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亢的近義詞
[mark_b]
頡亢的相關詞: 頡皋、頡佷、頡皇、頡籀、頡亢、頡頏、亢直、亢陽、亢宗、亢進
[/mark_b]
頡亢的意思:見“頡頏”。
頡亢的拼音:[ jié kà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亢朗:亢朗是漢語詞匯,拼音為kànglǎng,意思是爽郎。
【第2句】:亢宗:庇護宗族;光耀門庭。《左傳·昭公元年》:“吉 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唐 張說《故洛陽尉贈朝散大夫馬府君碑》:“伯父 匡武 撫之曰:'亢宗保家,吾有望爾。’”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申氏》:“士人子,不能亢宗,而辱門戶、羞先人,跖 而生,不如 夷 而死。”
【第3句】:亢奮:亢奮,形容極度興奮的樣子。如:聽到這個消息,疲倦的我立即亢奮了!聽說要春游,懶洋洋的同學們都立即亢奮了,有的人大聲叫著,有的人手舞足蹈。
【第4句】:亢陽:【第1句】:盛極之陽氣。《易·乾》“上九,亢龍有悔”唐 孔穎達 疏:“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明史·陸樹德傳》:“仲夏亢陽月,宜益慎起居。”
【第5句】:頡皋:亦作“頡皐”。即桔槔。
【第6句】:亢進:亢進,是指生理機能超過正常情況。如:甲狀腺亢進熱,此外還有急劇增加的藝術,如郭沫若《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抗戰越持久,日本人的焦躁越亢進,因而對于蘇聯的恐怖也就會越見激增。
【第7句】:亢旱:亢旱一詞出自《后漢書·楊賜傳》:『夫女謁行則讒夫昌,讒夫昌則苞苴通,故殷湯以之自戒,終濟亢旱之災。』。意思為長久不下雨,干旱情形嚴重。久旱為其同義詞。
【第8句】:亢直:詞語名稱:亢直詞語拼音:kàngzhí詞語解釋:為人正直剛強。詞語舉例與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恕在朝八年,其論議亢直,皆此類也。”《明史·章綸傳》:“綸既以大節為帝所重,而性亢直,不能諧俗。”
【第9句】:亢禮:抗禮。謂以對等的禮節相待。
【第10句】:頡籀:古代字書《倉頡篇》和《史籀篇》的并稱。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第11句】:頡頏:【詞目】頡頏【拼音】xiéháng【基本解釋】原指鳥上下翻飛,引申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第12句】:頡皇:指 倉頡。
【第13句】:頡亢:見“頡頏”。
【第14句】:亢言:shǔniánzǐㄕㄨˇㄋㄧㄢˊㄗㄧˇ黍黏子古代用以粘鞋子硬襯的黍米糊。唐寒山《詩》之二三四:“世間濁濫人,恰似黍黏子。不見無事人,獨脫無能比。”一本作“鼠黏子”。黍黏子又名“牛蒡子”。是一種中藥。
【第15句】:亢龍:易經的乾卦第六爻「亢龍有悔」應是朋友們熟悉的語匯,意指凡事盛極則衰、動而有悔。亢龍是指飛到天邊無法飛回來的龍,因而亢龍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