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歷史典故)
01 今日成語
Tài gong diào yú
太 公 釣 魚
Yuan zhě shàng gōu
愿 者 上 鉤
這是啥意思呢
比喻心甘情愿地就范上當(dāng)。
這個(gè)怎么用呢
他來我們公司是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沒有人強(qiáng)迫的。
02 成語故事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成語故事叫做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太公指周初的呂尚,也就是姜子牙。這個(gè)成語用來比喻心甘情愿地就范上當(dāng)。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80,卻懷才不遇,他見紂王昏庸無道,于是逃出商朝的都城,來到渭水河邊隱居。他天天釣魚,釣魚的時(shí)候與眾不同,他的魚鉤是一根直直的針。準(zhǔn)備要戳魚嗎?當(dāng)然不是。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有一天西伯侯姬昌經(jīng)過渭水,要回西岐去,他聽說姜子牙是位賢才,就來請他一起去西岐。姜子牙故意躲著不見,在蘆葦叢里邊不出來。姬昌吃了三天的素食,沐浴更衣,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的,命人抬著禮品來請姜子牙,姜子牙這才出來相迎。
他被姬昌的誠心所感動(dòng)了,后人稱這件事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為丞相,幫助周文王周武王伐紂,對周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所以后來姜太公用直鉤釣魚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同時(shí)流傳下來的還有成語叫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個(gè)成語用來比喻為了求賢,心甘情愿地上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