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鈺·席門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郭鈺·席門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剪秸編茅①,高揭為門②。獨當一面,出入道存。雖樞機之不密③,而經緯之有倫④。雖闔辟之不時⑤,而卷舒之由人⑥。隔風埃其晝靜,敵冰雪而春溫。吾常啟甕牖⑦,敞蓬軒⑧,擊土鼓⑨,斟洼尊⑩。對老親而起舞,披百結之懸鶉(11)。亦不知玉堂之為貴(12),繡闥之足云也(13)。百年逆旅(14),睥睨乾坤(15)。忽長者之過我(16),遂一笑而忘言(17)。
【注釋】
①秸(jie):農作物的莖桿,如豆秸、麥秸。
②揭:高舉。
③樞機:樞為門的轉軸,機為門閫。樞主開,機主閉。語意雙關,樞機又指機關。
④經緯:織物的橫線為緯,直線為經。這里指秸桿的橫豎。語意雙關,經緯又指治理。
⑤闔辟:關、開。
⑥舒:展開。語意雙關,卷舒又指進退。
⑦甕牖:簡陋的窗戶。《淮南子·原道訓》:“蓬戶甕牖。”高誘注:“編蓬為戶,以破甕蔽牖。”
⑧蓬軒:用蓬草做的窗戶。這里似指窗簾一類東西。
⑨土鼓:古樂器,用瓦作框,以皮革蒙兩面,敲打合樂。
⑩洼尊:唐開元中湖州別駕李適之登峴山,以山上有石穴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名曰洼尊。
(11)懸鶉:鵪鶉毛斑尾禿,象襤樓的衣服。因以懸鶉形容衣服破爛。百結:形容補釘多。
(12)玉堂:宮殿的美稱。
(13)繡闥:華麗的房屋。
(14)逆旋:旅店。
(15)睥(pi)睨(ni):斜視。
(16)過:訪,探望。
(17)忘言:指心領神會,無須用言語來表達。
【譯文】
剪秸桿,用茅草,編成門,高高地立起來,獨當一面,出入都符合道。雖然門軸門閫不嚴密,而橫的豎的編得有條有理。雖然開關沒有固定的時間,而卷起和展開由人決定。把塵埃隔在外面,白天很安靜。把冰雪擋在外面,屋內溫暖如春。我常常打開用甕做的窗戶,敞開用蓬草做的窗扇,敲擊土鼓,用洼尊飲酒。對著年老的雙親而起舞,披著補釘羅補釘的破衣服。也不知道在朝廷作大臣的高貴,華麗房屋的值得稱道。人生百年像住旅店一樣,對于乾坤也不看在眼里。忽然有年長的老人探望我,相見一笑,心領神會,不用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