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的近義詞
[mark_b]
不若的相關詞: 不查、不感、不絕、不醒、不摶、不爭、不洎、不漏、不甚、不值
[/mark_b]
不若的意思:不若,指不如;不依順;猶言不祥等。語出《墨子·親士》:“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p>
不若的拼音:[ bù ruò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不令:不令是漢語詞匯,出自《詩·小雅·十月之交》,解釋為不善、不肖。
【第2句】:不絕:不絕,中文意思是不斷、不斷絕,連續、延續,《孔子家語·觀周》、《北史·薛善傳》等都有解釋。
【第3句】:不醒:【第1句】:神志不清;失去知覺。
【第4句】:不值:【第1句】:表示做某種事情沒有多大意義或價值?!镜?句】:引申為不合算。【第3句】:禁不起?!镜?句】:難道?!镜?句】: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時,未能見到想見之人。
【第5句】:不爭:道家的不爭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卻不弱于人,別人有的東西我不眼紅,該努力還努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而不是自己沒本事。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道氣足。不爭的真意是:不和他人爭,而是和自己爭與天時爭,不斷地超越自己的極限,突破自我羽化成蝶,故老子曰:自勝者強。
【第6句】:不厭:不厭,指不嫌;不厭煩。語出《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p>
【第7句】:不事:【第1句】:不侍奉,不服事?!兑住ばM》:“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第8句】:不熟:不熟來自典故《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君子之為國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譏也。”唐韓愈《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債負,遂相典貼,漸以成風?!薄抖古镩e話·黨都司死梟生首》:“也令這些后生小子手里練習些技藝,心上經識些智著。萬一時年不熟,轉到荒亂時,也還有些巴欄,有些擔架?!?/p>
【第9句】:不必:不必,漢語詞匯。注音:bùbì是指無須;沒有必要。
【第10句】:不摶:不專一;不集中。
【第11句】:不甚:表示程度不很高。
【第12句】:不洎:見“不暨”。
不若造句:
【第1句】:但言虛心,不若先言立志。陳確
【第2句】:娣姒者,多爭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佇日月之相望也。
【第3句】: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第4句】:夫高論而相欺,不若忠論而誠實。
【第5句】:這是肘腋之患,不若我們先下手驅除了他。
【第6句】:夏雨驟然而作,戛然而止,來得粗獷,豪爽,不若秋雨的纏綿,悱惻,散亂如絲,亂人心扉。
【第7句】: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
【第8句】: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己者。
【第9句】: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第10句】: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第11句】: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
【第12句】: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民諺
【第13句】:方此之時,視天地曾不若一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足下也。
【第14句】:近義詞網http://www.semjishu.com/是一部近義詞詞典,其宗旨是讓大家更快地造出高質量的句子。
【第15句】: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
不若的詩句:
【第1句】:斯言之理還不若《緣識》
【第2句】:不若閑行閑坐《感皇恩·事事不追求》
【第3句】:不若桂與蘭《浮萍篇》
【第4句】:不若歸來谷口耕《扇子詩》
【第5句】:不若追蹤巢與許《題四皓廟四首》
【第6句】:乃媿不若禹《作野飲詩後一日復作此篇反之》
【第7句】:曾聞不若見《又五首》
【第8句】:反不若紙厚《哀若渠》
【第9句】:苦不若人亦余事《次韻徐子英讀予所抄趙章泉詩》
【第10句】:不若目親照《觀物吟四首》
【第11句】:而后帝不若《天問》
【第12句】:徹底惺惺不若聾《偈頌十九首》
【第13句】:不若醉時辭大觥《代書答淮南憲張司封》
【第14句】:不若行沙弄夕霏《呈外舅孫莘老二首》
【第15句】:不若西街極論時《代書答開封府推官姚輔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