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近義詞
[mark_b]
武術的近義詞: 技擊
[/mark_b]
武術的意思:中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斗為運動形式,動作帶有攻、防性質,注重內外兼修。是鍛煉身體的一種方法。
武術的拼音:[ wǔ shù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武監:武學。
【第2句】:武林:武林,拼音:wǔlín,意為(1).舊時杭州的別稱,以武林山得名。(2).武術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
【第3句】:武備:指武裝力量和武器裝備;國防建設:有文事者必有~。
【第4句】:武器:武器,又稱為兵器,是用于攻擊的工具,也因此被用來威懾和防御。當武器被有效利用時,它應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帶傷害最小化的原則。任何可造成傷害的事物(甚至可造成心理傷害的)都可稱為武器。只要用于攻擊,武器可以是一根簡單的木棒,也可是一枚核彈頭。隨著新軍事變革深入發展,推進軍事轉型,構建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武器裝備的目標牽引。軍事大國正加緊調整軍事戰略,以信息技術推動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
【第5句】:武將:指軍官;將領。
【第6句】:武藝:指在武術方面的技藝。也指掌握軍事技術方面的本領。
【第7句】:武威:【詞目】武威【拼音】wǔwēi【注音】ㄨˇㄨㄟ【詞語解釋】【第1句】:軍事威力。《管子·版法》:“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史記·秦始皇本紀》:“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唐杜甫《重經昭陵》詩:“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第2句】:古代將軍名號。唐李商隱《少將》詩:“族亞齊安陸,風高漢武威。”此指武威將軍劉尚。君主
【第8句】:武技:武藝。
【第9句】:武侯:三國 蜀 諸葛亮 死后謚為 忠武侯,后世稱之為 武侯。
【第10句】:武勇:【第1句】:威武勇猛。《管子·五輔》:“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唐 劉知幾《史通·暗惑》:“尋 文鴦 武勇,遠慚 項籍。”宋 范仲淹《奏乞指揮國子監保明武學生及令經略部署司講說兵書》:“所貴邊上武勇已著之人,更知將略,或因而立功,則將來有人可任。”魯迅《吶喊·阿Q正傳》:“﹝ 阿Q ﹞獨有這回卻非常武勇了。”
【第11句】:武職:指武官。與“文職”對稱。軍職《幼學瓊林》卷一第六篇《武職》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簡稱。
【第12句】:武神:古代指火。
【第13句】:技擊:技擊,是來自古代用兵法為指導的兵技之一。在作戰中有著它的實用價值。認識技擊,須先認識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有強弱之分,在爭斗中自然就有勝負之分,但受過技擊訓練與沒受過訓練的人卻會體現有本能的差異程度,它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思維能力和體能潛力,充分體現了爭斗中的技術力量,從而征服對手,戰而勝之。
【第14句】:武滿:濫用武力。
【第15句】:武風:習武的風尚。
武術造句:
【第1句】:章子怡、張震、宋慧喬等主演,講述的是一代武術宗師葉問的傳奇故事。下面本站為大家分享一代宗師經典臺詞:。
【第2句】:我國茅臺國酒,遠近聞名。或:中國武術中外遠近聞名。
【第3句】:我們要把中國的武術發揚光大。
【第4句】:武術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從內心深處直到手和腿的表現方式。人類不能飛翔。如同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形式,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甚至只是沿街漫步都是表達方式。
【第5句】:那個武術表演是當地少林寺德高望重的高僧親自表演給大家的。
【第6句】:亞運會武術館的建筑別具一格。
【第7句】:優美的句子、觀眾的目光,像無數條探照燈的光柱,緊緊地追逐著正在表演的武術運動員。
【第8句】:憶當年,恰同學年少,為了模仿少林寺棍僧,我們一起計劃離家出走奔向少林學武術,一部西游也讓我們想入非非,夢想變成孫大圣,為了看一場免費電影,我的曾翻過二米墻…
【第9句】:這位武術教練的本領確實很高強。
【第10句】:普京和葉利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葉利欽又高又胖,普京則因為長期的武術訓練顯得極為勻稱結實;葉利欽口若懸河,這位前克格勃講話卻準確而有分寸。
【第11句】:武術,它是中國的一條長龍,讓我們共同努力,讓這條長龍載著中華人民的武術夢想,飛的更高,更遠……
【第12句】:他為自己懂點兒武術而自吹自擂。
【第13句】:事實證明,中華武術確實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干不過拿棍的和尚,管你什么"陰流"、"劍道",幾棍子掃過去全部滾蛋。
【第14句】: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在"葉問"題材沒有進入影視行業的時候,知道詠春拳的寥寥無幾,而當下"詠春熱"也正體現了觀眾對功夫的喜愛。
【第15句】:他身懷絕技,是武術界的蓋世之才。
武術的詩句:
【第1句】:縱橫文武術《送李生謁張侯》
【第2句】:君學本兼文武術《贈青濰將謝承制》
【第3句】:果持文武術《送趙大夫護邊(一作送趙都護赴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