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生《贈汪倫》古詩詞鑒賞
作者: 童繼紅崔承樞魏惠明
【原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原詩作者】:李白
【導(dǎo)讀入境】:
據(jù)說,桃花潭(今屬安徽涇縣)一個叫汪倫的村民,十分仰慕李白的詩名。朝思暮想要引李白來村里一游,就寫信給李白說:“君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君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果然高高興興地去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謂十里桃花,一個周長十里之潭名也,有名無實,并不見桃花;所謂“萬家酒店”,一家酒店主人之姓而已。僅此一家,別無二店。但李白并未生氣,卻和汪倫等村人暢游桃花潭,結(jié)下深厚友誼。汪倫拿出家釀陳酒盛情款待;臨別又踏歌相送。李白揮毫賦詩留別。
纜繩已經(jīng)解開,竹篙已經(jīng)輕點。我攜帶著十里桃花的芬芳,回味著十年陳釀的余香。再見了,熱心的朋友們!輕舟待發(fā),我將遠(yuǎn)航。忽然,岸上一片歌聲傳入耳鼓。是那樣的熱烈,那樣的豪爽。引吭高歌,直抒心曲;踏地?fù)襞模厥幮姆俊0。笥眩m然你還沒有走上岸堤,我還沒有看到你那熟悉的面龐。但是,我已感到好友比陳釀還要醇厚的感情。潭水啊潭水,是這樣的深湛,縱有千尺之深,又怎抵得老汪送我的情誼深厚!
【賞析】:
這首留別詩,寫得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性格特征鮮明。
在表達(dá)與友人的深情厚誼上,李白表現(xiàn)出他的獨創(chuàng)性。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里很欣賞“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因為,如果用水深來寫情深,這樣的立意,在古詩詞中并不少見,而李白卻寫出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先緊扣一個“深”字,寫出桃花潭水很深很深。然后把它否定,說它“不及”(比不上)汪倫送別的深情厚誼。這么寫,李白便把抽象的情感,寫得可以看得見,像桃花潭水一樣;而且有具體的厚度,比千尺還要深。既看得見,又有厚度,抽象的感情,就變成人們可以直接感覺得到的事物了,自然真切,使人產(chǎn)生共鳴。
【思考題】:
1.這首詩寫送行者,只說聽見歌聲,而不直寫人;只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樣寫有什么藝術(shù)效果呢?
2.以景抒情,需要描寫的事物很多。為什么李白偏偏選擇“桃花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