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懼之忍第四十一》譯文與賞析
懼之忍第四十一
懼之忍第四十一
內省不疚,何憂何懼?見理既明,委心變故。
中水舟運,不諂河伯。霹靂破柱,讀書自若。
何潛心于《太玄》,乃驚遽而投閣。故當死生患難之際,見平生之所學。噫,可不忍歟!
【譯文】
自己反省自己的內心,如果沒有感到有所愧疚,那么還有什么值得憂慮和恐懼呢?如果明白事理,那么當意外情況發生時也能應付自如、處之泰然了。
《說苑·修文篇》載:韓褐子渡洛河,不祭祀河伯,船在河中央搖晃起來,他也鎮定自若,毫無懼色;晉代人夏侯玄,靠著柱子讀書,忽然暴風雨來了,雷電劈破了他所靠的柱子,燒焦了他的衣服,但他神色不改,讀書依舊。
西漢揚雄潛心創作《太玄》來模仿《易》,時人劉棻犯案,牽涉到揚雄,使者在他專心校書時來捉他,驚慌之中揚雄跳閣摔傷。所以只有在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才能顯示一個人的所學及其性情與雅量。啊!只要我們堅守道義和正確的信念,當意外變故發生時,又有什么可恐懼的呢!
【評析】
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沒有恐懼的事情,那么我們還會憂慮和恐懼嗎?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當危機的情況出現時,如果你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不敢放手一搏,那么,你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失敗降臨了。只有我們鎮定自若,泰然處之,才會出現奇跡。
典例闡幽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的巨鹿,趙王連夜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后,接連46天停滯不進。項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趕緊渡江北上,趕到巨鹿,與被圍趙軍來個里應外合。但宋義另有所謀,想讓秦、趙兩軍打得精疲力竭再進兵,這樣便于取勝。他嚴令軍中,不聽調遣的人,不管是誰都要殺。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
項羽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并聲稱他勾結齊國反楚,楚王有密令殺他。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代理上將軍。項羽把殺宋義的事及原因報告了楚懷王,楚懷王只好正式任命他為上將軍。
項羽殺宋義的事,震驚了楚國,并在各國有了威名。他隨即派出兩名將軍,率2萬軍隊渡河去救巨鹿。在獲悉取得小勝并接到增援的請求后,他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后,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后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里,把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在這之前,來援助趙國的各路諸侯雖然有幾路軍隊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與秦軍交鋒。楚軍的拚死決戰并取得勝利,大大地提高了項羽的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