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之《東漢會要》中國名著簡介
作者: 張翼之
《東漢會要》四十卷。南宋徐天麟于公元1226年(寶慶二年)編纂而成。在編本書之前,作者已編成《西漢會要》,因合稱《兩漢會要》。
《東漢會要》主要取材于范曄的《后漢書》,還參考了司馬彪的《續漢書》、劉珍等撰《東觀漢紀》和《漢雜事》等書。經按類編排,分為帝系、禮、樂、輿服、文學、歷數、封建、職官、選舉、民政、食貨、兵、刑、方域、蕃夷共十五門,三百八十四事。本書由于引證的一些原書早已亡佚,藉此保留下來了一部分,是其珍貴之處。在體例上,本書與《西漢會要》不同的是:《西漢會要》不加論斷;《東漢會要》采取蘇冕駁議之例,間附以按語,或引用他人的論說。
本書在流傳過程中,缺第三十七、三十八全卷,第三十六、三十九卷亦各缺半卷。清代蔣光煦曾予以校補,編為《斠補隅錄》一書,清咸豐年間,海昌蔣氏宜年堂重編刊《涉聞梓舊》本,1924年商務印書館曾將蔣氏本影印。1955年中華書局將商務印書館1935年《國學基本叢書》本重印。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將江蘇書局翻刻的武英殿本為底本,校點出版了新的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