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江城子》古詩詞鑒賞
作者: 魏惠明張淑敏
【原詩】:
十年生死兩茫茫(1)。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2),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3)。小軒窗(4)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5)。料得年年腸斷處(6),明月夜,短松岡。
【原詩作者】:蘇軾
【導讀入境】:
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山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十九歲時與王弗結婚。王弗知書達理,對蘇軾尊重熱愛,夫妻感情篤厚。誰知,兩人僅生活了十年,王弗因病突然去世,年僅二十七歲。事隔十年,蘇軾對王弗的感情不減。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正在密州任太守。他經歷了仕途的磨難和顛沛流離的生活后,身心倍感疲憊、孤寂、凄涼之時,更加時時思念亡妻,于是寫下了這首悼亡之詞。
我的愛妻,你故去已十年了。生死的永別,陽界與陰界的阻隔,我們互相遙念可又各無消息。即使我強迫自己不再去想念你,可你的身影總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千里之外的亡妻啊,你的墳墓孤單單地兀立在荒郊野外。沒人陪伴,一定很寂寞很凄涼。可你的凄涼又同誰去訴說呢?離開你之后這十年,我在人世間感受到的種種凄涼,當然也再無法同你訴說了。我因失去你,又在政治上屢遭排斥打擊,痛苦已將我搞得風塵滿面,兩鬢斑白。即使我們相逢,你也一定認不出我來了。
就在這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好夢。忽然回到了故鄉,見到你正在小窗前梳妝打扮。我們終于又重逢了,可我們互相要傾訴千言萬語,一時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四目相視,竟只有淚水串串了。料想年年歲歲,月明之夜,在那千里之外長著小松樹的墳壟上,你也肯定會因為思念我而柔腸寸斷的。
【賞析】:
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悼亡詞,以詞悼亡可說是蘇軾首創。首先此詞運用了分合頓挫、虛實結合的藝術方法來表達懷念之情。“小軒窗,正梳妝”看似夢境,實是恩愛夫妻平時生活的生動寫照。詩人抓住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斷,寫出一對青年夫妻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虛境中有實實在在的情感。
這首詞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純用白描手法,語言自然平實又句句發自肺腑。比如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時會出現某種纏繞心間、擺脫不掉的思緒,這體會幾乎人人都有,作者卻用“不思量,自難忘”這平實的語言道出。所以,它千百年來引起無數讀者的共鳴,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動人。
此外,作者未把內容僅僅局限在個人的私情上,而是通過悼念亡妻表現了他屢遭排斥打擊、受盡折磨的痛苦,這又對當時的現實作了曲折的反映。
【思考題】:
本詞中的哪些句子直接表達相思?哪些句子間接表達相思?哪些句子虛中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