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思舊賦》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向秀
【原文】:
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1)。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2),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經其舊處。于時日薄虞淵(3),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廖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
將命適于遠京兮(4),遂旋反而北徂(5)。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
嘆《黍離》之愍周兮(6),悲《麥秀》于殷墟(7)。惟古昔以懷今兮(8),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9);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讬運遇于領會兮(10),寄余命于寸陰。
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11)。
【作者簡介】:
向秀(227——277),字子期,懷縣人,魏晉之際的文學家。曾注過《莊子》,但沒能完成便死去了。他的作品大多散失,只留下《思舊賦》和《難嵇敘夜養生論》兩篇文章。
【鑒賞】:
這是一篇為悼念亡友而寫成的抒情短賦,與一般的賦不同,這篇賦寫的很短,只有寥寥百十個字,這是因為當時西晉的統治者司馬氏對文人的統治極為嚴厲,動輒殺戮,因而作者不能不有所顧忌。
賦的前面有一段序,說明了寫作這篇賦的原因。序文寫的很簡潔,在很短的篇幅中包含了豐富的內容。首先他說明了自己同嵇康、呂安的親密關系。三人都是“竹林七賢”中的人物,向秀曾與嵇康一道打鐵,又與呂安一起灌園,感情極深。兩位好友被害,向秀內心的悲痛可想而知。接著,作者概括了兩人的個性,暗示其被害的原因乃是性情的疏放所致。然后作者回想嵇康臨刑時索琴而彈的情景,如今經過當時曾居住過的地方,聽到嘹亮的笛音,不由得想起了逝去的故人,情不能已,于是寫了這篇《思舊賦》以表達自己的感情。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渲染了一種凄清悲涼的氣氛,殘陽西下,寒風肅殺,環境是如此的冷酷,又夾雜以清亮的笛聲,使人讀來如入其境,如聞其聲,感慨凄惻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寫賦雖用了很少筆墨,但卻充分抒發了悼念故人的悲哀之情,其中隱含了對統治者的不滿和憤怒。他以古人傷逝之詞表達自己懷舊之意,一句“形神逝其焉如”,借叩問逝者何往寫出了自己的哀思和無限懷念,情思裊裊,細膩感人。
面對蕭條空曠的山陽舊居,向秀追憶起嵇康的曠世奇才。據說嵇康臨刑之際,鼓琴一首,彈罷而起,嘆曰:《廣陵散》從此絕矣!向秀用秦相李斯的遭遇與之對比,暗示出嵇康對生活的留戀,從而透露出對司馬氏的怨憤。
在賦的最后,作者由耳邊的笛聲想到了嵇康絕命前激昂悲愴的琴音,現實與過去交織在一起,笛聲與琴聲交融混雜,造成一種奇妙的效果,使人感慨萬端,悲中從來,在兩種聲音的交感中悲惻懷念之情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