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答錢公輔學(xué)士書》唐宋散文鑒賞
《王安石·答錢公輔①學(xué)士書》唐宋散文鑒賞
比蒙以銘文見屬②,足下于世為聞人③,力足以得顯者銘父母,乃以屬于不腆④之文,似其意非茍然,故輒為之而不辭。不圖乃猶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損⑤。鄙文自有意義,不可改也。宜以見還⑥,而求能如足下意者為之耳。
家廟以今法準(zhǔn)之,恐足下未得立⑦也。足下雖多聞,要與識者講之。如得甲科⑧為通判,通判之署⑨,有池臺竹林之勝,此何足以為太夫人之榮,而必欲書之乎?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不能行道,適足以為父母之羞。況一甲科通判,茍粗知為辭賦,雖市井小人⑩,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何足道哉?故銘以謂“閭巷之士以為太夫人榮”,明天下有識者不以置悲歡榮辱于其心也。太夫人能異于閭巷之士,而與天下有識同,此其所以為賢而宜銘者也。至于諸孫,亦不足列。孰有五子而無七孫者乎?七孫業(yè)文{11}有可道,固不宜略。若皆兒童,賢不肖未可知,列之于義何當(dāng)也?諸不具道{12},計足下當(dāng)與有識者講之。南去{13}愈遠(yuǎn),君子惟慎愛自重。
【注】
①錢公輔:字君倚,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皇祐元年(1049)進士。仁宗時為太常丞、集賢校理,曾通判越州。其時(至和二年,1055)帶有集賢院學(xué)士銜。②蒙:敬詞,承蒙。屬:同“囑”,委托。③聞人:有名望的人。④腆(tiǎn舔):美好。⑤增損:增加或者減少,此指修改。⑥見還:將原文退回來。⑦立:建立,指家廟,即宗族祠堂。⑧甲科:科舉考試的第一等。⑨通判:官名。在州府設(shè)置,地位略次于知府、知州,與地方長官共同處理政務(wù),而且還有監(jiān)察官吏的實權(quán)。署: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⑩市井小人:普通老百姓。市井,街市,舊時交易的地方。{11}業(yè)文:以文為業(yè),都是學(xué)習(xí)寫文章的人。{12}諸不具道:種種不一一細(xì)說。{13}南去:指錢公輔到越州(今浙江紹興)任通判,地在北宋首都汴京之南,而作者寫此文時在京任群牧判官。
這是一篇書信體的作品,作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王安石當(dāng)時在朝中任群牧判官。古代書信體的作品,有不少名篇,風(fēng)格多樣,這一篇是長于說理的佳作。
之前,朝中同僚錢公輔請王安石為他去世的母親永安縣太君蔣氏作墓志銘,王安石答應(yīng)了。但墓志銘寫好給錢公輔后,卻收到錢的一封來信,認(rèn)為“未副所欲”,即不符合錢家的要求,希望“有所增損”,對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修改。這很出乎王安石的意外。他不愿意改動,要求將自己起草的墓志銘退回。為此,還特地寫了這封信予以正面答復(fù),就是本文的《答錢公輔學(xué)士書》。
文章第一段用以介紹具體的情況,說明復(fù)信的原因。對方希望能夠有所修改,但是自己堅持自己的原則,認(rèn)為“鄙文自有意義,不可改也”。對方看不上,那么只有請對方將原文送回,另請高明撰寫。在這里,作者的態(tài)度是認(rèn)真而嚴(yán)肅的,無可動搖也不可調(diào)和的。
接下來的第二段中繼續(xù)申說“不可改”的幾條理由。第一,“家廟以今法準(zhǔn)之,恐足下未得立也”。意思是說,像太常丞、集賢校理這樣的小官是不能立家廟的,只能是“祭如寢”。所以,即使以蔣氏丈夫錢冶而論,也才是“贈兵部員外郎”的職務(wù),同樣不符合立廟的標(biāo)準(zhǔn)。故而,均不能寫進墓志銘里去。
第二,錢公輔有五個兒子,但還有公諒、公謹(jǐn)(官鄭州新鄭尉)、公儀、公佐四人的官銜均不值得寫進去,七個孫子尚還年幼,“賢不肖未可知”,也不宜列名。如果長大了,“業(yè)文有可道”,當(dāng)然可以增加。至于“通判之署”,有“池臺竹林之勝”,風(fēng)景雖美,也不值得寫進先人墓志銘中來夸耀。這明確表明了作者的基本觀點是重道輕俗,認(rèn)為錢公輔口口聲聲要增加的東西都是俗不可耐的。
后文里的“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茍不能行道,適足以為父母之羞”就是間接諷刺說一個人官有多大,廟有多富麗堂皇,官署有多美麗,都是次要的,如果斤斤于此,足以說明為人之俗,視野之窄。
第三,作者在墓志銘中強調(diào)的恰恰是錢母蔣氏的高貴品德(即儒道),“自其嫁至于老,中饋之事親之惟謹(jǐn)(親自下廚房),自其老至于沒(去世),紉縫之勞(親手操持縫補之事)猶不廢”。描繪了一位一生孝順、勤勞、吃苦、公正、謹(jǐn)慎的古代妻子,處處體現(xiàn)出她的奉獻精神。這是應(yīng)該銘記卻被錢公輔而忽略的,也是作者認(rèn)為不應(yīng)該的地方。
這封信雖然沒有表達什么高遠(yuǎn)的志向,但是凸顯了一個最起碼的道理,就是利用先人的功名來追求名利是十分低俗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后人評論
唐順之:“語甚切直,可以裁諛墓者。”(《文編》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