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槁”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槁項沒齒、形容枯槁、心如槁木等含“槁”的成語16個,其中“槁”開頭的成語7個,“槁”結尾的成語2個,“槁”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槁”開頭的成語【第1句】:槁項沒齒[gǎo xiàng méi chǐ]
【解釋】頸枯齒落。年老貌。
【出處】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鍥洨濱遺書序》:“是時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于一試。”
【第2句】:槁形灰心[gǎo xíng huī xīn]
【解釋】形容身體衰弱,意志消沉。
【出處】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鹿門所見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嘗見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第3句】:槁項黧馘[gǎo xiàng lí guó]
【解釋】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同“槁項黃馘”。
【出處】清·薛福成《選舉論上》:“孰知夫二百年來,聰明才杰之資,迍邅場屋,槁項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第4句】:槁項黃馘[gǎo xiàng huáng xù]
【解釋】槁:枯干;項:頸項;馘:臉。頸項枯瘦,面色蒼黃。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出處】《莊子·列御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示例】賢者槁項黃馘而死于下,不賢者比肩接跡而顯于世。 ——明·瞿佑《剪燈新話·修文舍人傳》
【第5句】:槁骨腐肉[gǎo gǔ fǔ ròu]
【解釋】槁:枯干;腐:腐爛。枯槁的骨頭,腐爛的肉。指死者。
【出處】《淮南子·齊俗訓》:“非不能竭國糜民,虛府殫財,含珠麟施,綸組節束,追送死也,以為窮民絕業而無益無槁骨腐肉也。”
【第6句】:槁蘇暍醒[gǎo sū yē xǐng]
【解釋】使枯槁者復蘇,使中暑者蘇醒。形容苦難者得救,重獲生機。
【出處】金·王若虛《寧晉縣令吳君遺愛碑》:“自吾令下車,賦役以平,刑罰以清……槁蘇暍醒,民飽而嬉,相忘乎無事。”
【第7句】:槁木死灰[gǎo mù sǐ huī]
【解釋】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示例】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侍親養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槁”結尾的成語【第1句】:形容枯槁[xíng róng kū gǎo]
【解釋】槁:枯干。指形體容貌消瘦不堪。
【出處】戰國·楚·屈原《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示例】看見王夫人形容枯槁,眾人眼腫腮紅,便也大哭起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九回
【第2句】:發蒙振槁[fā méng zhèn gǎo]
【解釋】發:揭開;蒙:蒙蓋物;振:抖動。揭開蒙蓋物,搖掉將落的枯葉。比喻輕而易舉。
【出處】《明史·楊乃郭詹等傳論》:“蓋天速其禍,如發蒙振槁,無煩驅除矣。”
“槁”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心如槁木[xīn rú gǎo mù]
【解釋】猶心若死灰。形容不為外物所動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那做媒的便絡繹不絕,這個夸說張家小姐才能,那個夸說李家小姐標致,說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潑潑起來。”
【第2句】:形如槁木[xíng rú gǎo mù]
【解釋】槁:干枯。形態象干枯的樹木。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示例】我心上的傷痕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我縱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我也如何能夠忘記! ——巴金《春》四
【第3句】:折槁振落[zhé gǎo zhèn luò]
【解釋】把枯樹枝折斷,把枯樹葉搖下來。比喻輕易不費力。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
【第4句】:枯槁之士[kū gǎo zhī shì]
【解釋】枯槁:瘦瘠。指隱居山林的隱士。
【出處】《莊子·徐無鬼》:“兵革之士樂哉,枯槁之士宿名。”
【示例】方今山林枯槁之士,要亦未可多得,去之奔走聲利之場者則遠矣。 ——明·王陽明《寄希淵》
【第5句】:死灰槁木[sǐ huī kū mù]
【解釋】冷了的灰燼,枯槁的樹木。比喻毫無生氣或意志消沉,對世事無動于衷。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晉·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
【示例】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無有喧爭,嗒然其中,死灰槁木,以異而同。 ——宋·蘇軾《觀妙堂記》
【第6句】:形槁心灰[xíng gǎo xīn huī]
【解釋】槁:枯干。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為冷漠,毫無生氣。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今生已被虜,人被殺,兒孤婦寡,饑寒交迫,形槁心灰,雖生亦猶死也。”
【第7句】:灰心槁形[huī xīn gǎo xíng]
【解釋】形容意志消沉,形體枯槁。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示例】今已退老南部,以患眼不出,灰心槁形,與世相忘。 ——宋·蘇軾《乞加張方平恩禮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