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祁”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祁寒酷暑、盛暑祁寒等含“祁”的成語10個,其中“祁”開頭的成語8個,“祁”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祁”開頭的成語【第1句】:祁寒酷暑[qí hán kù shǔ]
【解釋】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祁寒酷暑不稍間?!?/p>
【第2句】:祁奚之舉[qí xī zhī jǔ]
【解釋】祁奚舉薦賢人,不避親仇,公正無私。
【出處】唐·姚元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奚之舉?!?/p>
【示例】又是臣門戶子弟,堪任兗州刺史,公家之事,知無不為,是以敢希祁奚之舉。 ——蔡東蕃《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第3句】:祁奚舉午[qí xī jǔ wǔ]
【解釋】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指舉賢不避親,客觀公正。亦作“祁奚舉子”。
【出處】《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
【示例】父教子忠,古之善訓。祁奚舉午,義不務私。 ——宋·錢易《南部新書》
【第4句】:祁寒溽暑[qí hán rù shǔ]
【解釋】祁寒:大寒;溽暑:濕熱。冬季大寒,夏季濕熱。比喻過艱苦的生活。
【出處】《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陛下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陣,祁寒溽暑,不介圣懷。”
【示例】予初入道自恃甚易,逮見黃龍先師后,退思日用,與理矛盾者極多,遂力行之三年,雖祁寒溽暑確志不移。 ——《禪林寶訓》卷一
【第5句】:祁奚之薦[qí xī zhī jiàn]
【解釋】春秋晉國大夫祁奚告老,將辭中軍尉職事。晉悼公問誰可承接,祁奚先推薦仇人解狐。復問,又薦舉其子祁午。時人因而有“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之譽。后用為善于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可也?!谑鞘蛊钗鐬橹熊娢??!?/p>
【示例】故解狐蒙祁奚之薦,二叔被周公之害。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文苑傳·劉梁》
【第6句】:祁寒暑雨[qí hán shǔ yǔ]
【解釋】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出處】北周·庾信《角調曲二首》其二:“祁寒暑雨是無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滲漉?!?/p>
【示例】二解天工四序平分歲,皇心惟念小民依。一自農功始、祁寒暑雨遍疇咨。 ——《清史稿·樂志五》
【第7句】:祁溪之舉[qí xī zhī jǔ]
【解釋】祁溪:春秋晉國人,推薦仇人和兒子接替自己的職務。指推薦賢才,不避親仇,公平無私。
【出處】唐·姚元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溪之舉。”
【第8句】:祁奚薦仇[qí xī jiàn chóu]
【解釋】祁奚:春秋晉國人;薦:推薦;仇:仇人。祁奚舉薦自己的仇人接替他。形容公正無私。
【出處】《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p>“祁”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盛暑祁寒[shèng shǔ qí hán]
【解釋】祁:大。炎熱的夏天,嚴寒的冬季。形容氣候條件惡劣的時節。
【出處】《舊五代史·晉書·崔棁傳》:“指命仆役,亦用禮節,盛暑祁寒,不使冒犯?!?/p>
【示例】《清史稿·圣祖本紀》:“軍興以來,將士披堅執銳,盛暑祁寒,備極勞苦。”
【第2句】:暑雨祁寒[shǔ yǔ qí hán]
【解釋】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為怨嗟生計艱難之典。
【出處】《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艱哉!”蔡沉集傳:“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傷其生之艱難也。”
【示例】《梁書·蕭昱傳》:“臣聞暑雨祁寒,小人猶怨;榮枯寵辱,誰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