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經典《蔚藍色的王國》作品賞析|導讀
蔚藍色的王國
啊,蔚藍色的王國!光明與斑斕,青春與歡愉的王國!我在夢里,見到了你。我們一小群人在一起,駕駛一艘華麗又精致的小船,條紋旗幟下白色的帆迎風鼓起,像天鵝挺起的胸脯,在風中歡快地舞動。
我不熟識我的這些同伴,但在心底我能感覺到他們都很年輕,非常快樂,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像我一樣。
我沒有關注他們,我關注圍繞在我周圍的那一片無邊無際的藍色大海,海面上泛著閃閃的金色波光。在我之上,同樣的無邊無際的藍色海洋,一輪紅日在歡快地航行。
我們中時不時地爆發出陣陣爽朗歡樂的笑聲,就像天神發出的笑聲一般。
忽然,從一個人或者另一個人口中,傳出圣靈美妙的話語和歌聲,充滿節奏,充滿力量,似乎天空都在合著旋律回應他們,大海拍打著浪濤加入合奏。過了一會兒,海面又恢復了寧靜。
我們的小船在柔波中輕快地航行,速度很快。它不受風的驅使,我們每個人輕微的心跳指引著它。它像活物一樣,聽從于我們內心的指引。
我們來到一群充滿魔力的島嶼,半透明的巖石,紫水晶,祖母綠等等珍奇的寶石熠熠生輝。環島的海灘長滿野玫瑰,散發出迷離醉人的香氣。一些島嶼下起了玫瑰和著野百合的花瓣之雨,另一些島嶼,鳥兒展開巨大的彩虹色翅膀直沖天際。
這些鳥在我們頭頂盤旋飛行。在我們小船航行激起的點點泡沫里,百合與玫瑰的花瓣混入攪拌,直至消失不見。伴隨著花和鳥一同到來的,還有聲音——如蜜般甜膩的,仿佛還夾雜著女聲的聲音。我們周遭的一切,天空,大海,頭頂鼓起的帆,船尾激起的浪花——都在訴說著愛,快樂的愛,幸福的愛!
而她,我們所深愛的,就在那兒,就在我們身邊卻又看不見。再過一會兒,看,她的雙眼將會照耀你,她的笑容將會融化你,她會牽起你的手,帶你走向無窮的極樂之地。
啊!蔚藍色的王國!我在夢里,見到了你。
一八七八年六月
【導讀】
想象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王國
“蔚藍色的王國”,一讀這樣的短語就激起我們無盡的遐思: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蔚藍,還有那蔚藍天空的覆蓋,這樣的境界該多么神秘啊?在這樣的天空或海洋里會有什么樣的人呢?作者想通過這些表達怎樣的情感呢?在你沉思默想之后再來看看屠格涅夫的《蔚藍色的王國》吧!
蔚藍色的王國是一個夢中的美麗所在。蔚藍色的王國首先是醉人的藍,其次,她是光明的,充滿著青春與活力的。在這一片茫無邊際的蔚藍色的大海上,泛著閃閃的金色波光;條紋旗幟下白色的帆迎風鼓起,像天鵝挺起的胸脯,在風中歡快地舞動。蔚藍色的王國就是一群半透明的仙島。島上紫水晶、祖母綠等等珍奇的寶石熠熠生輝。環島的海灘長滿野玫瑰,散發出迷離醉人的香氣。一些島嶼下起了玫瑰和著野百合的花瓣之雨,另一些島嶼,鳥兒展開巨大的彩虹色翅膀直沖天際。跟著花兒,跟著鳥兒飛來的還有美妙悅耳的聲音……藍天,碧海,寶島;還有水晶碧玉,花香鳥語。這就是夢幻王國,比天堂還美麗。
不只是這些,更美的是有一群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年輕人。他們的內心世界更美麗,而這種美麗則是通過他們的行為動作,他們的歡聲笑語傳達出來。他們乘“一艘華麗又精致的小船”,高揚起美麗的風帆,隨著溫柔的波浪,輕輕地起伏。沒有風推動它,是他們歡騰躍動的心引導它前進。他們是純凈的,與藍色的天,藍色的海為伴,與水晶碧玉為伴。船隨著人的心意前進,人們的心靈在大海上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他們是幸福的,心隨船走,船隨心動,歡聲笑語;他們是快樂的,天空與之酬唱,大海為之顫栗。境界如此的自由、安閑、無拘無束。難怪“我”對大海那樣向往和熱愛!
屠格涅夫的“蔚藍色的王國”則是一個年輕快樂、自由幸福、美麗溫馨的天堂。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厭倦情緒,全都寄寓在這“蔚藍色的王國”里,清新的自然,青春的朋友,溫柔的太陽與波浪,令人心醉的花香鳥語……這些優美的意象,組合成一個和諧、美麗的意境,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文本的開篇明確地告訴了讀者,“啊,蔚藍色的王國!光明與斑斕,青春與歡愉的王國!我在夢里,見到了你。”而結尾處又再一次提醒讀者,“啊!蔚藍色的王國!我在夢里,見到了你。”前后照應,真實地告訴人們一個“蔚藍色的王國”的完整夢想。反復強調,是夢境,而非現實。這個夢越美好,就越強烈地表現了對于夢中那種生活的熱切追求,對自由、愛情誠摯的向往。弗羅伊德曾說過:“夢是愿望的達成。”生命總是有夢的,夢越美好,就越強烈地表現了作者對于夢中那種生活的熱切追求。因為現實生活中缺少這些,作者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渴求。屠格涅夫認為“生活中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的人”。于是他習慣在散文詩中用想象來虛擬情景抒寫他的美妙理想,他“珍惜生命,他把希望寄托在生命,寄托在自己,寄托在未來上面”(《明天》)。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對青春的贊美,愛情的歌頌全都借助清新的自然,青春的朋友,溫柔的太陽與波浪,令人心醉的花香鳥語,佳人牽手等優美的意象來表達。想象給他的理想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從而使他的散文詩顯現出一種虛幻而又明麗的美!
更深刻地理解,這個美麗的夢境,藝術地傳達了他對現實生活的強烈的不滿情緒。這也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以美景、樂景來寫悲哀與憤懣。但作者自始至終都是將美景、樂景放在前臺,使得全文色調明快,氣氛和諧。而傷感與憤懣一直隱藏在背后,只是在開頭與結尾處點化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