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的近義詞
[mark_b]
市政的相關詞: 市畝、市升、市話、市集、市里、市骨、市容、市郊、市寸、市場
[/mark_b]
市政的意思: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項行政管理工作。
市政的拼音:[ shì zhè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市寸:市制長度單位,一市寸等于一市尺的十分之一。
【第2句】:市肆:市肆,指市場;市中店鋪等。如:蔡東藩《清史演義·自序》:“鄙人自問無史才,殊不敢妄論史事,但觀夫私家雜錄,流傳市肆,竊不能無慊于心,憬然思有以矯之,又自愧未逮。”
【第3句】:市骨:戰國時,燕昭王要招攬賢才,郭隗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后因以“市骨”指燕昭王用千金購千里馬骨以求賢的故事,喻招攬人才。亦作“買駿”、“買骨”等。
【第4句】:市郊:市郊是一個詞語,拼音是shìjīao,注釋是城市所屬的郊區。
【第5句】:市里:【第1句】:街市里巷。《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或皆騎出入市里郊野,遠至旁縣。”宋 葉適《劉建翁墓志銘》:“市里寒人,必知名數,雨雪凍仆,計口與錢米。”清 唐甄《潛書·守賤》:“吾為貧而仕,為知縣十月而革為民,吾猶是市里山谷之民也。”
【第6句】:市師:古官名。“司市”的別稱。掌市場管理。《周禮·地官·司市》:“市師涖焉而聽大治大訟,胥師賈師涖于介次而聽小治小訟。”鄭玄 注:“市師,司市也。”《荀子·解蔽》:“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市師。”參見“司市”。
【第7句】:市容:市容,漢語詞匯,意思是城市的面貌。
【第8句】:市場:【第1句】:指商品買賣集中的場所。
【第9句】:市尺:市制長度的主單位,合三分之一米。
【第10句】:市賈:【第1句】:市肆中的商人。《左傳·昭公十三年》:“同惡相求,如市賈焉。”《新唐書·王縉傳》:“性貪冒,縱親戚尼姏招納財賄,猥屑相稽,若市賈然。”清 劉大櫆《許游擊墓志銘》:“其在 鉛山 都司,食用多取給市賈。”
【第11句】:市集:市集,指市鎮,集鎮;于固定地方定期舉行的貿易活動。
【第12句】:市阓:市場的門。亦借指市場。清 魏源《武夷九曲詩》之三:“曲曲奧不曠,曠即嫌市闠。”
【第13句】:市街:【第1句】:市中街道。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市街塵不到,宮樹影相連。”宋 朱熹《肩輿歷湖桑堰抵暮乃歸》詩:“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
【第14句】:市升:市升是漢語詞語,是指市制容量的主單位,現在已經基本不再使用。
【第15句】:市民:市民,又稱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戶籍和常住在市區的合法公民。
市政造句:
【第1句】:為了防患未然,市政府決定在雨季來臨前,疏浚市區所有的下水道。
【第2句】:能夠說服上海市政府為一項賽車活動封閉中國商業之都的大片區域就算是在執政精英階層,擁有這樣影響力的人也寥寥無幾。
【第3句】:市政府將把這一帶開辟成為高科技園區。
【第4句】:而唯獨人民大道上,市政府鑄造的那個標注上海市中心零起點的那個手掌大小井蓋一樣的銅牌,早消失在人們的視線和記憶里。
【第5句】:市長為了市政工程建設四處奔走,常常感到心力交瘁。
【第6句】:不少單位對市政府關于為山區孩子捐獻電腦設備的號召,及時作出了極積反應。
【第7句】:我們學校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第8句】:市政府正在策劃美化市容的方案。
【第9句】:在準備上海"市政廳會議"時,官方亦如臨大敵。
【第10句】:上午參觀市政大廈和建于年的諾特丹圣母教堂,教堂內部雕嵌精美,金碧輝煌,令人嘆為觀止。
【第11句】:貝藏松市政檔案館的手稿到此中斷,沒有交代法庭規定每年一度苦修或懺悔的細節。從羊皮紙的狀況可以看出,在過去四個半世紀中,它受到過某種白蟻可能不止一次的蛀蝕,把教會審判官的結束語都給吞噬了。
【第12句】:他把墜海的孩子救起來,市政府對這種見義勇為的行為,立即加以褒獎。
【第13句】:杭州市政府一直想給馬云立個雕像,很多人反對,沒立。
【第14句】:市政府嚴禁隨處傾倒垃圾。
【第15句】:手里拿著白條子的農民怒氣沖天,集體擁向市政府。
市政的詩句:
【第1句】:節度愛民修市政《拆屋行》
【第2句】:朝市政囂聲那得到《污亭》
【第3句】:游人爭說市政好《拆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