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敏”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敏而好學、神經過敏、訥言敏行等含“敏”的成語16個,其中“敏”開頭的成語3個,“敏”結尾的成語7個,“敏”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敏”開頭的成語【第1句】:敏而好學[mǐn ér hào xué]
【解釋】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示例】唐春早心靈內秀,敏而好學,學而不厭。 ——劉紹棠《蛾眉》一
【第2句】:敏而好古[mǐn ér hào gǔ]
【解釋】敏:勤勉。指勤勉鉆研古代文化。
【出處】《論語·述而》:“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示例】先生敏而好古,嘗病鄉射儀節未備,又以詩有燕享通用之樂而無聲譜,爰自考定,皆有成書可誦。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四十七
【第3句】:敏于事,慎于言[mǐn yú shì ,shèn yú yán]
【解釋】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出處】《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結尾的成語【第1句】:神經過敏[shén jīng guò mǐn]
【解釋】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出處】魯迅《集外集·關于〈關于紅笑〉》:“倘僅有彼此神似之處,我以為那是因為同一原書的譯本,并不足異的,正不必如此神經過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示例】是這樣的,也許是我們神經過敏,但愿是神經過敏吧! ——洪深《雞鳴早看天》第二幕
【第2句】:心靈手敏[xīn líng shǒu mǐn]
【解釋】心思靈敏,手藝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藝術構思和技藝手法方面的獨特表現。也泛指天資聰敏,精明能干。
【出處】明·徐光啟《禮部為奉旨修改歷法開列事宜乞裁疏》:“若訪求草澤知歷人等,必須心精手巧,確當一臂之用者,不得過十人。”
【示例】誰知他心靈手敏,不到半年,已是操演純熟,上了臺比那老唱手還要做的出色。 ——清·王濬卿《冷眼觀》第十回
【第3句】:謹謝不敏[jǐn xiè bù mǐn]
【解釋】猶言敬謝不敏。用作自謙或推托之辭。不敏,不聰明,無能力。
【出處】夏衍《談自己》:“對于話劇'預演’,或者'招待參觀,請予指教之類’卻還是常常謹謝不敏,理由還不很明白嗎?”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無奈胡雪巖自己也是人手不足,便只有謹謝不敏了。”
【第4句】:燃萁之敏[rán qí zhī mǐn]
【解釋】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出處】相傳三國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脅迫下七步成詩,詩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語。宋·寧參《白水縣齋十詠》序:“曾無擊缽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第5句】:遜志時敏[xùn zhì shí mǐn]
【解釋】謙虛好學,時刻策勵自己。
【出處】《尚書·說命下》:“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
【第6句】:心閑手敏[xīn xián shǒu mǐn]
【解釋】閑:熟悉;敏:靈敏。形容技藝熟練了,心里閑靜,手法靈敏。
【出處】三國魏·嵇康《琴賦》:“于是器冷弦調,心閑手敏。”
【第7句】:敬謝不敏[jìng xiè bù mǐn]
【解釋】謝:推辭;不敏:不聰明,沒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出處】唐·韓愈《寄盧仝》詩:“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示例】若曰凡為詩者,必須意深思遠,神韻悠然,則敬謝不敏矣。 ——清·得碩亭《〈草珠一串〉一序》
“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訥言敏行[nè yán mǐn xíng]
【解釋】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示例】不可不深自警省,訥言敏行,以改故習之謬也。 ——宋·朱熹《答王近思書》
【第2句】:文思敏速[wén sī mǐn sù]
【解釋】形容寫文章的思路迅速而靈敏。
【出處】《舊唐書·陸扆傳》:“扆文思敏速,初無思慮,揮翰如飛,文理俱愜。”
【示例】億天性穎悟,于書無所不覽,文思敏速,不加點竄,對客談笑,揮毫無廢,而精密有規裁。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三十五
【第3句】:訥于言,敏于行[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解釋】訥:語言遲鈍;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示例】廣少與趙郡李謇齊名,為邢、魏之亞,而訥于言,敏于行。 ——《北齊書·文苑傳·李廣》
【第4句】:好古敏求[hào gǔ mǐn qiú]
【解釋】好:喜愛,喜好。喜好古學而勉力追求。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示例】做學問要'好古敏求’,要繼承過去的遺產,努力鉆研。 ——吳晗《愛國學者顧炎武》
【第5句】:干理敏捷[gàn lǐ mǐn jié]
【解釋】干理:管理,處理事情。處理事情迅速、果斷。
【出處】《三國志·蜀志·張裔傳》:“汝南許文休入蜀,謂裔干理敏捷,鐘元常之倫也。”
【第6句】:文思敏捷[wén sī mǐn jié]
【解釋】形容寫文章的思路迅速而靈敏。
【出處】《舊唐書·陸扆傳》:“扆文思敏速,初無思慮,揮翰如飛,文理俱愜。”
【示例】章秋谷本來文思敏捷,這幾篇“四書”又那里在他心上,提起筆來,一揮而就。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八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