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論自序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天演論自序

天演論自序

嚴 復

英國名學家①穆勒約翰有言:“欲考一國之文字語言,而能見其理極,非諳曉數國之言語文字者不能也。”斯言也,吾始疑之,乃今深喻篤信,而嘆其說之無以易也。豈徒言語文字之散者而已,即至大義微言,古之人殫畢生之精力,以從事于一學。當其有得,藏之一心則為理,動之口舌、著之簡策則為詞。固皆有其所以得此理之由,亦有其所以載焉以傳之故。嗚呼!豈偶然哉!自后人讀古人之書,而未嘗為古人之學,則于古人所得以為理者,已有切膚精憮②之異矣。又況歷時久遠,簡牘沿訛③,聲音代變,則通段難明;風俗殊尚,則事意參差。夫如是,則雖有故訓疏義④之勤,而于古人詔示來學之旨,愈益晦矣。故曰:讀古書難。雖然,彼所以托焉而傳之理,固自若也。使其理誠精,其事誠信,則年代國俗,無以隔之。是故不傳于茲,或見于彼,事不相謀而各有合。考道之士,以其所得于彼者,反以證諸吾古人之所傳,乃澄湛精瑩⑤,如寐初覺。其親切有味,較之覘畢⑥為學者,萬萬有加⑦焉。此真治異國語言文字者之至樂也。今夫六藝之于中國也,所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者爾。而仲尼之于六藝也,《易》、《春秋》最嚴。司馬遷曰:“《易》本隱而之顯。《春秋》推見至隱。”⑧此天下至精之言也。始吾以謂本隱之顯者,觀象系辭以定吉兇而已;推見至隱者,誅意褒貶而已。及觀西人名學,則見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內籀之術焉,有外籀之術⑨焉。內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執其微以會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據公理以斷眾事者也,設定數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學也。遷所謂本隱之顯者,外籀也;所謂推見至隱者,內籀也。其言若詔之矣。二者即物窮理之最要涂術⑩也。而后人不知廣而用之者,未嘗事其事,則亦未嘗咨其術而已矣。近二百年,歐洲學術之盛,遠邁古初。其所得以為名理公例者,在在見極,不可復搖。顧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會揚己之言也。吾將試舉其灼然不誣[[!B11]]者,以質天下。夫西學之最為切實而執其例可以御蕃變[[!B12]]者,名、數、質、力[[!B13]]四者之學是已。而吾《易》則名、數以為經,質、力[[!B14]]以為緯,而合而名之曰《易》。大宇之內,質力相推,非質無以見力,非力無以呈質。凡力皆乾也,凡質皆坤也。奈端動之例三[[!B15]],其一曰:“靜者不自動,動者不自止;動路必直,速率必均。”此所謂曠古之慮。自其例出,而后天學明,人事利者也。而《易》則曰:“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B16]]后二百年,有斯賓塞爾[[!B17]]者,以天演自然言化,著書造論,貫天地人而一理之。此亦晚近之絕作也。其為天演界說[[!B18]]曰:“翕以合質,辟以出力[[!B19]],始簡易而終雜糅[[!B20]]。”而《易》則曰:“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B21]]。”至于全力不增減之說[[!B22]],則有自強不息為之先;凡動必復之說[[!B23]],則有消息[[!B24]]之義居其始。而“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B25]]之旨,尤為“熱力平均,天地乃毀”[[!B26]]之言相發明也。此豈可悉謂之偶合也耶·雖然,由斯之說,必謂彼之所明,皆吾中土所前有,甚者或謂其學皆得于東來,則又不關事實適用自蔽之說也。夫古人發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緒;古人擬其大,而后人未能議其精,則猶之不學無術未化之民而已。祖父雖圣,何救子孫之童婚也哉!大抵古書難讀,中國為尤。二千年來,士徇利祿,守闕殘,無獨辟之慮。是以生今日者,乃轉于西學,得識古之用焉。此可為知者道,難與不知者言也。風氣漸通,士知弇陋[[!B27]]為恥。西學之事,問涂[[!B28]]日多。然亦有一二巨子,[[!GF8D2]]然[[!B29]]謂彼之所精,不外象數形下之末;彼之所務,不越功利之間。逞臆[[!B30]]為談,不咨其實。討論國聞,審敵自鏡[[!B31]]之道,又斷斷乎不如是也。赫胥黎氏此書之恉[[!B32]],本以救斯賓塞任天為治之末流,其中所論,與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強保種之事,反復三致意焉。夏日如年,聊為迻譯[[!B33]]。有以多符空言,無裨實政相稽者,則固不佞所不恤也。

作于1896年選自《天演論》

〔注釋〕 ①名學家:名學,邏輯學;名學家,即邏輯學家。 ②切膚精憮:切和精指深切精微,膚和憮指表面粗淺。 ③簡牘沿訛:簡牘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此處指書籍。沿訛:因襲謬誤。簡牘沿訛指書籍的抄寫和刊刻有沿襲的錯誤。 ④故訓疏義:故訓即訓詁,解釋古代漢語中字詞的意義。疏義,疏通和闡發文義。 ⑤澄湛精瑩:了解透徹的意思。 ⑥覘(chān)畢:即占畢,誦讀、吟誦的意思。 ⑦加:勝過之意。 ⑧《易》本隱而之顯,《春秋》推見至隱: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隱而之顯指由隱至顯,從隱微的推求到顯著的。推見至隱指由顯至隱,從明顯推論隱微。 ⑨內籀之術:歸納法。外籀之術:演繹法。 ⑩涂術:方法。 [[!B11]]灼然不誣:明白可信。 [[!B12]]蕃變:蕃,通“番”。變遷;變化。 [[!B13]]名、數、質、力:指邏輯學、數學、化學、物理。 [[!B14]]質、力:此處質指物體;力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B15]]奈端動之例三:指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B16]]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出自《易經·系辭上》,指乾在靜時專一,動時剛正。 [[!B17]]斯賓塞爾:即斯賓塞(1820—1903),英國社會學家。他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著有《社會學原理》等。 [[!B18]]界說:定義。對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外延,給予確切、簡要的說明。 [[!B19]]翕以合質,辟以出力:指聚合成為物質,分解就放出能量。 [[!B20]]始簡易而終雜糅:由簡單到復雜的演化過程。 [[!B21]]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出自《易經·系辭上》,指坤在靜時閉藏收斂,動時生發萬物。 [[!B22]]全力不增減之說:即能量守恒定律。 [[!B23]]凡動必復之說:即牛頓力學第三定律,物體之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B24]]消息:此處指陰陽消長之意。 [[!B25]]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語出《周易·系辭上》,指變化如果停止,乾坤也就近乎止息了。 [[!B26]]熱力平均,天地乃毀:即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等人主張的“熱寂說”。 [[!B27]]弇(yǎn)陋:淺薄。 [[!B28]]問涂:詢問路徑;探索門徑。 [[!B29]][[!GF8D2]](yí)然:驕傲自大之狀。 [[!B30]]逞臆:任意臆測。 [[!B31]]審敵自鏡:了解對方的情況,以作為自己的借鑒。 [[!B32]]恉:同旨。 [[!B33]]迻(yí)譯:翻譯。〔鑒賞〕 嚴復是“介紹近世思想之第一人”,在他所翻譯的170多萬字西方學術著作中,大約有十分之一的內容是他自己撰寫的按語,以此表達他對所翻譯著作的理解、思考和詮釋,這是稱為“譯著”的原因所在。嚴復邊譯邊加案語,“于自強保種之事,反復三致意焉”。《天演論》原名《進化論與倫理學》,是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一本論文集。1895年,嚴復因受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刺激,選擇其中兩篇,用數月的時間翻譯出來,改名《天演論》。“天演”是嚴復對英文evolution的意譯,即進化,原指達爾文發現的生存競爭、自然選擇的生物進化規律。

赫胥黎《天演論》所依據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其主要論點是,生物是進化的,不是不變的,進化的理由是“物競天擇”。“物競”就是生物競爭,“天擇”就是自然淘汰。起初是種與種爭,后來發展到群與群爭。經過弱肉強食的自然選擇,與天、地、人最相宜的,才能得到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這一物競天擇的規律,不僅適合于整個生物界,也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用生物學的規律來解釋人類社會,自然不能說是科學的。但一種學說的是非與其在社會實際中產生的功過是難以畫上等號的。嚴復借《天演論》告訴國人,人類社會的生存競爭無法回避,中國作為一個弱國,只有敢于抗爭國群之間弱肉強食的“天行”法則,增強民族自身凝聚力才有生存的希望。嚴復認為,一個民族能生存下去,全是自身奮斗自強的結果。從世界看,印度、波蘭已為列強肢解。如果中華民族還沒有確立與外界環境作競爭的意識,那么中國將步印度、波蘭的后塵。侵略中國的正是“物競天擇”中的強者,處于弱者的中華民族的當務之急是作“保群進化之圖”。“物競”、“爭存”、“天然淘汰”、“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等名詞與觀念,一時深入人心,深刻地影響到了當時的思想界。《天演論》出版后,中小學語文教師競相以“物競天擇”為作文命題。封建士大夫如吳汝綸之流,非僅欣賞其文字之古雅精美,更覺其深刻的議論于救亡圖存“有助”:“抑嚴子之譯是書,不惟自傳其文而已,蓋謂赫胥黎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衛其種族之說,其義富,其辭危,使讀焉者怵焉知變,于國論殆有助乎·”(《天演論吳序》)嚴復的“天演之學”所以能風靡一時,是由于抓住了人們要求自強、不甘淪為亡國奴的社會政治心理,給中國人帶來了世界觀上的變革。嚴復告訴人們,只要奮發圖強,變法維新,就一定能夠國富民強,使中國重新走在世界的前列。《天演論》在客觀上,也成為維新派用以宣傳維新變法的理論工具。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康有為,讀了《天演論》后,“亦謂眼中未見此等人”(梁啟超《與嚴幼陵先生書》)。在當時保守沉悶的學術氛圍中,為了減少進化論傳播的阻力,嚴復在這篇自序中提出,中國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契合的內容。在嚴復看來,西學中的“名、數、質、力”之學以及牛頓三大定律,和《周易》中的“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等內容,有著契合之處。從方法論上看,嚴復認為歸納法和演繹法,和司馬遷的“《易》本隱而之顯,《春秋》推見至隱”之說,也有相通之處。在這篇序言中,嚴復提出《天演論》所論“與吾古人有甚合者”,這是利用西學本諸中國的傳統觀念,來闡述西學的價值,提醒人們從西學中學習“自強保種”,即救亡圖存的理論。嚴復的“天演之學”,在理論上不那么正確,因為嚴復把達爾文的自然規律引向了人類社會,用生物學規律來解釋人類社會現象。生物學中的自然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不容混淆。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原則,在危機四伏的近代中國,很自然地就上升到了救亡圖存的高度。嚴復宣傳的進化論,能在不同社會階層中激起愛國的浪潮,是同當時中國人民在風雨如晦的時刻,御侮圖強的要求分不開的。嚴復喚起了中國人的憂患與危機意識,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如20世紀初的革命派胡漢民所說,“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而中國民氣為之一變,即所謂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滿者,固為風潮所激發者多,而嚴氏之功蓋亦匪細。”(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民報》第2期)在維新派中,嚴復遠不如譚嗣同那樣激烈,也不及梁啟超那樣亢進。他的思想從一開始就以改良為宗旨,對社會的變動只承認事物的量變,而不承認劇烈的質變,強調社會的逐步進化和點滴改良。這是嚴復“天演之學”不足處。但敲響了存亡警鐘的進化論,不僅澤被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派,而且在新文化運動期間,還“左右”著人們的思想與政治“能力”:“自從嚴幼陵介紹了一冊《天演論》以后,我們時常在報章雜志上,看見一大堆什么‘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話。這個19世紀后半葉新起的學說,居然在半死不活的中國,成了日常習用的術語。現在的進化論,已經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無論什么哲學、倫理、教育,以及社會之組織、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設施,沒有一種不受它的影響。”(陳兼善:《進化論發達史略》,《民鐸》第3卷5號。1922年12月1日)以“物競天擇”為宗旨的“天演之學”,足足影響了一代國人,嚴復被譽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名副其實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天堂网在线资源www最新版|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五月婷婷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潦草影视2021手机|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污小说总裁整夜没拔出|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91|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欧美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级黄色片大全| 紧扣的星星完整版免费观看| 故意短裙公车被强好爽在线播放| 在线观免费看高清影视剧|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电影|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bt天堂中文资源在线| 潘多拉铂金刊33刊无圣光| 在线免费污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