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七十一 恕可成德》譯文與賞析
七十一 恕可成德
七十一 恕可成德
范忠宣公親族有子弟請教于公,公曰:“唯儉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逼淙藭谧?,終身佩服。自平生自養無重肉,不擇滋味粗糲。每退自公,易衣短褐,率以為常。自少至老,自小官至達官,終始如一。
【譯文】
忠宣公范純仁的親族中有一位子弟請教他,他對這位子弟說:“唯獨儉樸才可以有助于廉潔,唯獨寬恕才可以成就道德。”于是這位子弟將這句話寫在自己的書桌一角,終身將之奉為格言來遵守。范純仁本人平生注意修身養性,對于飲食從來不會挑剔。每天從官府回家以后,立即換上粗布衣服,這都成為一種習慣了。從小到老,從小官到大官,始終如此。
【評析】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范純仁雖然身居高位,但是生活仍然非常儉樸,并且教導親族中的子弟也要儉樸。他能夠做到每天從官府回家后就換上粗布衣服,并且都已養成習慣了,這一點恐怕一般的官員難以做到吧!
“以儉治身,則無憂;以儉治家,則無求?!眱€能養志。平時以儉樸的生活磨煉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勇氣,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儉也能養德。生活儉樸的人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十分珍惜勞動果實,往往會具備善良純樸的感情和良好的習慣。在儉樸成為一個人的習慣以后,他往往能抵御不良風氣的侵蝕。相反,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生活享受,就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帶壞。我們周圍有許多人不就是因為追求吃喝玩樂,犯了錯誤,甚至犯罪的嗎?
典例闡幽 朱元璋以儉治身
朱元璋由于出身貧苦農家,不僅深深體諒農民生活的艱辛、物力的艱難,而且他還身體力行,帶頭倡導節儉。明朝建立后,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墻壁上畫了許多觸目驚心的歷史故事做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元璋用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但他下令以銅代替。主管這事的官員說,這用不了多少金子,朱元璋說,“朕富有四海,豈吝惜這點黃金。但是,所謂儉約,非身先之,何以率天下?而且奢侈的開始,都是由小到大的?!彼挠才c中產人家的睡床沒有多大區別,每天早膳,只有蔬菜就餐。
在朱元璋的影響下,宮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節儉。她們從不喬裝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過幾次的。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了,被他痛罵了一頓。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用了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敝煸巴葱牡卣f:“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