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丁的近義詞
[mark_b]
旗丁的相關詞: 旗榜、旗人、旗兵、旗艦、旗幅、旗鼓、旗桿、旗津、旗袍、旗丁
[/mark_b]
旗丁的意思:【第1句】:漕運的兵丁。
旗丁的拼音:[ qí dī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旗丁:【第1句】:漕運的兵丁。
【第2句】:旗兵:旗兵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八旗兵丁。
【第3句】:旗牌:【第1句】:亦作“旂牌”。寫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頒給封疆大吏或欽差大臣作為準其便宜行事的憑據。元 白樸《梧桐雨》楔子:“須知生殺有旗牌,只為軍中惜將才,不然斬一胡兒首,何用親煩圣斷來。”明 唐順之《祭刀文》:“某欽承朝命,給有旗牌。”清 秦朝釪《消寒詩話》:“國家設旂牌,原使封疆得便宜從事,則既服吾以旂牌斬之而后奏;有不合,吾任之。”
【第4句】:旗人:旗人是1591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諸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中的人對自己的簡稱。旗人戰時作戰,平時生產。八旗打破了原來分裂的局面,使得努爾哈赤直接掌管八旗,當時的旗人擁有一定的地位。入主中原后,旗人主要用于駐防或征戰。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顧之憂,清朝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即實行按民族分別編制的原則,滿洲、漢軍、蒙古各為八旗,兵額總數約為二十二萬余人。八旗兵以滿洲八旗為基干,采取世襲兵制,在年十六歲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補旗兵。旗人無需經營即可坐領清廷餉銀米糧,加重了百姓負擔。
【第5句】:旗幅:qífúㄑㄧˊㄈㄨˊ旗幅 ◎旗幅qífú[fly]一面伸開的旗子從旗桿算起的
【第6句】:旗鼓:旗鼓,拼音qígǔ【第1句】:漢語詞匯表示旗和鼓等意。【第2句】:煙名旗鼓煙素以煙葉厚實,煙味醇香,煙絲細長、柔軟、色澤鮮艷、加工別致而聞名。有“旗鼓草煙賽重九”之說。
【第7句】:旗艦:【詞目】旗艦【注音】qíjiàn【基本解釋】載有海軍將官或艦隊、分艦隊司令官并懸掛其旗幟的軍艦【引申義】最高,終極的含義,如旗艦店、旗艦版亦稱“旗船”。艦隊指揮艦。多指海軍艦隊司令所在的軍艦。因通常掛有司令旗,故稱。林紓《不如歸序》:“鎮定二艦,當敵如鐵山,松島旗船,死者如積。”徐鳳晨趙矢元《中國近代史》第六章四:“福建海軍旗艦'揚武’號,用尾炮擊中法旗艦'伏爾他’號。”
【第8句】:旗下:解釋:一個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叫做這個公司的旗下公司。
【第9句】:旗幟:旗幟(Flag,banner),也叫“旌旗”。泛指懸掛在桿上、具有特定的顏色、圖案的布。旗幟的“旗”指帶有等列的水平線條的布條,是古代方國的國家標志物。“幟”字繁體從巾從戠,“戠”意為“圖形”。故“幟”是帶有較為復雜圖案作為更詳細的區別符號的布條。在一面方國旗下,可以有多面“幟”,代表不同的軍隊單位(如上軍、中軍、下軍等)。世界上最古老的旗是公元前500年的一面旗,它是從中國長沙一座王妃墓中發現的。
【第10句】:旗桿:懸掛旗子用的桿子。
【第11句】:旗津:旗津風景區位于高雄市旗津區旗津半島,旗津原本與臺灣本島相連,1967年高雄港為了開辟第二港口便將外海中的半島地形截斷,讓旗津成為一個獨立小島,至1984年過港隧道落成,使高雄和旗津兩地交通改善,讓旗津成為旅游資源更為豐富的地方,以海鮮、渡輪和歷史人文古跡史跡吸引民眾的旅游勝地,更規劃旗津風景區讓民眾有更完善的旅游景點。
【第12句】:旗竿:①指示球洞位置的可動標記。②亦作"旗桿"。懸掛旗幟的桿子。
【第13句】:旗袍:中國婦女穿的一種長衣。原為滿族旗人婦女所穿,故名。
【第14句】:旗主:【第1句】:指清之宗室。
【第15句】:旗槍:【第1句】:亦作“旗鎗”。旗與槍。戰爭的工具。
旗丁造句:
【第1句】:毓彭見有機可乘,便與當地土棍、守陵旗丁等人,與木材商朱子山暗中勾結,通過遵化商務副會長,會同北平珠市口“復興永”。
【第2句】:'漕船衛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員及漕運衙門、倉場花戶皆有費,欲減旗丁幫費,宜探本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