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美國]詹姆斯·瑟伯·月亮不止一個》鑒賞
外國童話《[美國]詹姆斯·瑟伯·月亮不止一個》鑒賞
[美國]詹姆斯·瑟伯
很久很久以前,在很遠很遠一個靠海邊的王國里,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公主,才十一歲,名字叫萊諾拉。有一回這位小公主果醬餡餅吃多了,吃出了病,只好讓她躺到床上。御醫來給小公主量過體溫,聽過脈搏,叫她伸出舌頭來看看。御醫一下子給嚇壞了,連忙叫人請國王,就是小公主的爸爸。國王馬上趕來看他女兒。
“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給你,”國王渴望女兒病好,對她說,“你要什么呢?”
“我要天上的月亮,”小公主說,“有了月亮,我的病馬上就好了。”
國王身邊有許多聰明的能人,國王要什么,他們就能給他弄到什么。
“行行行,你會得到月亮的。”他對女兒說。
國王說著走進宮殿,把一根絨繩拉了拉——響起了三長一短的鈴聲。一轉眼,宮廷侍從長就來了。他又高又胖,戴一副眼鏡。眼鏡的鏡片特別厚,因此眼睛看著就大上一倍。眼睛大上一倍,這位宮廷侍從長的智慧也就好像大上一倍了。
“你得把月亮弄來,”國王對他說,“萊諾拉公主要月亮,給了她月亮,她的病就好了。”
“要月亮?”宮廷侍從長聽了驚叫起來。他一下子突出了眼睛,于是他的智慧就像是大了四倍。
“對,要月亮。月——亮!”國王說,“你今天夜里就得弄來,至遲明天。”
宮廷侍從長掏出手帕擦擦腦門,然后擤擤鼻涕。
“我什么沒有給您弄來過啊,陛下!”他說,“幸虧我身上正好帶著一張單子。”
宮廷侍從長說著,打口袋里掏出很長的一卷羊皮紙。
“咱們來看看它上面記的東西吧,”他皺起了眉頭說,“我給您弄來過象牙、猴子、鴕鳥、紅寶石、蛋白石、綠寶石、黑色的蘭花、粉紅色的象、天藍色的獅子狗、金甲蟲、金龜子、正月蠅、蜂鳥舌、天使鳥毛、犀牛角、巨人、侏儒、人魚、乳香、龍涎香水、沒藥、歌唱家、詩人、舞女、一磅牛油、二十個蛋、一袋砂糖……陛下,對不起,有幾樣是我妻子添上去的。”
“可我記不起有什么天藍色的獅子狗。”國王說。
“單子上天藍色的獅子狗這幾個字旁邊還畫了個鉤,”宮廷侍從長反駁說,“可見就有天藍色的獅子狗,您是忘了。”
“什么天藍色的獅子狗不天藍色的獅子狗,夠了夠了,”國王說,“現在我要的是月亮。”
“為了弄到單子上那些東西,我派人漂洋過海,到過撒馬爾罕、阿拉伯、桑給巴爾呢,陛下,”宮廷侍從長往下說,“可弄來月亮我辦不到。月亮離地球有三萬五千英里。它比公主的寢室要大得多。再說月亮是用銅鑄的。陛下,月亮我實在沒法給您弄來。弄天藍色的獅子狗做得到,弄月亮辦不成。”
國王氣壞了,吩咐宮廷侍從長馬上滾蛋,然后把宮廷魔法師叫到宮殿里來。
宮廷魔法師又瘦又小,長一張長臉。他頭戴紅色尖頂帽,帽子上鑲滿銀色的星星;身披藍色長斗篷,斗篷上繡滿金色的貓頭鷹。
他一聽國王吩咐他把月亮給小公主弄來,臉登時變得像粉筆一樣白。
“我什么戲法沒給您變過啊,陛下,”宮廷魔法師說,“幸虧我身邊正好帶著一張單子,記著我變過的所有戲法。”他說著從斗篷一個很深的口袋里掏出一張紙,開始念道:“‘親愛的宮廷魔法師,謹附還所謂哲學之石,您斷定它……’不對,不是這一張,”宮廷魔法師說著,又從另一個口袋里掏出很長的一卷羊皮紙。“對了,是這一張,”他說,“讓咱們來看看這上面寫著什么吧。我曾經給您把水變成血,又把血變成水。我把兔子變成圓筒大禮帽,又把圓筒大禮帽變成兔子。我憑空變出了鮮花、手鼓和鴿子,又把鮮花、手鼓和鴿子變為烏有。我給您弄來過圣杖、魔杖和看得見未來的水晶球。我給您弄到過迷惑人的藥水,醫治心傷、胃滯、耳鳴的藥膏、藥水、藥粉、藥片。我用狼血、夜影、鷹淚給您配成我自己發明的混合劑,可以驅除夜間出現的種種妖魔鬼怪。我還給您弄來了七里靴、魔棍和隱身衣。”
“你的隱身衣一點不中用。”國王說。
“不對,中用的。”宮廷魔法師反駁說。
“不對,不中用!”國王叫起來,“我穿了這件隱身衣,周圍的東西還是碰來碰去。”
“隱身衣是讓您隱身,不是讓您不碰到周圍的東西。”宮廷魔法師說。
“反正我還是碰到了周圍的東西。”國王生氣地說。
宮廷魔法師又看看他手里的單子。
“我給您從愛爾菲神那里弄來了角,”他往下說,“從夢鄉弄來了沙,從彩虹里弄來了黃金,還有一團線、一包針、一塊蠟……陛下,對不起,這幾樣是我妻子寫下來要我給她買的。”
“反正這一次你得弄來月亮,”國王說,“萊諾拉公主要月亮。給了她月亮,她的病就好了。”
“誰也弄不來月亮,”宮廷魔法師說,“月亮離地球有十五萬英里,而且它是綠色干酪做的,比這座王宮大一倍。”
國王氣壞了,吩咐宮廷魔法師馬上滾蛋。接著他敲了敲鑼,吩咐把宮廷數學家叫來。
這位宮廷數學家禿頂,近視眼,耳朵上夾一支鉛筆,穿一件黑衣服,黑衣服上有白色的數字。
“這會兒我不要聽你列舉你從1907年起就給我計算的所有數字,”國王說,“你當場盤算盤算,看怎樣能給萊諾拉公主弄到月亮吧。給了公主月亮,她的病就好了。”
“我很高興您提起我從1907年起就給您計算的所有數字,”宮廷數學家說,“真巧,我身上帶著所有這些計算的清單。”
他從口袋里掏出很長一卷羊皮紙,把它看了看。
“咱們來看上面寫的什么,”他說,“我給您算出了分開白天和黑夜、從A到Z的距離。我算出了從上面到下面有多遠。我算出了過去了的東西成為過去需要多少時間。我給您算出了海馬的長度,無價之寶的價值,河馬的體積。我知道把‘我’念多少遍才能變成‘我們’,用海里的鹽撒在鳥的尾巴上可以捉住多少鳥。您要知道的話,用這個辦法可以捉到一億八千七百七十九萬六千一百三十二只……”
“世界上不會聚攏這么多鳥,”國王說。
“可我也沒說會聚攏這么多鳥,”宮廷數學家說,“我是說‘可以捉到’。”
“哪怕是七億只這樣想象出來的鳥我也不要聽!”國王叫起來,“我要你給萊諾拉公主弄來月亮。”
“月亮離地球有三十萬英里,”宮廷數學家說,“月亮又圓又平,像個硬幣,不過它是石棉做的,有您半個王國那么大,可最主要的是它粘在天上,根本拿不下來。”
國王氣壞了,把宮廷數學家趕走,把宮廷小丑叫來。
宮廷小丑穿一身小丑的衣服,戴一頂有個小鈴鐺的尖頂帽,一蹦一跳地跑進宮殿,坐到國王的腳邊。
“我能為您效點什么勞呢,陛下?”他問道。
“誰也不肯給我幫忙,”國王愁眉苦臉地說,“萊諾拉公主要月亮,得不到月亮病就不會好,可是誰也不肯給公主弄來月亮。我命令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可是月亮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離地球更遠。你也幫不了我的忙,還是給我彈一支悲傷的曲子吧。”
“您那些聰明人是怎么說的——月亮很大很大,離地球很遠很遠嗎?”小丑問道。
“宮廷侍從長說月亮離地球三萬五千英里,比萊諾拉公主的寢室大,”國王說,“宮廷魔法師說月亮離地球十五萬英里,比這個王宮大一倍;可宮廷數學家說月亮離地球三十萬英里,有我半個王國大。”
宮廷小丑彈著琵琶說:
“他們全是聰明人,說的話準錯不了。如果他們說的都不錯,那么月亮的大小和它與地球的距離就像他們每一個人說的那樣各不相同。那么,不妨也問問萊諾拉公主月亮有多大,離地球有多遠啊。”
“老實說,這個我倒沒想到。”國王說。
“讓我去問問她吧,陛下!”宮廷小丑說。
說著,他悄悄地來到小公主的寢室。
小公主還沒睡著,她的小臉兒十分蒼白,說出話來聲音剛剛聽得見。她見了宮廷小丑很高興。
“你把月亮給我拿來了嗎?”
“還沒有,公主,”宮廷小丑說,“不過你很快就會得到它,你想它有多大呢?”
“與我大拇指的指甲差不多一樣大,”萊諾拉公主說,“因為我把大拇指舉在眼前看月亮,指甲把它遮住了。”
“那么,它有多高呢?”宮廷小丑又問。
“你看窗外那棵高高的樹,月亮比它的樹梢稍微矮那么一點兒,”小公主說,“它幾乎老是掛在那棵樹的樹梢后面。”
“給你弄來月亮并不難,公主,”宮廷小丑說,“今天夜里等它掛在樹梢后面,我爬到樹上去給你摘下來。”
接著他想了想,又問道:
“公主,你以為這月亮是什么東西做的?”
“傻瓜,當然是金子做的!”小公主叫了起來。
宮廷小丑從公主的寢室出來直接來到宮廷珠寶匠那里,請他用金子做了個滾圓的小月亮,比公主的大拇指指甲稍微小那么一點兒。接著他又請宮廷珠寶匠做了一條金鏈,讓公主可以把這個小月亮掛在脖子上。
“這小玩意兒算什么?”等小月亮做好了,宮廷珠寶匠問他。
“這是月亮,”宮廷小丑說,“你做了個月亮。”
“可月亮離地球有五十萬英里,”珠寶匠說,“它是青銅做的,圓得像個皮球。”
“這是你的想法,”宮廷小丑說著,拿了這個小月亮就走了。
他把小月亮拿去給小公主,小公主非常高興。第二天她的病就好了,起床跑到花園里去玩。
可是國王的擔心并沒有到此為止,他知道夜很快又要到來,月亮又要在天上閃閃發光。他不希望小公主看到它,也不希望小公主知道她用金鏈掛在脖子上的月亮不是真的。
于是國王又把宮廷侍從長叫來。
“怎么也不能讓公主看見月亮夜里升上天空,”國王說,“你給想個辦法吧。”
宮廷侍從長用手指頭敲著腦門動腦筋,最后他說:
“我知道怎么辦了。給公主做一副黑眼鏡,黑得讓公主什么也看不見,那么,月亮在天上閃閃發光,公主自然就看不見了。”
國王很生氣,直搖頭。
“公主戴上黑眼鏡,就要東碰西碰,結果又會碰出病來了。”國王說。
他趕走了宮廷侍從長,把宮廷魔法師叫來。
“得把月亮藏起來,不讓公主看見它夜里在天空上,”國王說,“該怎么辦呢?”
宮廷魔法師倒豎蜻蜓,先用手撐著,再用頭撐著,豎了一會兒,又翻過身來用腳站著。
“我知道怎么辦了,”他說,“得用幾根柱子支撐著,蓋上一個黑天鵝絨帳篷。它像馬戲場的圓頂,把整個御花園遮起來,萊諾拉公主就看不見天上的月亮了。”
國王很生氣,搖起手來。
“黑天鵝絨帳篷不透空氣!”他叫起來說,“公主一點空氣也吸不到,又要病啦。”
國王趕走了宮廷魔法師,吩咐把宮廷數學家叫來。
“得想個辦法不讓公主看見月亮升到天上,”國王說,“你既然那么聰明,你就動動腦筋看吧。”
宮廷數學家在殿里先是繞圈圈,接著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筆直走來走去,最后站住了。
“我想出來了,”他說,“每天晚上得在御花園里放焰火,像噴金水銀水那樣把焰火射到天上,這樣整個天空都是燦爛的焰火,亮得如同白晝,公主就看不見月亮了。”
國王氣得跳起來。
“放焰火公主就沒法睡!”他嚷嚷說,“她睡眠不足豈不又要生病了?”
他把宮廷數學家也趕走了。
天開始黑下來,國王朝窗外一看,只見明亮的月亮已經在地平線上露出了邊。他嚇得跳下王位,把宮廷小丑叫來。宮廷小丑馬上來了,坐在國王的腳邊。
“我能為您效什么勞呢,陛下?”宮廷小丑問道。
“誰也想不出辦法來給我幫忙,”國王傷心地說,“月亮又在升起來了,它將要照進公主的寢室,公主就知道月亮還在天上,不在她脖子上掛的金鏈上。給我彈一支很悲哀很悲哀的曲子吧,因為公主一看見月亮在天上,她又要生病了。”
宮廷小丑用手指頭撥動琴弦。
“您那幾位聰明人是怎么說的?”他問。
“他們想不出辦法把月亮藏起來,公主如果看見它在天上,會重新生起病來。”
宮廷小丑輕輕地彈著琵琶。
“您那幾位聰明人無所不能,”他說,“如果他們想不出辦法來藏起月亮,這就是說月亮是藏不起來的。”
國王又抱著頭嘆了口氣。忽然他打王位上跳起來,指著窗口。
“你看!”國王叫道,“月亮已經照進公主的寢室,誰能向萊諾拉公主解釋,月亮既然掛在她脖子上的金鏈上面,怎么又會在天上閃閃發光呢?”
宮廷小丑馬上停止彈琴。
“當時您那些聰明人說月亮太大,離地球又太遠,到底是誰說出該怎么把它摘下來的呢?”他問,“都是萊諾拉公主自己說出來的,因為她比您那些聰明人聰明,她比他們知道得多。這回還讓我去問問她吧。”
國王還沒來得及阻止宮廷小丑,宮廷小丑已經輕輕地離開宮殿,順著大理石樓梯到小公主的寢室去了。
小公主躺在床上,可沒睡著,正看著窗外在天上閃閃發亮的月亮。宮廷小丑送她的那個小月亮也在她的手里閃閃發亮。小公主樣子非常憂郁,眼眶噙著淚水。
宮廷小丑看著也像是很不高興,好容易忍住眼淚。
“你告訴我,公主,”他難過地問道,“月亮掛在你脖子上的金鏈上面,它怎么又會在天上閃閃發光呢?”
小公主看看他,高興地笑起來。
“傻瓜,那還不簡單,”她說,“我一只牙齒掉了,又有一只新的長出來了,不是嗎?”
“當然是,”宮廷小丑同意她的話說,“犀牛在林子里丟了它獨一無二的角,又有一只新的長出來。”
“一點不錯,”小公主說,“宮廷園丁在花園里把花剪了,又長出了新的花。”
“這我怎么早沒想到呢,”宮廷小丑說,“要知道,白天的亮光也是這樣啊!”
“月亮也是這樣,”小公主說,“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多半也是這樣。”小公主的聲音越來越輕,最后她不響了。宮廷小丑看見她已經睡著,小心地給她蓋上被子,把被子的四面塞好。
在走出房間之前,宮廷小丑走到窗口,他只覺得月亮對他眨了眨眼,他于是對月亮也眨了眨眼。
(任溶溶譯)
有人說,好文章就如同一口幽深的井,只要你俯下身去,總會汲出水來。這種說法對這篇童話也是適用的。
這是一篇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讀的童話佳作。
我們先來看它的情節結構。童話的整體構思頗為傳統,全篇圍繞著核心情節采取了循環往復、層層推進的寫法。故事的開篇似乎是漫不經心的。小公主萊諾拉“要月亮”的一句戲言揭開了故事序幕的同時,也讓一個巨大的懸念開始隨著故事的推進在文字中間彌漫開來。接著,我們看到心急如焚的國王在一次次的求賢召見中讓整個宮廷陷入忙亂之中。在這一過程當中,宮廷侍從長、宮廷魔法師、宮廷數學家等各色“聰明人士”一一粉墨登場。他們盡管裝束不同,面貌各異,但是三人的表演卻是驚人的一致——起先是極盡自我炫耀和吹噓之能事,最后卻灰頭土臉、狼狽而去。至此,故事情節似乎邁入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讓人頗覺意外的是,故事的轉折竟然是由一個小丑來擔當的。作者安排這樣一個平素僅靠插科打諢、吹拉彈唱等不登大雅之堂的伎倆來替國王解悶的角色來“救場”是意味深長的。這是一處鮮明的對比。和那些聰明人冗長空洞的自夸相比,小丑的言行是簡捷而實用的。
然而,宮廷小丑再聰明,充當的也還只是發現者的角色,最終破解懸念的還是小公主本人。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既然宮廷侍從長、宮廷魔法師、宮廷數學家等等“聰明人”對月亮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那么,小公主自然也不例外。正是這一發現讓宮廷小丑在與那些“聰明人”的較量中顯出了智慧和才干。這是一種舉重若輕的睿智,一種因勢利導的靈敏,一種審時度勢的機變。也正是“宮廷小丑”和“小公主”充滿詩意與童真的對話,將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
其次是童話的語言敘述充滿了濃郁的童真童趣。通讀全篇,讓人經久難忘的是童話人物的卡通色彩和漫畫意味。故事中,三個“聰明人”——宮廷侍從長、宮廷魔法師、宮廷數學家的表演都是讓人忍俊不禁的。且不說他們頗為滑稽的相貌特征,單就是那迂腐而又造作的業績羅列,就讓人拍案叫絕了。
再就是細節的表達有趣、傳神。我們注意到,故事里的各色人物對月亮的描述是大相徑庭的。在宮廷侍從長眼里,月亮“離地球有三萬五千里。它比公主的寢室要大得多。再說月亮是銅鑄的……”;在宮廷魔法師的表述中,月亮則“離地球十五萬英里,而且它是綠色干酪做的。比王宮大一倍”;在宮廷數學家口中,月亮“又圓又平,像個硬幣,不過它是石棉做的”,有半個王國那么大;而在小公主的意識里,月亮卻“與我大拇指的指甲差不多一樣大”,比窗外的樹梢矮一點點,是金子做的。這樣的描述和童話人物各自的身份與個性心理十分吻合,語言極富張力,充滿了源自生活真實的趣味,同時又顯得意味深長。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品到了童話深厚的哲理蘊涵。故事的核心,是兩種不同人生視角的沖突。三個“聰明人”盡管都有著異常顯赫的業績,但是面對小公主的要求,他們的結論卻是一致的。因為按照他們的邏輯,那個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月亮確實是無法摘取的。如果僅從客觀的科學理性角度來說,這種說法顯然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小公主對于月亮的理解源于孩童獨特的視角和心理感受,同樣也是真實的。三個“聰明人”對于小公主所提要求的束手無策與他們此前的赫赫功績那么不協調。這是一種絕妙的反諷。原因就在于,他們都僵化地理解了小公主的愿望。他們混淆了現實距離和心理距離的不同,將事物屬性的豐富與多元單一化了,簡單化了。在小公主那感性、詩化的思維面前,整個成人世界陷入了無法自持的惶恐和迷茫。這是多么大的心靈隔膜啊。所幸,成人世界里還有宮廷小丑這樣真正理解孩子和童心的人,否則,小公主的病真的是好不了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月亮確實不止一個,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月亮。而如何真正認識并摘取自己的月亮,則是生命智慧的體現。
(李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