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散文名篇·祭尹師魯文》唐宋八大家名作鑒賞
《歐陽修散文名篇·祭尹師魯文》唐宋八大家名作鑒賞
維年月日,具官①歐陽修謹以清酌庶羞②之奠,祭于亡友師魯十二兄③之靈曰:
嗟呼師魯!辯足以窮萬物④,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挾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之窟⑤,麋鹿⑥之群,猶不容于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⑦。嗟呼師魯!世之惡子⑧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眾,何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
方其奔顛斥逐⑨,困厄艱屯⑩,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11},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欣。用舍進退,屈伸語默{12},夫何能然,乃學之力。至其握手為訣,隱幾待終,顏色不變,笑言從容;死生之間,既已能通于性命,憂患之至,宜其不累于心胸。自子云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予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呼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13},惟圣與賢,雖埋不沒,尤于文章,焯{14}若星日。子之所為,后世師法,雖嗣子{15}尚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于墜失。子于眾人,最愛予文,寓辭千里{16},侑{17}此一尊,冀以慰子,聞乎不聞?尚饗{18}!
【注】
①具官:作者當時所任官職的省寫。②清酌庶羞:清酒佳肴。古代清酒是好酒,濁酒是劣酒。庶羞,眾多的佳肴。羞,借為“饈”,好的食品。③十二兄:這是尹師魯的排行。古人重排行,唐宋尤甚。④窮萬物:可以說出窮盡萬物的真理。⑤猱(náo撓):猿的一種,即獼(mí迷)猴。窟:洞窟,這里指猿猴的居處,自然也是荒涼的。⑥麋(mí迷):一種哺乳動物,毛淡褐色,雄有角,但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俗稱四不像。⑦萬鬼而為鄰:指尹的去世。意即既然天地人間不能容納他,他只有以萬鬼為鄰居,走向死路了。⑧惡子:憎恨你的人。⑨奔顛:奔走顛簸,言其生活不安定。斥逐:貶斥放逐,暗示多次貶官。⑩屯:艱難。{11}自及:言及自身,指沒有私心。{12}語默:言語默默,即“不見其悲欣”,沉默寡言。{13}無物:指死后人的肉體可以逐漸消亡無跡。{14}焯(zhuó濁):明亮,明顯。{15}嗣(sì寺)子:繼承人。{16}寓辭千里:指作者將這篇祭文托人寄到洛陽葬地。辭,祭文。千里,形容兩地相距之遠。{17}侑(yòu右):勸酒。{18}尚饗(xiǎng享):請享用祭物。這是一般祭文的習慣性結束語。尚,差不多,有祈請之意。饗,享用。
這是一篇祭文。古代祭文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祭天地水旱雷電之神的,一種是祭親人和友人的。歐陽修與尹師魯的相識是在天圣九年(1031),兩人在洛陽任官時,當時尹31歲,歐25歲。他們經常與朋友僚佐們一起宴游賦詩,兩人相交的時間長達16年之久,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學上、生活上都情同兄弟,堪稱戰友。了解愈深,就愈能感受彼此的樂觀背后的艱辛。
文中對尹師魯的生平履歷一概略去,而將重點轉向對尹生平的評論,觀點坦率直露,不吞吞吐吐,抒情真摯激昂,敢于褒貶。在連綿不絕的鋪墊之后,作者表達了對尹“奔顛斥逐,困厄艱屯”不幸命運的惋惜,對其“屈伸語默”“笑言從容”“語言未嘗以自及”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加以贊美,對其“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挾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的“舉世皆冤”的不公正遭遇表示憤慨,對其形同圣賢,“雖埋不沒,尤于文章,焯若星日”,可為“后世師法”的歷史地位的肯定……
這篇祭文的最重要特點是痛惜抒哀,沒有大肆的宣揚,也沒有痛心疾首的哭號,一切都在平實的敘述中進行,字里行間卻始終充溢著一份悲哀之情。歐陽修一方面是哀痛友人冤死,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澆自己屢遭貶斥的“塊壘”,故而感情顯得極為真摯深沉,感人肺腑。
本文雖略長于《祭蘇子美文》,卻也只有332字,可以說是很短的了。然而感情飽滿,在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點,除了一般套語外,它的頭段和尾段,都以“嗟呼師魯”領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后人評論
蘇洵稱贊歐陽修的文章:“氣盡語極,急言竭論,而容與閑易,無艱難勞苦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