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范曄·酷吏傳序論》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范曄·酷吏傳序論》原文鑒賞
漢承戰國余烈1,多豪猾之民2。其并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3。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后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撓之威4。違眾用已,表其難測之智。至于重文橫入,為窮怒之所遷及者,亦何可勝言。故乃積骸滿阱5,漂血十里。致溫舒有虎冠之吏6,延年受屠伯之名7,豈虛也哉!若其揣挫強勢,摧勒公卿,碎裂頭腦而不顧,亦為壯也。
自中興以后,科網稍密,吏人之嚴害者,方于前世省矣。而閹人親婭8,侵虐天下。至使陽球磔王甫之尸,張儉剖曹節之墓。若此之類,雖厭快眾憤,亦云酷矣!儉知名,故附《黨人篇》。
【注釋】 1余烈:原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功業,此指前代遺風。2豪猾:強橫而不守法度。3桀健:兇狠有力。4橈:曲從。5阱:指關押犯人的地牢。6溫舒:指王溫舒,漢武帝時著名的酷吏。虎冠:喻其兇狠之甚,如虎而冠。7延年:指嚴延年,亦西漢著名的酷吏,曾任河南太守,當地人稱之為“屠伯”。8親婭:古兩婿相稱為“婭”,親婭,此處指親屬。
【今譯】 漢代繼承了戰國時代的遺風,有許多強橫不守法度的百姓。勢力強大吞并別人的人任意橫行于城中,兇狠有力的人恣意妄為于鄉里。再加上主管官員的轄區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所以治理百姓的官吏,專以威猛果斷行事,對為非做歹之人滿門抄斬,先行殺戮然后上報。任性而行,剛烈兇猛,以形成其不可摧折的威嚴。違背眾情以用一已之私智,展現其難以預測的計謀。至于那些被羅織罪名,冤入監獄,以及在盛怒之下,無端被牽連的人,也說不清,道不盡。所以才到尸體堆積,布滿地牢,鮮血漂流,長達十里的地步。至于王溫舒有虎狠般兇狠的部下,嚴延年被人們冠以“屠夫”的惡名,難道是虛假的嗎?至于其中有些人能夠打擊豪強貴勢,摧折公卿大臣,置生死于度外,也可以說是很壯烈的了。
自從東漢之后,法規條文的限制逐漸加強,官吏中那些嚴殘害民的人,比前代人少多了。然而宦官親屬,侵害虐待天下百姓。至使陽球殺死王甫,陳尸于市,張儉剖開曹節之墓。象這類事情,雖然能平息民憤,大快人心,但也可說是很殘酷的了。張儉在當時有名,所以收入了《黨錮列傳》。
【總案】 司馬遷在《史記》中首立《酷吏列傳》,以鞭撻那些殘暴無道的官吏,而范曄在《后漢書》中設立的《酷吏列傳》卻與前代有所不同,既表現其殘暴,也表現其正直無私,剛強不阿,可以說既有批判,又有頌揚,本篇中作者的態度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