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妒之忍第三十四》譯文與賞析
妒之忍第三十四
妒之忍第三十四
君子以公義勝私欲,故多愛;小人以私心蔽公道,故多害。多愛,則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多害,則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
士人入朝而見嫉,女子入宮而見妒。漢宮興人彘之悲,唐殿有人貓之懼。
蕭繹忌才而藥劉遴,隋士忌能而刺穎達。僧虔以拙筆之字而獲免,道衡以燕泥之詩而被殺。噫,可不忍歟!
【譯文】
君子能以公理克服私欲,所以有博愛之心;小人放縱私欲不明天理,所以存害人之心。有博愛之心的人,看見別人有才能,就好象是自己有才能,對別人的美德總是真誠地愛慕;而小人則從一己私心出發,看見別人有才能就妒忌憎惡,看見別人有美德,就詆毀中傷,這種人比妖魔鬼怪更可怕!
西漢的鄒陽因遭誣陷而入獄時曾感嘆:“士人不管賢明與否,只要入朝就會遭到妒嫉;女人不管漂亮與否,只要入宮就會遭到妒嫉?!睗h代呂后妒嫉漢高祖所寵幸的戚夫人,因此百般殘害戚夫人,并稱戚夫人為“人豬”;唐代李林甫口蜜腹劍,嫉賢妒能,殘害俊杰,人稱他“李貓”、“人貓”。
南朝梁的蕭繹忌妒劉之遴的才能超過自己,派人送毒藥將劉之遴毒死;隋朝的老儒們忌恨年輕的孔穎達學識超越他們,便暗中派刺客殺死孔穎達。南朝劉宋王僧虔因宋孝武帝想以書法聞名天下,便故意把字寫很差,不敢露出自己的真跡,以求平安;隋朝薛道衡因文才出眾而遭隋煬帝忌恨,被借故絞死。唉!妒忌之人如此毒辣,怎能不忍住自己的表現欲而隱藏自己的才干呢?
【評析】
古代圣賢認為君子能夠根據天理行事,沒有私欲私心,他們能廣泛地關愛別人;而小人則是注重自己的私欲,將私心掩蓋天理,所以他們常嫉妒和傷害別人。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嫉賢妒能是無能的表現,也是可悲的。社會上有許多人之所以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就在于他們存心不良。其實,只要你正常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怕別人妒忌,也不去妒忌他人,你就能把你的事情做得完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