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思果《日落》抒情散文鑒賞
作者: 〔臺灣〕思果
【原文】:
這是我的日課之一部分,每日晚飯后聽完了新聞報告和評論后,我要花一刻鐘去看落日。
西邊的山后在日落時立刻變成了一個神仙世界,好象不是人間似的。我多想搬到那邊去住!一條長的山脊?jié)u黑如墨,殘照相映之下,這山脊就像一塊鋼片,或者是煤塊,但是接天處卻再明晰也沒有了,山后射出幾道霞光,天上有些薄紗似的云,把那光顯得更亮更嬌嫩。那些薄云由白轉(zhuǎn)為緋紅,終于黯淡下去。天邊另有幾段烏云,和薄云相襯顯得更黑。天的本身是淡綠帶藍(lán),有些地方卻又紅里帶紫,到太陽快沉下去的片刻便幻為青蓮。
盯著看,瞬息不移,看著天漸漸暗起來了,但西邊右側(cè)地方卻又有另一種光景——天是一色藍(lán),藍(lán)得那么亮不摻一些雜色。那藍(lán)色的光潔引起無限神秘與虔敬。過了一會,天真的黑了,一切美景全都消失,像剛才做了一場夢,到過上界,此刻醒了,又回到人間。
我像一般人一樣有過許多心煩,但到了如愿以償?shù)臅r候卻總是失望。我在二十一歲的時候住在江西吉安鄉(xiāng)下,有個農(nóng)民打了一頭麂,那碧藍(lán)的眼睛像水晶似的透明可愛。我費了很久的功夫才把它挖了出來,誰知過了一晚水分干了。昨日的晶瑩,今日已經(jīng)黯淡無光。原來那雙眼要在麂的身體上才能明亮,這是我起初沒有想到的。我住過香港的堅尼地道,那上面有一座長橋,我每日看見總覺得那橋上有許多神話和奇跡似的。過了一年我得著一個機(jī)會步行上去,看見原來是一條不堪一過的平板的橋,毫無意味,幻覺破滅,心中悵然。
現(xiàn)在我心中又有一個愿望,想立刻坐直升飛機(jī)到西邊的山那邊看個究竟。我想像中那樣彩色鮮艷,清潔明亮的下面,一定住著野人。我然后落下來就住在那兒。無憂無慮,耳中沒有可厭的聽來聽去都是那一套的廣播歌曲,眼中沒有烏煙瘴氣,只有一片安寧。不過不用去看我也知道山那邊和我這里一樣,是一樣的人間。如果真的飛到山那邊,那失望是在意料中的。
這時我有兩個想法:一個是如果我有費長房的縮地術(shù),或是侯米士(Hermes)的有翼的草鞋,我就可以跟著太陽跑,永遠(yuǎn)欣賞那落日片刻的神秘而特別的美了。這當(dāng)然也是我的心愿,但這個心愿不用說又是償不了的。
我的第二個想法是如果我真的跟著太陽跑,不停地欣賞那日落的美又將如何?我就會發(fā)見那神秘而特別的美原來并沒有動人之處,漸漸我會漠然無感,最后就要厭倦了。這樣說來,日落時就只要在門前小立片刻,每日看那奇景,歡喜感動,待天黑了就回家做別的事情,就夠了。古來吟詠落日夕照的詩之多,完全因為日落的奇景只有片刻的關(guān)系,否則還有什么希奇!有一年我所服務(wù)的那個機(jī)關(guān)舉行新年游藝會,同事某君善于說故事,上臺表演,第一個說完,臺下人覺得很好笑,大叫“再來一個”他心里一高興就又說了一個。誰曉得好事的又喊“好,再來一個!”他俯順輿情也就毫不推辭,這樣一個一個說了下去。到后來臺下笑聲如雷,不是因聽他的故事而笑,而是笑他的虛妄,急得主其事的怕下面的節(jié)目不夠時間,硬把他拖下臺去。“夕陽無限好”是說對了。“只是近黃昏”便執(zhí)著了。
日落,連小學(xué)生都知道不是日在落,而是地球在動。云霞只是水蒸氣對陽光的折射與反射,它本身是一些顏色也沒有。天也不是藍(lán)色,一切無非是我們視官所能感受的一時現(xiàn)象而已,但這種現(xiàn)象我們?nèi)?dāng)它是真實的物件,而受其迷惑,加以贊嘆,想起來是很好笑的。可是如果竟毫無所感也不用再活下去了。這樣說我們還是無知的好些。
上面忘記說了,我要追逐落日可千萬不能快過它,快過它黃昏立刻變正午,日當(dāng)頭,什么美景也沒有了。
【鑒賞】:
這是一篇別致的充滿哲理的散文。看日落而引發(fā)出許多思緒。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審美景象,甚至形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的愛好是看日落,日落時刻色彩的變幻,天際中充滿的風(fēng)情,讓“我”飄飄欲仙。“我”追求著一種恒美,卻找不到使之永恒的辦法,而吟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來感嘆落日,感嘆人世許多現(xiàn)象。
美是通過我們視官所感受在心靈上引起共鳴,但是許多美的事物本身卻是素然平淡。那些使得我們身心愉悅的現(xiàn)象,是需要我們來感覺的,但要有標(biāo)準(zhǔn),不可超過度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