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透”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透骨酸心、水泄不透、參透機關等含“透”的成語15個,其中“透”開頭的成語3個,“透”結尾的成語5個,“透”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透”開頭的成語【第1句】:透骨酸心[tòu gǔ suān xīn]
【解釋】形容極度傷心。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彌天恨事,透骨酸心。
【第2句】:透心涼[tòu xīn liáng]
【解釋】指十分失望。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5回:“把叔寶說個透心涼,只得改口道:'二位賢弟,若是這等多心,大家同去就罷了。’”
【第3句】:透古通今[tòu gǔ tōng jīn]
【解釋】形容貫通古今。
【出處】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間隔》詞:“杳冥時,蹤跡難尋。無中顯有,透古通今。”
“透”結尾的成語【第1句】:水泄不透[shuǐ xiè bù tòu]
【解釋】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同“水泄不通”。
【出處】魯迅《而已集·扣絲雜感》:“我覺得他的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
【第2句】:風絲不透[fēng sī bù tòu]
【解釋】透:通過,穿過。風刮不進,雨透不過。形容封閉十分緊密。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1回:“村莊本不甚大,三百名官兵……團圓周匝,圍得風絲不透。”
【第3句】:風雨不透[fēng yǔ bù tòu]
【解釋】風刮不進,雨水透不過。形容封閉或包圍得十分緊密。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九回:“那小道士也不顧拾燭剪,爬起來往外還要跑,正值寶釵等下車,眾婆娘媳婦正圍隨的風雨不透。”
【示例】里三層,外三層,把老爺和公子圍了個風雨不透,都擠著要聽聽這到底是怎么一樁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第4句】:玲瓏剔透[líng lóng tī tòu]
【解釋】玲瓏:精巧細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結構細巧。也比喻人精明靈活。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那廝愛女娘的心,見的便似驢共狗,賣弄他玲瓏剔透。”
【示例】走上岡子一看,有座天 ,直靠在海外,如建康燕子磯一樣,玲瓏剔透,文采可觀。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六回
【第5句】:風語不透[fēng yǔ bù tòu]
【解釋】形容異常嚴密。
“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參透機關[cān tòu jī guān]
【解釋】參:檢驗,察看。機關:陰謀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陰謀和秘密。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知孫寡婦已先參透機關,將個假貨送來。”
【示例】她已經參透機關,就不再說什么了。
【第2句】:淋漓透徹[lín lí tòu chè]
【解釋】淋漓:形容濕淋淋往下滴,比喻盡情,酣暢。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也形容非常痛快。
【出處】清·頤瑣《黃繡球》第三回:“怎么他竟變成了一個人?這些話竟講得淋漓透徹。”
【示例】統計一篇奏牘,約有數千言,直說得淋漓透徹,慷慨激昂。 ——蔡東藩《宋史演義》第六十六回
【第3句】:玲瓏透漏[líng lóng tòu lòu]
【解釋】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結構細巧。也比喻人精明靈活。同“玲瓏剔透”。
【出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石在亭前池中,高八尺,闊半之,玲瓏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無斧鑿痕,太湖之絕品也。”
【第4句】:力透紙背[lì tòu zhǐ bèi]
【解釋】透:穿過。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出處】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示例】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
【第5句】:握拳透掌[wò quán tòu zhǎng]
【解釋】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同“握拳透爪”。
【出處】《晉書·卞壺傳》:“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示例】他恨得握拳透掌。
【第6句】:剔透玲瓏[tī tòu líng lóng]
【解釋】形容靈巧可愛。亦比喻人的聰明伶俐。
【出處】元·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來·詠玉簪》曲:“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得癡呆懵懂。”元·喬吉《斗鵪鶉·歌姬》曲:“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示例】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
【第7句】:握拳透爪[wò quán tòu zhǎo]
【解釋】爪:指甲。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
【出處】唐·鄭綮《開天傳言記》:“棺配而肌肉如生,握拳不開,爪透手背,遠近驚異。”
【示例】高虎文如大力爭持,握拳透爪。 ——清·錢振倫《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