨:癡傻的樣子。滿臉癡傻氣,臉皮很厚,不知廉恥。
【示例】此時(shí)他卻以功臣自詡,真是臉憨皮厚,不要臉之極。 ——三月夫《吳三貴》四十七
【第3句】:臉黃肌瘦[liǎn huáng jī shòu]
【解釋】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yǎng)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出處】王西彥《隔膜》:“在這鄉(xiāng)下孩子的觀念里,難民應(yīng)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
【第4句】:臉紅筋漲[liǎn hóng jīn zhǎng]
【解釋】形容發(fā)急或發(fā)怒時(shí)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同“臉紅筋暴”。
【第5句】:臉紅筋暴[liǎn hóng jīn bào]
【解釋】形容發(fā)急或發(fā)怒時(shí)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
【第6句】:臉青鼻腫[liǎn qīng bí zhǒng]
【解釋】形容臉部傷勢重。
【第7句】:臉無人色[liǎn wú rén sè]
【解釋】形容極端恐懼。
【第8句】:臉紅耳赤[liǎn hóng ěr chì]
【解釋】形容感情激動(dòng)或害羞的樣子。亦作“臉紅耳熱”。
【出處】蕭殷《桃子又熟了》一:“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gè)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示例】只要我們聚在一起,哪怕是吵得臉紅耳赤,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陳宜浩《冤家》
【第9句】:臉軟心慈[liǎn ruǎn xīn cí]
【解釋】軟:和軟;慈:慈善。臉面和軟,心地善良。形容人不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出處】軟:和軟;慈:慈善。臉面和軟,心地善良。形容人不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臉”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急扯白臉[jí chě bái liǎn]
【解釋】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臉的呀!”
【示例】王朔《千萬別把我當(dāng)人》:“'沒聽說吃飯還要交押金的。’孫國仁急扯白臉地嚷,'種族歧視是不是?告訴你,我這是在自個(gè)國家。’”
【第2句】:喜眉笑臉[xǐ méi xiào liǎn]
【解釋】指人十分高興。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這家伙喜眉笑臉地對他悄悄伸出一個(gè)大拇指,說:'好!’”
【第3句】:杏腮桃臉[xìng sāi táo liǎn]
【解釋】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同“杏臉桃腮”。
【出處】宋·辛棄疾《西江月·賦丹桂》詞:“杏腮桃臉費(fèi)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第4句】:死不要臉[sǐ bù yào liǎn]
【解釋】指沒有害羞的意思。
【示例】他就是死不要臉。
【第5句】:挨肩擦臉[āi jiān cā liǎn]
【解釋】挨:靠近。擦,接觸。形容狎昵之狀。
【出處】《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六五回:“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
【第6句】:涎皮賴臉[xián pí lài liǎn]
【解釋】厚著臉皮糾纏,惹人厭煩。
【出處】明·李開先《寶劍記》第十四出:“你在這青堂瓦舍里坐著,到也自在,你這等涎皮賴臉的,俺管監(jiān)的吃風(fēng)!”
【示例】黛玉將手一摔道:“誰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還這么涎皮賴臉的,連個(gè)理也不知道。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
【第7句】:厚皮老臉[hòu pí lǎo liǎn]
【解釋】指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錢鐘書《圍城》:“想不到外國去了一趟,學(xué)得這樣厚皮老臉,也許混在鮑小姐那一類女朋友里訓(xùn)練出來的。”
【第8句】:急赤白臉[jí chì bái liǎn]
【解釋】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臉的呀!”
【第9句】:嘻皮笑臉[xī pí xiào liǎn]
【解釋】①形容嘻嘻哈哈的樣子。②形容輕薄嘻笑的樣子。③形容諂笑討好的樣子。
【出處】①《紅樓夢》第三十回:“你要仔細(xì)!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雹谮w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三:“金旺來了,嘻皮笑臉向小芹說:'這會(huì)可算是個(gè)空子吧?”
【示例】③張郎才說了一個(gè)寶字,財(cái)主就嘻皮笑臉跑到張郎面前:'小兄弟,你犁到金子銀子了嗎?給我看看。’ ——《中國民間故事選·張郎賽寶》
【第10句】:露頭露臉[lòu tóu lòu liǎn]
【解釋】露:顯露。具體顯示出來,指在公開場合出現(xiàn)。
【示例】她很想有機(jī)會(huì)出去露頭露臉。
【第11句】:劈頭蓋臉[pī tóu gài liǎn]
【解釋】劈:正對著,沖著;蓋:壓。正對著頭和臉蓋下來。形容(打擊、沖擊、批評等)來勢很猛。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晃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里?’奪過士兵手里棍棒,劈頭蓋臉便打。”
【示例】他一進(jìn)門劈頭蓋臉便罵小孩。
【第12句】:嘻皮涎臉[xī pí xián liǎn]
【解釋】形容輕佻嘻笑不知羞恥的樣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九回:“糖葫蘆嘻皮涎臉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
【第13句】:灰頭土臉[huī tóu tǔ liǎn]
【解釋】滿頭滿臉沾滿塵土的樣子。也形容懊喪或消沉的神態(tài)。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二十:“灰頭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非唯孤負(fù)先圣,亦乃埋沒己靈。”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我怕萬一搞得灰頭土臉,對你不好交代。”
【第14句】:沒頭沒臉[méi tóu méi liǎn]
【解釋】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dòng)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里面亂打。”
【示例】咱們得有點(diǎn)身價(jià),以后不準(zhǔn)你沒頭沒臉地去撩騷。 ——陳登科《破壁記》第五章
【第15句】:西眉南臉[xī méi nán liǎn]
【解釋】春秋時(shí)美女西施的眉和南威的臉。后泛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唐·李咸用《巫山高》:“西眉南臉人中美,或者皆聞無所利。”
【第16句】:沒皮沒臉[méi pí méi liǎn]
【解釋】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出處】王朔《劉慧芳》:“你怎么那么沒皮沒臉?闖到人家里來了?”
【示例】你還瞇嘻瞇嘻笑,別那么沒皮沒臉的。
【第17句】:拋頭露臉[pāo tóu lù liǎn]
【解釋】指婦女在公開場合出面。泛指人們在公開場合出現(xiàn)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6回:“小婦人不顧拋頭露臉,恩求過往仁人君子、大眾爺臺,以助資斧。”
【第18句】:油頭滑臉[yóu tóu huá liǎn]
【解釋】形容人狡猾輕浮。
【出處】《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正看之間,有小和尚疾忙進(jìn)報(bào)。隨有中年和尚油頭滑臉,擺將出來。”
【示例】他們原是一伙兒!你們想他們那個(gè)會(huì)的名兒,一批會(huì)員又是些油頭滑臉的小伙子。 ——葉圣陶《城中》
【第19句】:桃腮粉臉[táo sāi fěn liǎn]
【解釋】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面頰。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二回:“桃腮粉臉,描兩道細(xì)細(xì)春山。”
【第20句】:拉不下臉[lā bù xià liǎn]
【解釋】指礙于情面,不能拒絕或不便開口。
【出處】王朔《浮出海面》:“我表示拉不下臉,只好隨他們?nèi)コ蛔プ咭恍┫右煞浮!?/p>
【示例】他總拉不下臉,沒法開展工作。
【第21句】:死皮賴臉[sǐ pí lài liǎn]
【解釋】形容厚著臉皮,胡攪蠻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四回:“死皮賴臉的三日兩頭兒來纏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
【示例】每個(gè)人都應(yīng)有自尊心人家不給你,你不要死皮賴臉地去要。
【第22句】:抹不下臉[mā bù xià liǎn]
【解釋】礙于臉面或情面。
【出處】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當(dāng)著郭振山的面,誰都抹不下臉。”
【示例】你不要覺得抹不下臉。
【第23句】:訕皮訕臉[shàn pí shàn liǎn]
【解釋】指嘻皮笑臉。
【出處】《三俠五義》第三五回:“若是員外不在跟前,他便合他姑媽訕皮訕臉,百般的央告,甚至屈膝。”
【第24句】:涎皮涎臉[xián pí xián liǎn]
【解釋】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亦作“涎皮賴臉”。亦作“涎臉涎皮”。
【出處】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個(gè)大嘴的黑人走過來,向姚長庚涎皮涎臉伸著手說:'淡貝!淡貝!’”
【第25句】:嬉皮笑臉[xī pí xiào liǎn]
【解釋】形容嬉笑不嚴(yán)肅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p>
【示例】班長隨又嬉皮笑臉岔了一句。 ——沙汀《一個(gè)秋天晚上》
【第26句】:柳腰蓮臉[liǔ yāo lián lián]
【解釋】腰如柳,臉?biāo)粕彙P稳菖灾馈R啻该琅?/p>
【出處】唐·韓偓《頻訪盧秀才》詩:“藥訣棋經(jīng)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第27句】:愁眉苦臉[chóu méi kǔ liǎn]
【解釋】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里愁眉淚臉。”
【示例】成老爹氣得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gè)鄉(xiāng)里人去了。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第28句】:平頭正臉[píng tóu zhèng liǎn]
【解釋】相貌端正或姿容千篇一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gè)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示例】混雜的幾般色相,直死歪生,欺軟怕硬,若要平頭正臉,便無世界。 ——明·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引子》
【第29句】:有頭有臉[yǒu tóu yǒu liǎn]
【解釋】有面子;頭面人物。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是!’有個(gè)'有頭有臉’的尖丁答應(yīng)一聲。”
【示例】他是一個(gè)有頭有臉的人物。
【第30句】:劈頭劈臉[pī tóu pī liǎn]
【解釋】劈:正對著,沖著。正對著頭和臉蓋下來。形容來勢很猛,不容躲避。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四回:“奪過士兵手里的棍棒,劈頭劈臉便打。”
【示例】金二員外來親近他時(shí),被他劈頭劈臉,抓有幾個(gè)血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
【第31句】:出頭露臉[chū tóu lù liǎn]
【解釋】露:顯露。具體顯示出來,指在公開場合出現(xiàn)。
【出處】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頭露臉,送與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驚吃嚇。”
【第32句】:哭喪著臉[kū sāng zhe liǎn]
【解釋】心里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四回:“那老頭子哭喪著臉,不知說了一句甚么話,符老爺?shù)菚r(shí)大發(fā)雷霆起來,把那獨(dú)腳桌子一掀,匉訇一聲,桌上的東西翻了個(gè)滿地。”
【示例】你不要老是哭喪著臉。
【第33句】:焦眉苦臉[jiāo méi kǔ liǎn]
【解釋】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出處】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diǎn)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示例】你不要焦眉苦臉好不?
【第34句】:神頭鬼臉[shén tóu guǐ liǎn]
【解釋】①形容不愉快的臉色。②喻蓬頭亂發(fā),不加修飾。
【出處】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掃下雪來,冷臉?biāo)贫鑹K,夕斗毛齊眼睛向下排,則是個(gè)敲人腦的活妖怪,動(dòng)不動(dòng)神頭鬼臉,投河奔井。”
【示例】他懶得動(dòng),可是要馬上恢復(fù)他的干凈利落,他不肯就這么神頭鬼臉的進(jìn)城去。不過,要干凈就得花錢,剃剃頭,換換衣服,買鞋襪,都要錢。 ——老舍《駱駝祥子》四
【第35句】:攢眉苦臉[cuán méi kǔ liǎn]
【解釋】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一回:“且說鄒太爺拎了衣包,一走走到當(dāng)鋪里。柜上朝奉打開來一看,只肯當(dāng)四百銅錢、禁不住鄒太爺攢眉苦臉,求他多當(dāng)兩個(gè),總算當(dāng)了四百五十錢。”
【第36句】:戴頭識臉[dài tóu shí liǎn]
【解釋】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六回:“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羅唣!”
【示例】只怕上面沒嫡妻,兒子們又都是戴頭識臉的人物。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六回
【第37句】:桃腮杏臉[táo sāi xìng liǎn]
【解釋】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同“杏臉桃腮”。
【出處】宋·呂勝己《蝶戀花》詞:“到得故園春正好。桃腮杏臉迎門笑。”
【示例】當(dāng)下攬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經(jīng)去垢,露出廬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臉,妖艷絕倫。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八十一回
【第38句】:兜頭蓋臉[dōu tóu gài liǎn]
【解釋】正對著頭和臉。
【示例】他拿起木棒對小偷兜頭蓋臉一頓猛打。
“臉”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涎臉涎皮[xián liǎn xián pí]
【解釋】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同“涎皮涎臉”。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1回:“月娘看不上,說道:'你真?zhèn)€恁涎臉涎皮的!’”
【第2句】:打腫臉裝胖子[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解釋】比喻沒有能耐或內(nèi)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第3句】:抓破臉皮[zhuā pò liǎn pí]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魯迅《集外集拾遺補(bǔ)編·娘兒們也不行》:“雖說娘兒們打起仗不用機(jī)關(guān)槍,然而動(dòng)不動(dòng)就抓破臉皮也就不得了。”
【示例】他們已經(jīng)抓破臉皮干起來了。
【第4句】:涎臉餳眼[xián liǎn táng yǎn]
【解釋】嬉皮笑臉,擠眉弄眼。形容輕佻相。
【出處】茅盾《虹》:“像衛(wèi)隊(duì)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總有四五個(gè)涎臉餳眼的惡少。”
【第5句】:翻臉無情[fān liǎn wú qíng]
【解釋】突然改變臉色,不講一點(diǎn)情義。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四回:“好小子,翻臉無情,這等可惡。”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黃宗漢一聽他識竅,立刻就端茶送客,真?zhèn)€翻臉無情,想想也不免寒心。”
【第6句】:老著臉皮[lǎo zhe liǎn pí]
【解釋】形容不顧羞恥。多用于向人求情、討好、借債等等使人感到難堪的事情。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五:“那白長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卻又老著臉皮,備了厚禮也來稱賀。”
【示例】周炳也沒法兒,只好老著臉皮向校長林開泰預(yù)借十塊錢明年的薪水。 ——?dú)W陽山《苦斗》十八
【第7句】:杏臉桃腮[xìng liǎn táo sāi]
【解釋】臉?biāo)菩踊ò祝缣一t。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
【示例】你想這杏臉桃腮上面,加上兩片黑黑的東西,有什么好看的?(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一回)
【第8句】:紅臉赤頸[hóng liǎn chì jǐng]
【解釋】形容十分激動(dòng)。
【出處】孔厥《新兒女英雄續(xù)傳》:“紅臉赤頸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漢奸的家屬,一直在仗勢欺人嗎!”
【示例】他們?yōu)榇耸聽幍眉t臉赤頸。
【第9句】:翻臉不認(rèn)人[fān liǎn bù rèn rén]
【解釋】比喻不從長遠(yuǎn)考慮,稍有矛盾,立刻翻臉。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黃撫臺外號'黃閻羅’,翻臉不認(rèn)人是出名的,這件事要好好鋪排一下。”
【示例】小心他翻臉不認(rèn)人。
【第10句】:沒臉沒皮[méi liǎn méi pí]
【解釋】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示例】好一個(gè)趙老犟,沒臉沒皮,想趁人家言語有失,白揀人家姑娘。
【第11句】:滿臉春風(fēng)[mǎn liǎn chūn fēng]
【解釋】形容心情喜悅,滿臉笑容。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早見那位欽差頂冠束帶滿臉春風(fēng)的迎出艙來。”
【示例】她慌慌張張接著被子,笑得滿臉春風(fēng)。 ——李準(zhǔn)《李雙雙小傳·春筍》
【第12句】:抓破臉子[zhuā pò liǎn zǐ]
【解釋】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出處】張?zhí)煲怼肚迕鲿r(shí)節(jié)》二:“我一直忍住了沒跟人抓破臉子,你莫逼得太狠。”
【第13句】:反臉無情[fān liǎn wú qíng]
【解釋】形容翻臉不認(rèn)人,不講情誼。
【出處】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但自日俄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dòng)政府勾結(jié)起來。”
【示例】誰也沒想到他會(huì)這么快就反臉無情。
【第14句】:鼻青臉腫[bí qīng liǎn zhǒng]
【解釋】鼻子發(fā)青,臉部腫起。形容臉部傷勢嚴(yán)重。
【出處】《三俠五義》第四四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gè)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示例】兩條大漢子飛步闖出來,把沈建華拉下去,打得鼻青臉腫。 ——楊大群《草頭屯恩仇》第十四回
【第15句】:人有臉,樹有皮[rén yǒu liǎn,shù yǒu pí]
【解釋】人有臉面,就象樹有樹皮一樣。比喻人都有羞恥之心,不能不顧臉面。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六回:“人人有面,樹樹有皮。”
【示例】人有臉,樹有皮,我怎么能伸手接你的賣身錢? ——?jiǎng)⒔B棠《花街》七
【第16句】:青臉獠牙[qīng liǎn liáo yá]
【解釋】獠牙:露出嘴唇的長牙。形容面貌極其兇惡猙獰。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回:“那真君抖搜精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青臉獠牙,朱紅頭發(fā),惡狠狠,望大圣著頭就砍。”
【第17句】:滿臉生花[mǎn liǎn shēng huā]
【解釋】滿臉高興的樣子。
【示例】他的同學(xué)高興時(shí)是滿臉生花。
【第18句】:滿臉春色[mǎn liǎn chūn sè]
【解釋】比喻滿臉充滿喜悅的笑容。
【出處】茅盾《子夜》:“談話自然又熱鬧起來,剛才發(fā)牢騷的朱吟秋和陳君宜也是滿臉春色。”
【示例】他滿臉春色,這事準(zhǔn)沒問題。
【第19句】:變臉變色[biàn liǎn biàn sè]
【解釋】因內(nèi)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出處】《小說選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聽,就變臉變色地發(fā)起脾氣來。”
【第20句】:打腫臉充胖子[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解釋】比喻寧可付出代價(jià)而硬充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示例】他就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