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勝《絲路馕香》散文鑒賞
誰會想到,漫長的絲路上,馕成了醒目的標點,鑲嵌在味道的古道上。馕香漫過,絲路愈加豐腴。
從古長安到羅馬,從西漢到今天,兩千多年時光,七千多公里路程。光陰交錯的紋路里,馬蹄叩擊、駝鈴叮咚、人語和牲畜氣味四溢;胡楊枝干乖張曲直、駱駝草的骨架鉆出沙漠、鹽湖似雪連綿至遠方;大漠戈壁朔風的滾筒橫沖直撞、一條路經脈般蔓延至今……
馕——麥香、清油、奶或肉的組合,支撐著細碎過往和漫長征程。馕讓絲路通暢,讓所有的時光往事,奔向想去的地方;馕凝聚了陽光、凝聚了光陰、凝聚了人類的智慧,通過咀嚼和吞咽,成為人肌體的一部分,轉化成無堅不摧的動力;馕追隨人的腳步,南來北往,在精神層面成功庇佑人類文明之旅。
每一種食品里都藏著地域文化的情結,馕演繹西域風情。馕的意義不再是填飽肚子,儼然成為文化的苦行者。在新疆廣大的地域里,在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家庭的餐桌上,當然也包括漢族的家庭食品里,占一席之地。一種食品代表一個地域不容易,凸顯一種文化更不容易。獨特飲食是地域的招牌,馕的精粹在于辨識民族文化主流。無論在何時何地,即使在海南島上吃到馕,也會想起廣闊的西域和那條古老的絲路,馕獨一無二地成為地域食品文化和風俗的標識。
麥子是大地養育的奇跡之一。大地像母親一樣,創造無以計數的奇跡。糧食是大地母親捧出的最珍貴的禮物。麥穗里包羅玄機,用成千上萬個孩子換回成千上萬條生命。每一顆麥粒囤積淀粉和麥芽糖時都是對人類極大的恩典。成熟的麥田——譬如新疆奇臺縣半截溝鎮的萬畝麥田,色彩凝練安靜,沒有俗世的艷麗。光的作用下,麥粒和麥芒看上去都像黃金一樣——黃金只是人類帶著私欲的看法,麥子的黃安頓心靈,不像金子的黃能引起躁動和妄想。由麥子,實乃面粉做成的食品,均代表歲月的靜好,像面包、饅頭和馕。麥面食品里,時光從它們身上飛逸,極其適宜遠行。麥子落戶新疆,迅速占領主食位置,馕是領軍人物,它像所有民間的手工一樣囊括人間的精致與細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像絲路,有幾條并駕齊驅的路線,馕分頭行動,樣式和風味變身民間。
庫麥其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產品,沙坑里燃燒紅柳,成灰后放入馕燒烤,烤熟后的馕焦黃艷亮,像工藝品,在絲路的主干道上,麥香四溢;雜格爾馕——和田墨玉縣的產品,散發苞谷的清香,這是一種取材上的改革,讓食品多樣化,令人回味無窮,玉是絲路上的???,伴馕遠行;青稞馕——有著廣大的領域,只要出產青稞的地方就會出現這種地道的家鄉風味,青稞是馕的向導和旗手,也是絲路上熟悉的味道。在體型上,最大的是“艾曼克馕”,如鍋蓋磨盤,需要1至2公斤面粉,這種巨無霸更適宜觀賞;最小的是“托喀西馕”,小如茶杯口,宛若吾地餡餅。
馕之口味及樣式各有千秋,有素淡一身麥香者,亦有魚肉葷腥者;有面色光滑油亮者,亦有如老人滿臉褶皺者,等等?;臃拢灰欢恪S辛蒜危z路不再饑餓。
馕是美食的使者,裹著麥香披肩,不戀紅塵。燃燒著炭火的馕坑,散發一股穿透歲月的炙烤,讓麥芽香伴著陽光的氣味綿延至今,轉化成蛋白質和氨基酸,轉變成人的動能。
馕是眾生面相,佑護眾生,滋養絲路,形成人間大善。物資對于遠行的人來說是何其重要?馬、布匹、鹽、水和酒,還有馕。粗礪的黃沙鋪天蓋地,朔風裹著烈焰般的燥熱,一次次撲到臉上,一路跋涉,長途漫漫,寂寞和恐慌從四面八方壓來,能夠安撫人心的只有水和馕。
張騫一路風塵在西域歸去來兮。茫茫戈壁上,他握使節的手心出汗了。但他心里踏實,因為布袋里裝著馕。在困窘境地里,馕是一盞心燈,照亮黑暗;是一只溫熱的手掌,領人走出迷途;是一種信任,讓人不畏艱險。
兩次行程,張騫在西域發現那么多的好東西——葡萄、核桃、石榴、胡蘿卜、地毯……他想一下子帶回到中原。張騫同樣把中原的物產——主角是絲綢——源源不斷地交流到西域。這種行為史典曰之“鑿空”——鑿開經濟與文化的壁壘,讓中原的風吹到西域,讓西域的風吹回中原。一條路上,絲綢也就不只是絲綢,香料也就不只是香料,車轔轔、馬蕭蕭,“鑿空”的意義重大。一批批商賈和僧侶往返間,一段歷史鮮活起來,文化豐富起來,人類的生活隨之飽滿。絲路就在流逝的時光里像樹一樣茁壯成長,茂盛成一種文化的樹、商貿的樹、友誼的樹……而馕還是馕,它的意義是讓穿越異域的饑餓的身體暫時停下腳步小憩,補充能量。
馕讓停留在歷史眉睫的時光豐盈健壯,充滿激情和活力。
張騫遇到馕時,一定是驚喜的,不亞于見到汗血寶馬。天下還有這么好的東西啊!伴人走遍天涯路。人在走了很遠的路或是重體力勞動后,撕一塊馕放嘴里咀嚼,比聽一萬句安慰的話都妥帖。
西域歸來的張騫,交付好帶回的土特產品后,拍了拍手,從貼身的布袋里,輕輕地拿出了馕,大快朵頤,露出本真。
至此,古老的絲路上,馕醇厚的麥芽香味再也沒有消失過。
在貫穿歷史的一切意義中,食物也是文化的統領者,雖然常常隱身局外。從新疆出發的馕,悄悄現身中原,并迅速地占領了主食陣地。在古都西安,大街小巷上分布著正統的制作馕的作坊。
絲路是一條偉大的路,它的功績穿越古今。“一帶一路”又一次在神州大地上發出奪目的光芒,必會重新成為歷史的巔峰。假如設立評獎臺,臺上定會星光燦爛。在評獎臺不起眼的角落,會有馕的身影。它是貫通西域中原的一位低調的使者,像隱身民間的大德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