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的近義詞
[mark_b]
桐柏的相關詞: 桐廬、桐子、桐布、桐梓、桐木、桐鄉、桐油、桐馬、桐柏、桐樹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柏洞:見“柏樹洞”。
【第2句】:桐子:【第1句】:梧桐樹的果實。
【第3句】:柏油:焦油瀝青,是焦油蒸餾后的殘余物。也泛指瀝青。
【第4句】:柏高:亦稱“柏子高”。傳說中的古仙人。
【第5句】:桐馬:桐木作的馬。
【第6句】:桐油:用油桐的種子榨的油,黃棕色,有毒,是質量很好的干性油,用來制造油漆、油墨、油布,也可做防水防腐劑等。
【第7句】:桐城:安徽省東南部的縣。人口70萬。處大別山邊緣,地勢平坦,產竹、木、桐油。
【第8句】:桐布:即桐華布。
【第9句】:柏舉:亦作“柏莒”。古地名。春秋 楚 地。公元前506年,楚 圍 蔡,吳 救之,大敗 楚 師于此。故址在今 湖北 麻城縣 境,具體所在說法不一:一說為 麻城 東北的 柏子山 與 舉水 的合稱;一說在 舉水 入 長江 口以南的 舉洲;一說即 麻城 東南 舉水 所出 龜峰山。《春秋·定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 以 吳子 及 楚 人戰于 柏舉,楚 師敗績。”杜預 注:“柏舉,楚 地。”《呂氏春秋·首時》:“子胥 乃修法制,下賢良,選練士,習戰鬭。六年,然后大勝 楚 于 柏舉。”《淮南子·詮言訓》:“楚 勝乎諸夏而敗乎 柏莒。”高誘 注:“莒,《春秋》作舉。”莊逵吉 注:“柏莒 即 柏舉,古字通用也。”
【第10句】:柏露:柏露,bǎilù,漢語詞語,指柏葉上的露珠。
【第11句】:柏瀝:熬過的柏脂。
【第12句】:柏烏:棲宿于柏樹上的烏鴉。
【第13句】:桐梓:桐木與梓木。兩者皆良材。
【第14句】:桐鄉: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縣 北。
桐柏造句:
【第1句】:上午,中原網記者先后來到,、隴海路高架桐柏路匝道和南三環東延一期工程,實地探訪即將通車路段準備情況,以及在建路段圍擋瘦身效果。
【第2句】: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
【第3句】:由于隨州廣水地處桐柏山和大別山山脈交錯之處,屬于典型山區,信號受山體阻擋嚴重,用戶投訴較多,在漢丹鐵路網絡建設中存在建站難、難建站的局面。
【第4句】:竟然在南陽桐柏縣地方政府的新聞門戶網站發現有****。
【第5句】:簡要分析了各功能區在桐柏縣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各區協調發展的方向和途征。
【第6句】:隨州市今年中藥材夏枯球豐收效顯。隨州市北部為桐柏山脈,橫亙百余公里。
【第7句】:目的掌握豫南桐柏縣的瘧疾真實發病情況,評估瘧疾在該區域的流行現狀。
【第8句】:昨天下午,鄭州市桐柏路院內,一棵直徑約米的大樹突然倒下,將小區一面臨街的圍墻砸出裂縫,隨時有坍塌的可能。
【第9句】:據河南電視臺報道,,河南省鄭州市桐柏路西站路,疑似是第三者和原配發生了矛盾,當街互毆。
【第10句】:巫支祈站在黃河缺口,望著這直撲淮河而去的滔滔黃水,仰天狂笑了一陣,然后撇開尾巴,悠悠自得地返回桐柏山來……
【第11句】:結合桐柏縣的實例,對縣域生態功能區劃分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初步探討。
【第12句】:確山縣瓦崗鎮,坐落在伏牛山與桐柏山余脈交匯處,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群峰疊翠。
【第13句】:據悉,天臺山是中國化佛教第一個宗派——天臺宗的發祥地,天臺山桐柏宮是中國道教南宗的祖庭。
【第14句】:后將無支祁囚在桐柏山禹王廟的淮井內,至今已然一千余年了。
【第15句】:由于隴海高架地面一層和地鐵五號線的施工,隴海路與桐柏路交叉口被圍城了一個環島,路面壓縮,此處高峰期交通壓力大,經常發生交通擁堵情況。
桐柏的詩句:
【第1句】:只宜桐柏山中老《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詩呈之奇鄉友》
【第2句】:想是吾非桐柏仙《桐柏觀留別》
【第3句】:有時桐柏庵中去《試筆偶書二首》
【第4句】:二曰桐柏《上云樂 鳳臺曲》
【第5句】:經傳桐柏兼三洞《送王道錄桐柏住庵二首》
【第6句】:淮水出桐柏《嗟哉董生行》
【第7句】:桐柏亦何有《元應善利真人祠》
【第8句】:桐柏觀稽首叩頭《偈頌一百零二首》
【第9句】:)桐柏煙橫山半紫《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任時知瀘州,亦坐事》
【第10句】:桐柏亂流平入海《小山歌》
【第11句】:桐柏山《梁鼓吹曲 桐柏山》
【第12句】:桐柏水西賊星落《東征行》
【第13句】:小庵筑桐柏《山居雜詩九十首》
【第14句】:桐柏山頭避俗囂《桐柏山書懷》
【第15句】:尋源桐柏《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