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巴的近義詞
[mark_b]
鍋巴的相關詞: 鍋鏟、鍋魁、鍋伙、鍋子、鍋餅、鍋臺、鍋莊、鍋灶、鍋熗、鍋里
[/mark_b]
鍋巴的意思:【第1句】:燜飯時緊貼著鍋的焦了的一層飯。
鍋巴的拼音:[ guō bā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鍋盔:較小的鍋餅。
【第2句】:鍋夥:指舊時 天津 同居共食的無賴游民。清 張燾《津門雜記·混星子》:“天津 土棍之多,甲於各省。有等市井無賴游民,同居伙食,稱為鍋伙,自謂混混兒,又名混星子,皆愍不畏死之徒。”
【第3句】:鍋頭:【第1句】:工頭的一種。
【第4句】:鍋餅:一種較硬較大較厚的烙餅。
【第5句】:鍋伙:鍋伙,漢語詞語,是指舊社會混混兒們盤踞的房子、據點。
【第6句】:鍋垢:抄掠襲擊。
【第7句】:鍋灰:鍋指的是用柴火或者植物秸稈曬干后用來煮飯后沾在鍋底的灰。《西游記》第六九回:“鍋灰名為'百草霜’,能調百病。”
【第8句】:鍋屋:做飯的地方。
【第9句】:鍋鏟:炒菜用的鏟子。
【第10句】:鍋臺:灶上面放東西的平面部分。
【第11句】:鍋熗:農村人燒柴的鍋支撐鍋的磚墻。
【第12句】:鍋爐: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鍋爐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的原義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鍋爐中產生的熱水或蒸汽可直接為工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熱能,也可通過蒸汽動力裝置轉換為機械能,或再通過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熱水的鍋爐稱為熱水鍋爐,主要用于生活,工業(yè)生產中也有少量應用。產生蒸汽的鍋爐稱為蒸汽鍋爐,常簡稱為鍋爐,多用于火電站、船舶、機車和工礦企業(yè)。
【第13句】:鍋子:【第1句】:某些器物上像鍋的部分:煙袋~。
【第14句】:鍋魁:鍋盔。
【第15句】:鍋莊: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jié)日或農閑時跳,男女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有些彝族地區(qū)也流行這種舞蹈。
鍋巴造句:
【第1句】:宮保雞丁“色澤棕紅”,芙蓉雞片“湯色潔白”,白果燉雞“湯色乳白”,鍋巴肉片“咸鮮微酸”,鹽煎肉“干香滋潤”,東坡肘子“質地軟糯”……
【第2句】:他也不再猶豫,跳下了牛車,從懷中把那硬梆梆的鍋巴拿了出來,向路邊的那爺孫三走去。
【第3句】:再來就是金黃色的鍋巴,由上等的香米精制而成,酥香可口,軟硬適中,嘎嘣脆的童趣口感,煲上皇彩帽鍋讓所有食客愛不離口,回味無窮。
【第4句】:至于鍋巴肉片“咸鮮微酸”,鹽煎肉“干香滋潤”,東坡肘子“質地軟糯”,這些依靠舌尖上的味覺才能品出的細膩質感,同樣是菜肴是否標準的重要參考。
【第5句】:印象深刻的是墊在碗底的一小塊鍋巴,實在太香了,小炒肉也好吃,感覺這盤菜能下好幾碗飯。
【第6句】:把飯鏟出來,鍋巴用小火烘焦,起出來,卷成一卷,存著。
【第7句】:斬頭去尾,除了鍋巴沒有飯,存留在他手上的活錢就沒余剩下幾顆子兒來。
【第8句】:廚師的拿手菜是蝦仁鍋巴。
【第9句】:道天下第一菜,先把雞湯煮成濃汁,蝦仁番茄爆火略炒,加入雞汁輕芡,油炸鍋巴一盤,趁熱澆上勾過芡的雞汁番茄蝦仁,油潤吐剛,聲爆輕雷,列鼎而食,色、香、味、聲,四者悉備,既中看又中吃。唐魯孫
【第10句】:泰管家弄了一桌豐盛的早點,帶著柴火鍋巴味的稀飯讓肖儀食指大動,這鄉(xiāng)野之地空氣好又安靜,肖儀是一點也不擇床的安睡到天明。
【第11句】:米飯則是農村用的柴火灶鐵鍋燜飯,這種做飯最容易出鍋巴,顏色金黃,又脆又有嚼勁,但沒有焦味,是最好吃的。
【第12句】:然后鐵板鵝肉、鍋巴和川豆炒肉沫也很好吃。
【第13句】:鍋巴的起源就是在安徽,據說“鍋巴”是由皖語中的“鍋粑”演化而來的,意喻鍋底焦飯。
【第14句】:在商品日益豐富的今天,公司主營產品“新家園”烤饃鍋巴更開創(chuàng)了中國功能型、保健型面食之先。
【第15句】:他拿來外觀一模一樣的試劑瓶,里面的臭液分別是花香、果香、甜鍋巴味、汗臭、糞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