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橫”的成語大全(158個)

1892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橫”的成語大全(158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橫眉冷對千夫指、武斷專橫、筆墨橫姿等含“橫”的成語158個,其中“橫”開頭的77個,“橫”結尾的18個,“橫”在中間的63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橫”開頭的成語

【第1句】:橫眉冷對千夫指[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解釋】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出處】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示例】他有最大的尊嚴,橫眉冷對千夫指。他有最大的謙虛,俯首甘為孺子牛。 ——王蒙《布禮》

【第2句】:橫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解釋】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不講理。依仗權勢為非作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示例】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越是卑鄙無恥,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勢,橫行霸道。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四

【第3句】:橫災飛禍[hèng zāi fēi huò]

【解釋】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禍飛災”。

【出處】徐紹武《檢察長人選》:“好同志啊!我永遠忘不了你!希望你堅強地安然無恙地度過這橫災飛禍之年。”

【第4句】:橫針豎線[héng zhēn shù xiàn]

【解釋】指縫紉之事。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說來不怕你大家笑話,我活了十九歲,不知橫針豎線,你就叫我釘個紐襻子,我不知從那頭兒釘起。”

【第5句】:橫禍飛災[hèng huò fēi zāi]

【解釋】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殃飛禍”。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虛脾愛使乖,也只怕粉臉香腮,引動你密意幽懷,倒做了橫禍飛災。”

【示例】我院君賢達,人間沒賽。真是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飛災。 ——明·徐臣《殺狗記·迎春私嘆》

【第6句】:橫蠻無理[hèng mán wú lǐ]

【解釋】態度粗暴,不講道理。

【出處】羅廣斌 楊益言《紅巖》第十三章“余新江望著眼前這個橫蠻無理,慣于裝腔作勢的敵人,氣憤地握緊了拳頭。”

【示例】他一向對人橫蠻無理,很少有朋友

【第7句】:橫沖直闖[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解釋】亂沖亂撞,蠻橫無理。同“橫沖直撞”。

【出處】沙汀《困獸記》三:“他有一種脾氣,凡事只需聽憑感情橫沖直闖一陣……絲毫不管他所說的做的是不妥當。”

【示例】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幾乎是橫沖直闖地穿過人群,又順著原路拐回到小南河邊。”

【第8句】:橫刀躍馬[héng dāo yuè mǎ]

【解釋】指手持武器,縱馬馳騁。指在沙場作戰。猶言橫戈躍馬。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上元帥白從輝橫刀躍馬,望南陣沖來。樊愛能、何徽抵敵不住,棄戰回馬而走。”

【示例】他[孫傳庭]剛剛坐定,這一大群人已經跟了進來,用各種阿諛逢迎的言詞稱頌他神機妙算……還稱頌他如何在戰場上橫刀躍馬,氣吞河山。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第9句】:橫搶武奪[hèng qiǎng wǔ duó]

【解釋】指用強力奪取。

【出處】郭沫若《羽書集·我們失掉的只是奴隸的鐐銬》:“敵人看到我們的覺醒,因而發生了恐慌。假面具剝掉了,露出了它們的猙獰的面孔來橫搶武奪。”

【第10句】:橫生枝節[héng shēng zhī jié]

【解釋】枝節: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了一些麻煩事。

【出處】宋·葉適《水心文集·答少詹書》:“少詹既未能從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與,而以為外己,所以枝節橫生,意見多疑。”

【示例】唯其有謠言,不宜橫生枝節,反引起格外的猜疑。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第11句】:橫制頹波[héng zhì tuí bō]

【解釋】橫:從上至下猛落;制:制止;頹:落下,水向下流。將河流截斷,以制止往下奔流的洪水。比喻制止、扭轉衰頹委靡的風氣或趨勢。

【出處】唐·盧藏用《唐右拾遺陳子昂文集序》:“君諱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漢,虎視函夏,卓立千古,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文一變。”

【示例】力祛陋習,橫制頹波,與數子儷美爭鳴,其有功于文教不小也。 ——明·李開先《閑居集·海岱詩集序》

【第12句】:橫科暴斂[hèng kē bào liǎn]

【解釋】濫征捐稅,強行搜刮民財。同“橫征暴賦”。

【出處】《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僉議司官不肯供報民戶版籍,州縣疆界,本國橫科暴斂,民少官多,刑罰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實難撫治。”

【示例】老百姓受不了橫科暴斂,紛紛揭竿而起

【第13句】:橫躺豎臥[héng tǎng shù wò]

【解釋】躺臥凌亂的樣子。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兩個和尚反倒橫躺豎臥血流滿面的倒在地下喪了殘生。”

【示例】一批批的小伙子,偏在石頭上橫躺豎臥。 ——郭小川《拍石頭》詩

【第14句】:橫征苛役[hèng zhēng kē yì]

【解釋】指濫收捐稅,徭役嚴酷。

【出處】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四節:“夫以始皇、二世之橫征苛役,淫刑以逞,以漢高較之,仁暴自相天壤。”

【第15句】:橫征暴賦[hèng zhēng bào fù]

【解釋】濫征捐稅,強行搜刮民財。

【出處】唐·元稹《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固合撫綏黎庶,上副天心,蠲減征徭,內榮鄉里。而乃橫征暴賦,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豐私室。”

【第16句】:橫恩濫賞[hèng ēn làn shǎng]

【解釋】不符合規定的賞賜。

【出處】宋·葉適《寶謨閣直學士劉公墓志銘》:“冗兵冗吏,所宜痛減;橫恩濫賞,不可輒啟。”

【第17句】:橫遮豎擋[héng zhē shù dǎng]

【解釋】指多方阻擋。同“橫攔豎擋”。

【出處】老舍《趙子曰》第三:“守門的手足并用,橫遮豎擋的不叫球攻入門內。”

【第18句】:橫行天下[héng xíng tiān xià]

【解釋】橫行:縱橫馳騁,毫無阻擋。形容遍行天下,不受阻礙。也形容東征西戰,到處稱強,沒有敵手。

【出處】《荀子·修身》:“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

【示例】嘗欲廣求勇力之士,自為一隊,親率之以橫行天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三回

【第19句】:橫賦暴斂[héng fù bào liǎn]

【解釋】橫、暴:殘暴,強橫,兇狠;賦、斂:征稅,聚財。強橫殘暴地征收苛捐雜稅。形容反動統治階級貪婪兇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處】宋·朱熹《已酉擬上封事》:“國家財用皆出人民,如有不節而用度有闕,則橫賦暴斂必將有及于民,雖有愛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澤矣。”

【示例】[冉求]反替他取民米粟,比往日又加了一倍,橫賦暴斂,日甚一日。 ——明·李東陽《雜記·孟子直解》

【第20句】:橫槍躍馬[héng qiāng yuè mǎ]

【解釋】指手持武器,縱馬馳騁。指在沙場作戰。猶橫戈躍馬。

【出處】元·陳以仁《雁門關存孝打虎》:“見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橫槍躍馬。”

【示例】如果你沒有為祖國橫槍躍馬,你怎能認識她壯美的山河。 ——李瑛《夜過珍珠河》詩

【第21句】:橫行奡桀[héng xíng ào jié]

【解釋】橫行:不遵守正道而行,指行動蠻橫,依仗暴力干壞事;奡、桀:夏代的兩個暴君。像奡和桀那樣為所欲為,蠻橫兇殘,不講人道。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偵報》:“一任他橫行奡桀,有誰人敢再弄唇舌。”

【第22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解釋】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出處】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23句】:橫驅別騖[héng qū bié wù]

【解釋】指縱橫奔馳。

【出處】清·惲敬《與衛海峰先生同年書》:“本朝魏叔子,多結交淡泊奇瑋之士,為壽序抑揚抗墜,橫驅別騖,力脫前人之所為。”

【第24句】:橫說豎說[héng shuō shù shuō]

【解釋】指多方論說,反復喻解。

【出處】《景德傳燈錄·希運禪師》:“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棙子。”

【示例】盧學士曰:'說須出自己之意,橫說豎說,以抑揚詳贍為上。 ——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

【第25句】:橫征苛斂[hèng zhēng kē liǎn]

【解釋】指濫收捐稅,強行搜刮民財。

【出處】黎元洪《布告山東人民文》:“猶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橫征苛斂,供其饕餮。”

【第26句】:橫沖直撞[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解釋】亂沖亂撞,蠻橫無理。

【出處】明·李贄《續焚書·與友人論文》:“凡作文皆從外邊攻進里去,我謂文章就時而攻打出來,就他城池,食他糧草,統率他兵馬,直沖橫撞,攪得他粉碎,故不費一毫氣力而自然有余也。”

【示例】只見三妖全身甲胄,橫沖直撞,左右廝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六回

【第27句】:橫從穿貫[héng cóng chuān guàn]

【解釋】指融會貫通。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出處】清·方苞《兄百川墓志銘》:“以經世之學,自負其議論,證曏經史,橫從穿貫,聞者莫不屈服。”

【第28句】:橫刀揭斧[héng dāo jiē fǔ]

【解釋】?賦值噸錘?

【出處】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據說,茶販的隊伍往往是一個人擔茶葉,兩個人保衛,'橫刀揭斧,叫呼踴躍’。”

【第29句】:橫峰側嶺[héng fēng cè lǐng]

【解釋】形容山勢縱橫交錯,起伏重疊。

【出處】宋·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示例】嘗作《云山圖》,峭壁圓崢,橫峰側嶺,備極隱現浮沉之妙。 ——清·陶元藻《越畫見聞·明·劉鵬》

【第30句】:橫眉豎眼[héng méi shù yǎn]

【解釋】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來了長安一個半月,在我面前,總看見你橫眉豎眼,滿臉的怨氣。”

【示例】李準《李雙雙小傳》:“回頭橫眉豎眼地對雙雙說:'我算服了你了!’怒氣沖沖,頭也不回地走了。”

【第31句】:橫眉怒目[héng méi nù mù]

【解釋】五代·后蜀·何光遠《監戒錄》引陳裕詩:“橫眉怒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代養弄蛇人。”

【出處】三三兩兩的打手,都~,短打扮,隨時進來,往后院去。 ——老舍《茶館》第一幕

【示例】魯迅《故事新編·非攻》:“墨子拍著紅銅的獸環,當當的敲了幾下,不料開門出來的卻是一個橫眉怒目的門丁。”

【第32句】:橫禍非災[hèng huò fēi zāi]

【解釋】猶言橫殃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出處】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只為那當年認了個不良賊,送的俺一家兒橫禍非災。”

【示例】天哪,天哪,怎遭這場橫禍非災!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三折

【第33句】:橫發逆起[hèng fā nì qǐ]

【解釋】橫:不測,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興起。

【出處】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巖》:“吉兇禍福,橫發逆起,有不可知,將合于道,其惟權乎。”

【第34句】:橫眉立眼[héng méi lì yǎn]

【解釋】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橫眉立眼,兇狠狠地要去趕車。”

【示例】他橫眉立眼的沖著老教師說:'她不來嗎,這也只少得到她一個人啦,跟我們開不開會有好大關系呢?’ ——沙汀《困獸記》二四

【第35句】:橫眉瞪眼[héng méi dèng yǎn]

【解釋】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徐泰吉找死》:“一個太平軍沖到他身邊,他以為是他的部下,還橫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第36句】:橫眉冷目[héng méi lěng mù]

【解釋】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第十三章:“現在他又橫眉冷目地喝了一聲'走’,更把個張溫嚇沒了真魂。”

【第37句】:橫眉豎目[héng méi shù mù]

【解釋】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李居民《四個小故事·鐵山廟“拜神記”》:“原來他發現站在他面前的人群個個都橫眉豎目,向他揮著拳頭。”

【第38句】:橫眉怒視[héng méi nù shì]

【解釋】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師飆等《金戈鐵馬少年時》第五章;“辛棄疾、賈瑞、飛煙、金福仗劍立于帳口,一個個橫眉怒視,殺氣逼人。”

【第39句】:橫拖豎拉[héng tuō shù lā]

【解釋】猶橫拖倒拽。指用暴力強拖硬拉。

【出處】陸文夫《榮譽》:“可是文教委員是個大塊頭,打籃球的一等好手,橫拖豎拉地就把方巧珍頂到大禮堂門口。”

【第40句】:橫挑鼻子豎挑眼[héng tiāo bí zi shù tiāo yǎn]

【解釋】比喻百般挑剔。

【出處】老舍《龍須溝》第三幕:“他橫挑鼻子豎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馬功勞,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對。”

【示例】搞了這樣一個方案。大家可以橫挑鼻子豎挑眼,評頭品足嘛。 ——張天民《創業》第二章

【第41句】:橫三順四[héng sān shùn sì]

【解釋】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辦公室的床上、桌子上、地上,橫三順四地睡著人。”

【第42句】:橫拖豎曳[héng tuō shù yè]

【解釋】用暴力強拉硬拖。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那差役便橫拖豎曳,把他抓到轎前。”

【第43句】:橫槊賦詩[héng shuò fù shī]

【解釋】槊:長矛;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出處】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自言自語橫槊賦詩。”宋·蘇軾《前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示例】宋營船上,燈球密布,甚是歡喜,不覺有曹公赤壁橫槊賦詩的光景。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四回

【第44句】:橫眉吐氣[héng méi tǔ qì]

【解釋】猶言揚眉吐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后高興痛快的樣子。

【出處】五代·齊己《輕薄行》:“玉鞭金鐙驊騮蹄,橫眉吐氣如虹霓。”

【第45句】:橫眉冷眼[héng méi lěng yǎn]

【解釋】憤怒、輕蔑的樣子。

【出處】李季《周總理啊,大慶兒女想念你》詩:“橫眉冷眼不怕鬼,心紅膽壯看咱們誰怕誰?”

【示例】我不喜歡他橫眉冷眼的樣子。

【第46句】:橫僿不文[héng sài bù wén]

【解釋】僿,粗鄙。粗鄙沒有文化。

【出處】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三章:“當太平之世,地地相等,無有都會、鄉邑之殊……無據亂世,學校全聚京都,而鄉邑則皆橫僿不文之俗。”

【第47句】:橫頭橫腦[héng tóu héng nǎo]

【解釋】顯得粗暴蠻橫、自以為是的冒昧行為。

【示例】他橫頭橫腦地妄加評論。

【第48句】:橫行直走[héng xíng zhí zǒu]

【解釋】任意奔走,毫無顧忌。

【出處】清·陳天華《警世鐘》:“當初金韃子、元韃子,在中國橫行直走,沒有一個敢擋住他。”

【第49句】:橫行介士[héng xíng jiè shì]

【解釋】介士:同“甲士”,披甲的士兵。螃蟹的別稱。

【出處】宋·傅肱《蟹譜·兵權》:“出師下寨之際,忽見蟹,則當呼為橫行介士,權以安眾。”

【第50句】:橫行無忌[héng xíng wú jì]

【解釋】橫行:指行動蠻橫;無忌:無所顧忌。指倚仗暴力,毫無顧忌地干壞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

【示例】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諂媚太后,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淫佚,與太平公主一樣橫行無忌。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五回

【第51句】:橫殃飛禍[hèng yāng fēi huò]

【解釋】橫: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遐覽》:“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

【第52句】:橫眉立目[héng méi lì mù]

【解釋】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老舍《茶館》第一幕:“三三兩兩的打手,都橫眉立目,短打扮,隨時進來往后院去。”

【示例】焦慶媳婦撩開門簾子,橫眉立目地喊:'走,走,馬小辮,你給我滾出去!’ ——浩然《艷陽天》第一○九章

【第53句】:橫無忌憚[hèng wú jì dàn]

【解釋】任意妄為,無所顧忌。

【出處】郭沫若《羽書集·告國際友人書》:“這種狂暴的行為,就是未開化的蠻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軍部橫無忌憚地,在二十世紀開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為快意了。”

【第54句】:橫加指責[héng jiā zhǐ zé]

【解釋】橫:蠻橫。不講道理地批評或挖苦別人。

【第55句】:橫倒豎臥[héng dǎo shù wò]

【解釋】躺臥凌亂的樣子。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七回:“滿院橫倒豎臥七長八短的一地死和尚。”

【示例】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1回:“見眾人橫倒豎臥,昏迷不醒,方要掄刀殺人。”

【第56句】:橫失[heng yi]

【解釋】指縱橫反復地放膽議論。

【第57句】:橫攔豎擋[héng lán shù dǎng]

【解釋】指多方阻擋。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不想舅太太只管這等橫攔豎擋的說著,他一積伶,到底反底下那幾個字商量出來了。”

【第58句】:橫尸遍野[héng shī biàn yě]

【解釋】殺得到處都是尸體。

【示例】這場戰爭殺得橫尸遍野,血流成河。

【第59句】:橫草之功[héng cǎo zhī gōng]

【解釋】橫草:把草踩倒。如同踩倒草那樣的功勞。比喻功績很小。

【出處】《漢書·終軍傳》:“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食祿五年。”

【示例】臣憑籍壑略,忝當戎政,神機密運,不待橫草之功。 ——唐·張說《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

【第60句】:橫行不法[héng xíng bù fǎ]

【解釋】橫行:行動蠻橫。肆無忌憚,專做違法的事。

【出處】《辛亥革命》:“福建漳浦縣天主教民,平日橫行不法,縣令又極意袒護,故平民銜恨次骨。”

【示例】我們不能干橫行不法的事。

【第61句】:橫三豎四[héng sān shù sì]

【解釋】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越州姜山方禪師》:“橫三豎四,乍離乍合。”

【示例】寶釵便順著游廊,來至房中,只見外間床上橫三豎四,都是丫頭們睡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六回

【第62句】:橫七豎八[héng qī shù bā]

【解釋】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示例】床下橫七豎八有幾雙花鞋。 ——曹禺《日出》第三幕

【第63句】:橫金拖玉[héng jīn tuō yù]

【解釋】指官服盛裝。

【出處】清·錢謙益《杜大將軍七十壽序》:“其猶子總戎弘瑋、弘場及諸孫十二人,謀相與羅長筵,考鐘鼓,橫金拖玉,稱百年之觴。”

【第64句】:橫掃千軍[héng sǎo qiān jūn]

【解釋】橫掃:掃蕩、掃除。把大量敵軍象掃地似地一陣子掃除掉。

【出處】唐·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示例】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

【第65句】:橫行逆施[héng xíng nì shī]

【解釋】指做事違反常道,行為不軌。

【出處】述之《怎樣才能解決江浙目前的危急問題》:“我們知道北伐軍為了援救江浙的民眾起見,為了鏟除帝國主義的工具起見,絕對不能容忍這班強盜軍閥在江浙橫行逆施。”

【第66句】:橫戈盤馬[héng gē pán mǎ]

【解釋】猶橫戈躍馬。形容將士威風凜凜,準備沖殺作戰的英勇姿態。

【出處】宋·陸游《蝶戀花·離小益作》詞:“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第67句】:橫翔捷出[héng xiáng jié chū]

【解釋】指超逸特出。

【出處】宋·蘇軾《上劉侍讀書》:“執五寸之翰,書方尺之簡,而列于大夫之上,橫翔捷出,冠壓百吏。”

【示例】杜工部以'知’、'見’二字相配,橫翔捷出,奇絕殊甚。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詩說·知見》

【第68句】:橫搶硬奪[hèng qiǎng yìng duó]

【解釋】指用強力奪取。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你瞧他們爺兒們、娘兒們,這陣橫搶硬奪的,還了得了。”

【第69句】:橫戈躍馬[héng gē yuè mǎ]

【解釋】橫持戈矛,策馬騰躍。形容將士威風凜凜,準備沖殺作戰的英勇姿態。

【出處】元·陳以仁《雁門關存孝打虎》:“見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橫槍躍馬。”

【示例】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荊江日落陣云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清·成德《送蓀友》

【第70句】:橫眉瞪目[héng méi dèng mù]

【解釋】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同“橫眉努目”。

【出處】南寧《檢驗工葉英》:“[廢品]好像是唉聲嘆氣,抱怨自己的主人,又好像是在橫眉瞪目地指責自己的主人。”

【第71句】:橫拖倒拽[héng tuō dào zhuāi]

【解釋】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強拖硬拉。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眾皂隸一齊動手,把嬌嬌嫩嫩的一個尼姑,橫拖倒拽,捉將下來。”

【示例】玉大人叫把他們站起來,就有幾個差人橫拖倒拽將他三人拉下堂去。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五回

【第72句】:橫加干涉[héng jiā gān shè]

【解釋】橫:蠻橫;干涉:不正當地過問或制止。蠻橫地加以制止或過問。指不講道理,非要管與自己無親的事。

【第73句】:橫征暴斂[héng zhēng bào liǎn]

【解釋】斂:搜刮。指向人民強行征收苛捐雜稅,進行殘酷剝削。

【出處】宋·朱熹《已酉擬上封事》:“國家財用皆出人民,如有不節而用度有闕,則橫賦暴斂必將有及于民,雖有愛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澤矣。”

【示例】這些財富,都是蔣介石等利用其獨裁權力橫征暴斂、假公濟私而來的。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

【第74句】:橫見側出[héng jiàn cè chū]

【解釋】指不自正面而從側面表露出來。

【出處】明·袁宏道《由水溪至水心崖記》:“四面峰巒如花蕊,纖苞濃朵,橫見側出,二十里內,秀蒨閣眉,殆不可狀。”

【示例】釋氏止因圣人之言平易正直,習之生厭,故更將其理,翻新換異,橫見側出,以使人鼓舞不倦耳。 ——清·周亮工《書影》卷八

【第75句】:橫眉努目[héng méi nǔ mù]

【解釋】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出處】后蜀·何光遠《鑒戒錄》卷十引陳裕詩:“橫眉努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供養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第76句】:橫拖倒扯[héng tuō dào chě]

【解釋】猶橫拖倒拽。

【出處】明·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第五回:“張千、李萬見焦員外來問,不由分說,橫拖倒扯捉進府門。”明·徐渭《英烈傳》第十六回:“[也先]誰知身子一側,側下馬來,湊巧腳鐙纏住了一只腳,被馬橫拖倒扯。”

【示例】下面一聲答應,可憐把王忠橫拖倒扯,拉將下去。 ——清·雪樵主人《雙鳳奇緣》第八回

【第77句】:橫行直撞[héng xíng zhí zhuàng]

【解釋】任意奔走,毫無顧忌。

【出處】《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當先顧全武一騎馬,一把刀,橫行直撞,逢人便殺。”

“橫”結尾的成語

【第1句】:武斷專橫[wǔ duàn zhuān héng]

【解釋】武斷:只憑主觀想象作判斷。專橫:專制強橫。形容憑借權勢獨斷專行,蠻橫跋扈。

【示例】以何者為教育大本,萬國憲法,無此武斷專橫之規定。 ——陳獨秀《憲法與孔教》

【第2句】:合從連橫[hé zòng lián héng]

【解釋】從:通“縱”;橫:通“衡”。泛指縱橫捭闔的手段。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示例】天下方務于合從連橫,以攻伐為賢。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第3句】:月落參橫[yuè luò shēn héng]

【解釋】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天色將明。

【出處】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月落參橫,但惆悵而爾。”

【示例】應為伊惆悵江南,月落參橫后。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

【第4句】:月沒參橫[yuè mò shēn héng]

【解釋】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

【出處】《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

【示例】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 ——宋·秦觀《和黃曹憶建溪梅花》

【第5句】:意致縱橫[yì zhì zòng héng]

【解釋】意致:神情姿態;縱橫:奔放。形容人的性格奔放。

【出處】南朝·陳·徐陵《與李那書》:“至于披文相質,意致縱橫,才壯風云,義深淵海。”

【第6句】:七縱八橫[qī zòng bā héng]

【解釋】形容奔放自如。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示例】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4回:“把新太太臉上也七縱八橫的,抽了好幾條血路。”

【第7句】:涕泗縱橫[tì sì zòng héng]

【解釋】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同“涕泗橫流”。

【出處】宋·王禹偁《謝加朝請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縱橫,亂于縻綆。”

【第8句】:捭闔縱橫[bǎi hé zòng héng]

【解釋】捭闔,開合。縱橫,合縱和連橫的簡稱。以辭令探測、打動別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分化與爭取的手段。

【出處】宋·李方叔《論文》:“捭闔縱橫之人,其言辯以私。”

【示例】元·胡忯遹《木蘭花慢·贈歌妓》:“看捭闔縱橫,東強西弱,一轉危機。”

【第9句】:排奡縱橫[pái ào zòng héng]

【解釋】排奡:矯健的樣子。指詩文書畫筆力矯健奔放,不受約束。

【出處】《清史稿·髡殘傳》:“道濟排奡縱橫,以奔放勝;髡殘沉著痛快,以謹嚴勝。”

【第10句】:杖履縱橫[zhàng lǚ zòng héng]

【解釋】形容游人來往不絕。

【第11句】:斗轉參橫[dǒu zhuǎn shēn héng]

【解釋】北斗轉向,參星打橫。指天快亮的時候。

【出處】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

【示例】二人坐了許久,看看斗轉參橫,大約已是半夜光景。 ——清·吳趼人《痛史》第十回

【第12句】:意略縱橫[yì lüè zòng héng]

【解釋】意略:謀略;縱橫:合縱連橫,引申為經營天下之意。形容具有治國的才干。

【出處】《宋書·王鎮惡傳》:“頗讀諸子兵書,論軍國大事,騎乘非所長,關弓亦甚弱,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

【第13句】:磊落豪橫[lěi luò háo héng]

【解釋】形容言辭明快而奔放自如。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韓昌黎詩》:“其實《石鼓歌》等杰作,何嘗有一語奧澀,而磊落豪橫,自然挫籠萬有。”

【第14句】:風狂雨橫[fēng kuáng yǔ héng]

【解釋】狂:猛烈;橫: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風雨。

【出處】宋·辛棄疾《念奴嬌·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韻》:“風狂雨橫,是邀勒園林,幾多桃李。”

【第15句】:鬢亂釵橫[bìn luàn chāi héng]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一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出處】宋·王安石《扇子詞》:“青冥風霜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

【示例】爭奈一段傷心畫不能,肋斗上淚痕粉漬定,沒顏色鬢亂釵橫。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二折

【第16句】:老淚縱橫[lǎo lèi zòng héng]

【解釋】縱橫:交錯。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出處】唐·杜甫《羌村三首》:“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示例】他的兒子在前線光榮犧牲,聽到這個消息,他不禁老淚縱橫。

【第17句】:窩兒里橫[wō ér lǐ hèng]

【解釋】只會在家里耍橫發脾氣。

【示例】她罵丈夫是窩兒里橫。

【第18句】:面冷言橫[miàn lěng yán hèng]

【解釋】橫:粗暴。面孔冷漠,說話蠻橫。

【出處】高陽《清宮外史》:“格爾思表示,條約改議,外國尚有之,罪使從古未有。面冷言橫。”

“橫”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筆墨橫姿[bǐ mò héng zī]

【解釋】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

【出處】清·伍崇曜《〈陶庵夢憶〉跋》:“雖間涉游戲三昧,而奇情壯采,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

【第2句】:困心橫慮[kùn xīn héng lǜ]

【解釋】心意困苦,憂慮滿胸。表示費盡心力。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勢窮蹙,以至困于心,橫于慮,然后能奮發而興起。”

【第3句】:飛來橫禍[fēi lái hèng huò]

【解釋】意外的災禍。

【出處】《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

【示例】不到得惹出飛來橫禍。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第4句】:縱橫決蕩[zòng héng jué dàng]

【解釋】縱橫:奔放,不受拘束;蕩:沖殺。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出處】茅盾《白楊禮贊》:“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第5句】:飛災橫禍[fēi zāi hèng huò]

【解釋】意外的災禍。

【出處】《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

【示例】自己年紀可也不小了,家中又碰見這樣飛災橫禍,不知如何了局。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

【第6句】:縱橫交錯[zòng héng jiāo cuò]

【解釋】橫的豎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況復雜。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見《萬法歸宗》中載有是符,其畫縱橫交貫,略如小篆。”

【示例】我國是一個多山之國,山脈縱橫交錯。

【第7句】:枝節橫生[zhī jié héng shēng]

【解釋】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出處】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債公等案,均有領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從前中國各口之枝節橫生,亦實由于此。”

【第8句】:縱橫捭闔[zòng héng bǎi hé]

【解釋】縱橫:合縱連橫;捭闔:開合,戰國時策士游說的一種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拉攏。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序》:“蘇秦為從,張儀為橫,橫則秦帝,從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鬼谷子·捭闔》:“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

【示例】政客錯實力以自雄,軍人假名流以為重,縱橫捭闔,各戴一尊。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三十五回

【第9句】:東橫西倒[dōng héng xī dǎo]

【解釋】形容雜亂。

【出處】劉復《曉》詩:“回看車中,大家東橫西倒,鼾聲呼呼。”

【第10句】:逸趣橫生[yì qù héng shēng]

【解釋】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出處】清顧祿《桐橋倚棹錄·冢墓》:“[梅花和尚錢堉]醉后落筆,逸趣橫生,自謂醒時不及也。”

【示例】郭老的發言總是逸趣橫生,寫的則是筆花四照。 ——冰心《晚晴集·悼郭老》

【第11句】:妙趣橫生[miào qù héng shēng]

【解釋】橫生:層出不窮地表露。洋溢著美妙的意趣(多指語言、文章或美術作品)。

【出處】秦牧《藝海拾貝·藝術力量和文筆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筆下妙趣橫生,他們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運用譬喻。”

【示例】這幅漫畫真是妙趣橫生。

【第12句】:怒目橫眉[nù mù héng méi]

【解釋】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出處】五代·后蜀·何光遠《監戒錄》引陳裕詩:“橫眉怒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代養弄蛇人。”

【示例】不一時,只聽得院子里許多腳步響,早進來了怒目橫眉、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

【第13句】:縱橫開闔[zòng héng kāi hé]

【解釋】指操縱自如。

【出處】明·方孝孺《贈王時中序》:“繇是而寓于術,縱橫開闔,無所施而不宜,豈若專門獨學者之勞且陋哉!”

【第14句】:田橫笑人[tián héng xiào rén]

【解釋】田橫:戰國時齊國人,韓信破齊后,逃亡海島,劉邦稱帝后遣使招降,橫羞為漢臣,自殺而死。形容寧死不屈。

【出處】《南史·齊晉安王傳》:“人皆有死,此不足俱,吾若逃亡,非惟孤晉安之眷,亦恐田橫客笑人。”

【第15句】:大發橫財[dà fā héng cái]

【解釋】橫:意外的。用非法的手段謀取大量錢財。有時也指意外地發了財。

【出處】鄒韜奮《抗戰以來·萬方感念馬寅初先生》:“而后方之達官資本家,于政府無所貢獻,且趁火打劫,大發橫財,忍心害理,敦甚于此。”

【第16句】:逸興橫飛[yì xìng héng fēi]

【解釋】指超逸豪放的意興勃發飛揚。

【出處】語出唐王勃《滕王閣序》:“遙襟俯暢,逸興遄飛。”

【示例】他逸興橫飛,登上了海拔二八六○公尺的蓮花峰,黃山最高峰的絕頂。 ——徐遲《黃山記》二

【第17句】:縱橫四海[zòng héng sì hǎi]

【解釋】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出處】《三國志通俗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得志則縱橫四海。”

【第18句】:歪不橫楞[wāi bù héng léng]

【解釋】歪斜不正的樣子。

【示例】面對歪不橫楞的桌椅,我的頭都大了

【第19句】:豺狼橫道[chái láng héng dào]

【解釋】橫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貍。”

【第20句】:洪水橫流[hóng shuǐ héng liú]

【解釋】橫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濫。比喻邪道橫行。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于天下。

【示例】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賢俊。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

【第21句】:情趣橫生[qíng qù héng shēng]

【解釋】指在舉止、禮貌和外表上表現得得體、風雅、有風趣。

【示例】這一部情趣橫生的電影耐人尋味。

【第22句】:縱橫天下[zòng héng tiān xià]

【解釋】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出處】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黃巢縱橫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為重。”

【示例】健兒擲杯砍案曰:吾縱橫天下三十年矣,未逢敵手,有能取我腰間物者,當叩首降之。 ——清·李漁《秦淮健兒傳》

【第23句】:縱橫交貫[zòng héng jiāo guàn]

【解釋】橫的豎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況復雜。

【出處】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一:“陪朱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縱橫交錯。”

【示例】見《萬法歸宗》中載有是符,其畫縱橫交貫,略如小篆。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

【第24句】:直撞橫沖[zhí zhuàng héng chōng]

【解釋】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擋或毫無顧忌地亂沖亂闖。

【出處】《英烈傳》第二十八回:“這些隨來的精勇,個個持死殺來,真個是摧枯拉朽,直撞橫沖,殺得友諒遠走二十里之地。”

【第25句】:處士橫議[chǔ shì héng yì]

【解釋】處士:古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橫議:放肆地進行議論。沒有做官的讀書人縱論時政。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示例】向來論氣節的,大概總從東漢末年的黨禍起頭。那是所謂處士橫議的時代。 ——朱自清《論氣節》

【第26句】:血肉橫飛[xuè ròu héng fēi]

【解釋】形容發生爆炸等災禍時,死傷者血肉四濺的慘狀。

【出處】清·吳趼人《發財秘訣》第六回:“養息了兩天,真是賤皮賤肉,打得那般血肉橫飛的,不到幾天,已經全愈了。”

【示例】即有幾個如狼似虎的獄吏,各執竹條,縱橫亂打,打得血肉橫飛,足足打了四個小時,方才喪命。 ——清·陳天華《獅子吼》第八回

【第27句】:七橫八豎[qī héng bā shù]

【解釋】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示例】滿架圖書,卻堆得七橫八豎,桌上列著無數的商彝周鼎,古色斑斕。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一回

【第28句】:尸橫遍野[shī héng biàn yě]

【解釋】尸體到處橫著。形容死者極多。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示例】和紂王的兵大戰,殺得他們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

【第29句】:辭喻橫生[cí yù héng shēng]

【解釋】辭:言詞;喻:比喻。言詞中生動的比喻橫逸而出。

【出處】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跲,蹥蹇不比者為負。”

【第30句】:縱橫馳騁[zòng héng chí chěng]

【解釋】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縱馬疾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斗,所向無敵。也比喻寫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筆隨。

【出處】宋·謝堯仁《張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諸詩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間,在于人力固可以無恨,而概之前數公縱橫馳騁之才,則又有間矣。”

【示例】作家應當有自在翱翔、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 ——柯靈《香雪海·題材問題一解》

【第31句】:肆虐橫行[sì nüè héng xíng]

【解釋】肆虐:任意殘殺或迫害。橫行:仗勢作惡,蠻橫兇暴。隨心所欲地為非作歹。

【出處】明·馮夢龍《智囊全集·迎刃·留志淑》:“中官畢貞,逆濠黨也。至自江西,聲勢翕赫,擁從牙士五百余人,肆行殘賊,人人自危。”

【示例】那時侯,暴風雪還在這草原上肆虐橫行,大慶的石油也還在地層深處埋伏。 ——《離不開你》

【第32句】:釵橫鬢亂[chāi héng bìn luàn]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一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出處】宋·王安石《扇子詞》:“青冥風霜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

【第33句】:老氣橫秋[lǎo qì héng qiū]

【解釋】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出處】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示例】眾人取笑了一回,見新人老氣橫秋的那個樣子,便紛紛散去。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

【第34句】:涕泗橫流[tì sì héng liú]

【解釋】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

【示例】撫劍悲歌,臨書浩嘆,每感歲時之易失,不知涕泗之橫流。 ——宋·陸游《上王宣撫啟》

【第35句】:才華橫溢[cái huá héng yì]

【解釋】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出處】王朔《枉然不供》:“她丈夫任北海是市電訊局才華橫溢、很有前程的年輕工程師,相貌英俊,舉止瀟灑,待客得體。”

【示例】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

【第36句】:斜行橫陣[xié xíng héng zhèn]

【解釋】指飛行的雁陣。大雁飛行時或為“人”字形,或為“一”字形,故稱。

【出處】宋·蘇軾《水龍吟》詞:“萬重云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

【第37句】:專橫跋扈[zhuān hèng bá hù]

【解釋】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任意妄為,蠻不講理。

【出處】《后漢書·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示例】領導者專橫跋扈,就得不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第38句】:楞眉橫眼[lèng méi héng yǎn]

【解釋】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出處】梁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

【第39句】:疾風橫雨[jí fēng héng yǔ]

【解釋】疾:急速猛烈。形容聲勢浩大,來勢迅猛。

【出處】梁啟超《新民說》第八節:“華葉蓊郁,而必歸于槁亡,遇疾風橫雨,則摧落更速焉。”

【第40句】:縱橫開合[zòng héng kāi hé]

【解釋】指操縱自如。同“縱橫開闔”。

【出處】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第41句】:驕橫跋扈[jiāo hèng bá hù]

【解釋】驕橫:傲慢專橫;跋扈:專橫暴戾。形容為人專橫暴戾,不可一世。

【出處】錢寧《圣人》第20章:“為父的季平子,生前驕橫跋扈,生下的兒子季桓子,卻是孱弱窩囊。”

【第42句】:人欲橫流[rén yù héng liú]

【解釋】人欲:人的欲望嗜好;橫流:泛濫的意思。指社會風氣敗壞,人們放縱情欲,不顧道德正義。

【出處】宋·陸九淵《語錄》上:“后世人主不知學,人欲橫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

【示例】積疲若反極,反使人欲橫流,一發而不可止。(清·譚嗣同《仁學》第二十二章)

【第43句】:一榻橫陳[yī tà héng chén]

【解釋】形容人在床上橫躺著。

【出處】唐·李商隱《北齊》詩之一:“小蓮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示例】一日之中,除去干事游玩的時候,無法一榻橫陳。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6回

【第44句】:奮飛橫絕[fèn fěi hèng jué]

【解釋】絕:越。鳥兒振翅高飛,橫空絕遠。比喻人奮發有為,志向遠大。

【出處】唐·張說《撥川郡王碑》:“奮飛橫絕,搏空直上。”

【第45句】:蛇鼠橫行[shé shǔ héng xíng]

【解釋】比喻惡人得勢、胡作非為。

【示例】在蛇鼠橫行的時候,是非顛倒。

【第46句】:暴斂橫征[bào liǎn héng zhēng]

【解釋】指強征捐稅,搜刮人民財富。

【出處】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一經我設立領事,彼不免喧賓奪主之嫌,以礙其暴斂橫征之舉,所以始必堅拒,繼則宕延。”

【示例】甚至一地兩科,以重稅病民。暴斂橫征,于斯可驗。 ——朱小璋《安微討滿洲檄》

【第47句】:雨橫風狂[yǔ héng fēng kuáng]

【解釋】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出處】宋·歐陽修《蝶戀花》詞:“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示例】春事匆匆。花慵柳困,雨橫風狂。寄語詩人,須燒銀燭,與照紅妝。 ——宋·郭應祥《柳梢青·惜花》詞

【第48句】:參橫斗轉[shēn héng dǒu zhuǎn]

【解釋】北斗轉向,參星打橫。指天快巒的時候。

【出處】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第49句】:直沖橫撞[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

【解釋】任意亂沖亂撞,毫無顧忌。

【出處】明·李贄《續焚書·與友人論文》:“凡作文皆從外面攻進里去,我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來,直沖橫撞,就他城池,食他糧草,攪得他粉碎,故不費一毫氣力而自然有余也。”

【第50句】:霜氣橫秋[shuāng qì héng qiū]

【解釋】霜:秋霜。氣:志氣。比喻志氣凜然,像秋霜一樣嚴峻。

【出處】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示例】看陣云截岸,霜氣橫秋。千雉嚴城,五更殘角月如鉤。 ——金·折元禮《望海潮》詞

【第51句】:風趣橫生[fēng qù héng shēng]

【解釋】形容十分幽默、詼諧。

【出處】《清史稿·高其佩傳》:“尤善指畫,嘗畫黃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將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離為石,風趣橫生。”

【示例】他那風趣橫生的言談讓她折服。

【第52句】:蠻橫無理[mán hèng wú lǐ]

【解釋】態度粗暴,不講道理。

【出處】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六回:“武松在旁邊說話不得,惱恨縣主得了賄銀,這樣蠻橫無理。”

【示例】將政府負責人士盡皆列入,更要求政府先行逮捕,其蠻橫無理,顯而易見。 ——毛澤東《國民黨反動派由“呼吁和平”變為呼吁戰爭》

【第53句】:豪橫跋扈[háo hèng bá hù]

【解釋】跋扈:專橫暴戾。橫行不法,專橫暴虐。

【出處】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李遐周》:“祿山豪橫跋扈,遠近憂之,而上意未寤,一日遐周隱去,不知所之。”

【第54句】:交橫綢繆[jiāo héng chóu móu]

【解釋】綢繆:纏繞。交錯纏繞在一起。

【出處】宋·蘇洵《仲兄字文甫說》:“汩乎順流,至乎滄海之濱,滂薄洶涌,號怒相軌,交橫綢繆。”

【第55句】:彭澤橫琴[péng zé héng qín]

【解釋】陶淵明擺了一張無弦琴。比喻志趣高雅不俗。

【示例】你還是不要學彭澤橫琴。

【第56句】:霸道橫行[bà dào héng xíng]

【解釋】猶言橫行霸道。指依仗權勢為非作歹。

【出處】清·黃鈞宰《金壺浪墨·漕弊》:“及到江南,則玩易官府,欺凌民船,霸道橫行,莫敢正視。”

【示例】還有等刁民惡棍,結交官府,盤剝鄉愚,仗著銀錢霸道橫行,無惡不作。 ——《兒女英雄偉》第八回

【第57句】:滄海橫流[cāng hǎi héng liú]

【解釋】滄海:指大海;橫流:水往四處奔流。海水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晉書·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示例】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郭沫若《滿江紅》詞

【第58句】:逸態橫生[yì tài héng shēng]

【解釋】指清新美妙的姿態洋溢而出。

【出處】北周庚信《<趙國公集>序》:“柱國趙國公發言為論,下筆成章,逸態橫生,新情振起,風雨爭飛,魚龍各變。”

【示例】新情振起,逸態橫生,展育未終,感慨系之! ——清同亮工《<金陵覽古>序》

【第59句】:旁逸橫出[páng yì héng chū]

【解釋】猶言到處出沒。

【第60句】:肆意橫行[sì yì héng xíng]

【解釋】肆意:任意殘殺或迫害。橫行:仗勢作惡,蠻橫兇暴。隨心所欲地為非作歹。亦作“肆虐橫行”。

【出處】宋·歐陽修《再論置兵御賊札子》:“數千里內,殺人放火,肆意橫行,入州入縣,如入無人之境。”

【示例】他赤手空拳的打下'天下’,所以在作著官的時候,他便是肆意橫行的小皇帝。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

【第61句】:百態橫生[bǎ tài héng shēng]

【解釋】各種姿態自如地呈現出來。

【出處】宋·歐陽修《跋王獻之法貼》:“淋漓揮灑,或妍或丑,百態橫生。”

【第62句】:縱馬橫刀[zòng mǎ héng dāo]

【解釋】比喻勇敢、慓悍。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我與你縱馬橫刀去戰敵,殺氣騰騰映日起,助陣鼓凱春雷。”

【第63句】:尸橫遍野,血流成河[shī héng biàn yě,xuè liú chéng hé]

【解釋】尸體到處橫著,鮮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殺的人極多。

【出處】隋·祖君彥《檄洛州文》:“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積怨滿于山川,號哭動于天地。”

【示例】不料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三十四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色图五月天| 手机在线色视频|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jizz之18|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免费少妇a级毛片人成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好男人在线社区|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二区视频| japanesehd熟女熟妇|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完全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人内谢69xxxx|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颤声娇是什么意思| 男女一进一出呻吟的动态图| 一个人看的hd免费视频| 中日韩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恋夜精品全部护士|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内精品一卡2卡3卡4卡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