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作品:秋聲賦
簡介
本篇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文章將難以捉摸的秋聲寫得如聞如見,又以秋色、秋容、秋氣、秋意烘托秋聲之凄切,從而抒發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嘆,透露出他飽經憂勞后形神交瘁的傷感。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①,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②,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崳骱釉谔欤臒o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③;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④。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注釋
①鏦(cōnɡ)鏦錚錚:金屬相擊聲。 ②銜枚:指古代行軍士兵口中銜著枚(筷狀物)以免發聲。 ③砭(biǎn):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這里是刺的意思。 ④黟(yī):黑貌,這里指烏黑的頭發,喻指健壯。
譯文
歐陽子夜間讀書,聽到有種聲音從西南傳來,驚懼地站起來傾聽,說道:“奇怪啊!”開始是風雨淅瀝蕭颯之聲,忽然間奔騰起來,洶涌澎湃,好像波濤在黑夜里驚駭,宛如狂風暴雨突然來臨。它撞在物件上,就叮叮冬冬,聲音像銅甲和鋼刀磕碰;又好似那偷襲敵壘的士兵,口含著禁枚疾速奔跑,不聞發號施令,但只聽見千軍萬馬出征的步伐聲。我對童仆道:“這是什么聲音啊?你出去看看!”童仆回報說:“月亮潔白星光閃閃,銀河高高掛在天上,四下里人聲悄悄,聲音就在樹間?!?/p>
我說道:“哎呀真令人悲傷啊!這就是‘秋聲’啊,為何而來呢?說起這秋季的形狀:它的顏色慘淡,煙霧濃云密集;它的相貌清明,天高日麗;它的寒氣逼人,刺人骨肌;它的情調蕭條,山河大地一片寥寂。所以它發出的聲音凄慘迫切,又呼又號使人憤恨發急。豐茂青翠的花草競相爭綠,秀麗的樹木蔥蔥蘢蘢悅人心脾;但是那花草蹭著它顏色就改變,樹木遇上它葉子就脫落。它使得花草樹木摧敗零落的本領,只不過是它的余威。這個‘秋’,是代表執法官府的職能的,在季節里是配屬于‘二氣’的‘陰’;又體現為軍事現象,在運行上是相當于‘五行’的‘金’。它就是所謂天地間的嚴凝之氣,常以摧殘萬物為己任。大自然對待萬物,就是使它春天生長,秋季結實,所以秋在音樂里,商聲是主西方的音階;夷則是與七月相應的樂律?!獭磦?,萬物衰老就傷悲;‘夷’即刈殺啊,事物發展過盛就當蕭煞。
“唉!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屬動物,惟有他是萬物之靈;千百種憂慮觸及他的內心,上萬件事情勞累他的身體生命;只要有什么觸動于胸懷,必然要折磨他的精神。又何況偏想擔負體力所不及的任務,憂慮智力所不能的事情;必然會使容光煥發的紅顏變成干枯的木頭,烏黑的頭發化為白發零星。為什么既不是金石的材料,卻偏偏和花草樹木爭花紅柳青?應該好好考慮是誰危害我們,又何必怨恨秋聲!”
童仆不能應對,垂頭昏昏而睡。只聽滿屋里昆蟲唧唧,好像陪伴我一起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