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成齋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李東陽·成齋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惟天生物,物不相有。惟人性同,無或薄厚。中戕末摧①,疇執其咎②。形踐者圣,質變者賢。成己成物③,責斯盡焉。凡我同胞,覆燾必均④。一物不成,如手足弗仁⑤。樞機在躬⑥,先本后末。一德不備,如身常饑渴。居必仁宅,行必義路。志則必專,執則必固。惟四勿為⑦,惟五弗措⑧。曰吾弗能,是謂自畫⑨。曰人莫己若,是謂自賊⑩。勖哉君子(11),成爾令德(12)。式瞻爾堂(13),式警爾心。君親有訓,師友有箴。君子勖哉,無廢寸陰(14)。
【注釋】
①戕(qiang):傷害。摧:摧殘。
②疇:誰。
③成己成物:謂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語本《禮記·中庸》:“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孔穎達疏:“言人有至誠,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④覆燾:亦作“覆幬”。猶覆被。謂施恩,加惠。《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⑤仁:手足痿痹不能運用自如叫不仁,反之則為仁。
⑥樞機:樞為戶樞,機為門閫;樞主開,機主閉,故樞機并言。比喻事物的關鍵部分。
⑦四勿為:《論語·顏淵》:“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⑧五弗措:《禮記·中庸》:“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弗,不。措,放棄。
⑨畫:止。
⑩賊(ze):傷害。
(11)勖(xu):勉勵。
(12)令德:美德。
(13)式:發語詞。
(14)廢:荒廢。
【譯文】
天生萬物,各不相同,而人性相同,不論厚薄。中途受到傷害,最后受到摧殘,誰承擔這個過失?體現天所賦予的品質的人是圣人,稍有變更的人是賢人。使自身有所成就,同時又使他人有所成就,就盡到了責任。凡是我的同胞,施恩必須平均。有一物不能有所成就,就像手腳麻木不仁。關鍵在自己,要先本后末。一種品德不具備,如同身體經常饑渴。居住必在仁愛的住宅,走路必須走正義的道路。志向必須專一,堅持必須牢固。堅持四勿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堅持五弗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如果這樣,還說我不能,這就叫做自己不求進步。說人家不如自己,這就叫做自己傷害自己。勉勵啊君子,成就你的美德。看看你的房子上書寫的齋名,警惕你的心。國君和雙親對你有教訓,老師和朋友對你有箴言。君子勉勵啊,不要荒廢一寸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