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瑗·座右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崔瑗·座右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無道人之短①,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②,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③。隱心而后動④,謗議庸何傷⑤?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⑥。在涅貴不淄⑦,曖曖內含光⑧。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⑨。行行鄙夫志⑩,悠悠故難量(11)。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注釋】
①無:通“毋”,不可,不要。
②施人:施恩于人。
③紀綱:法度,原則。
④隱:審度。
⑤庸:用。
⑥《越絕書》:“范子曰:‘名過實者滅,圣人不使名過實。’”《孔子家語》:“孔子日:‘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臧:善,褒獎。
⑦涅:可作黑色染料的一種礦石。淄,通“緇”,黑色。《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喻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⑧暖暖:昏暗不明貌。
⑨老氏:指老子。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為周藏書室史官,著名思想家,著《老子》五千余言。《老子》:“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又曰:“柔弱勝剛強。”徒,類。
⑩行行:剛強貌。鄙夫:庸鄙之人。
(11)悠悠:時間長久。
(12)恒:長久,經常。
【譯文】
不要說人家的短處,不要說自己的長處。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世人的贊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動,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有什么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贊賞的。潔白的品質,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才是寶貴的。表面上暗淡無光,而內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老子曾經告誡過: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現,而剛強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剛強之志,時間久遠,他的禍更重。君子要慎言語,節飲食,知足不辱,故能去掉不祥。如果持久地實行它,久而久之,自會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