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矣”的成語(17個)
本文整理了探觀止矣、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等含“矣”的成語17個,其中“矣”結尾的成語16個,“矣”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矣”結尾的成語【第1句】:探觀止矣[tàn guān zhǐ yǐ]
【解釋】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第2句】:掃地盡矣[sǎo dì jìn yǐ]
【解釋】像掃地一樣都沒有了。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干凈。
【出處】《漢書·魏豹田儋韓信傳贊》:“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盡矣。”
【示例】祝公身為國子先生,而作此丑態,五經掃地盡矣。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六回
【第3句】:嘆觀止矣[tàn guān zhǐ yǐ]
【解釋】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
【示例】皆不足奇,得此而嘆觀止矣。 ——清·錢泳《履園叢話·石鐘山》
【第4句】:無噍類矣[wú jiào lèi yǐ]
【解釋】比喻沒有一個人生存。
【出處】《漢書·高帝紀》:“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
【第5句】:吾道東矣[wú dào dōng yǐ]
【解釋】道:主張。自己的學術主張得人繼承和推廣。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玄傳》:“問畢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
【第6句】:悔之晚矣[huǐ zhī wǎn yǐ]
【解釋】后悔已經晚了。
【出處】《大宋宣和遺事》:“萬一有奸邪叵測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示例】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第7句】:朝聞道,夕死可矣[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
【解釋】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示例】你既覺悟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卻怎么刬地怕風濤。 ——明·朱權《沖漠子》第三折
【第8句】:戛戛乎其難矣[jiá jiá hū qí nán yǐ]
【解釋】戛戛:困難的樣子。形容極其困難。
【出處】唐·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示例】如此行政,以應付二十世紀之現代戰爭,實戛戛乎其難矣。 ——鄒韜奮《抗戰以來·三談抗日各黨派對憲政的要求》
【第9句】:墓木拱矣[mù mù gǒng yǐ]
【解釋】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亦。”
【示例】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 ——《宋書·張茂度傳》
【第10句】:瞠乎后矣[chēng hū hòu yǐ]
【解釋】瞠:瞪眼。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追趕不上。
【出處】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錢大昕》:“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后矣,況不及賈服者哉。”
【第11句】:能事畢矣[néng shì bì yǐ]
【解釋】能事:擅長的本領;畢:盡。原指天下之能事盡在《易經》之中。后指本領用盡了。
【出處】《周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示例】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 ——唐·白居易《冷泉亭記》
【第12句】:至矣盡矣[zhì yǐ jìn yǐ]
【解釋】至:到。矣:語氣助詞。盡:極點。到了極點,無以復加。
【出處】《莊子·齊物論》:“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示例】老夫婦兩對這個寶貝女兒,可算是疼愛得到至矣盡矣。 ——《楊乃武與小白菜》第十五回
【第13句】:思過半矣[sī guò bàn yǐ]
【解釋】①指已領悟大半。②指事情已獲大部分解決。
【出處】《周易·系辭下》:“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孔穎達疏:“思慮有益,以過半矣。”
【示例】兵垣得人,而疆事思過半矣。 ——清·錢謙益《兵科給事中李遇知授徵仕郎制》
【第14句】:死而死矣[si er si yi]
【解釋】死就死罷了.
【第15句】:閱人多矣[yuè rén duō yǐ]
【解釋】形容人閱歷多,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壞以至于他的前程。
【出處】《舊唐書·房玄齡傳》:“仆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
【第16句】:大事去矣[dà shì qù yǐ]
【解釋】去:失去。形容事情無法挽回了。多指政權喪失,國家滅亡等大事。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祖紀》:“誠用此計,大事去矣。”
【示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
“矣”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嚶其鳴矣,求其友聲[yīng qí míng yǐ,qiú qí yǒu shēng]
【解釋】嚶:鳥鳴聲。鳥兒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出處】《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示例】《詩經》上說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們正是處在這種時候。 ——毛澤東《斯大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