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全集《經解》原文賞析與注解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禮記全集《經解》原文賞析與注解

經解

【題解】

鄭玄說:“名曰《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教之得失也。”《經解》從正面反面對五經教化進行扼要點評,通過譬喻的方式申論禮教要旨,切中要害,耐人尋味。孔穎達以為篇首的“孔子曰”統轄全篇,失之拘泥,而且也不必以為一定是孔子所說。

【原文】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于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于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于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于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于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于春秋者也。”

【譯文】

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只要看看那里的風俗,就可以知道該國的教化如何了。那里的人們如果是溫和柔順、樸實忠厚,那就是《詩》教的結果;如果是通曉遠古之事,那就是《書》教的結果;如果是心胸廣闊坦蕩,那就是《樂》教的結果;如果是清潔沉靜、洞察細微,那就是《易》教的結果;如果是端莊恭敬,那就是《禮》教的結果;如果是善于辭令和鋪敘,那就是《春秋》教的結果。學者如果學《詩》學過了頭,就會愚蠢;如果學《書》學過了頭,就會狂妄;如果學《樂》學過了頭,就會過分;如果學《易》學過了頭,就會迷信;如果學《禮》學過了頭,就會煩瑣;如果學《春秋》學過了頭,就會犯上作亂。作為一個國民,如果溫和柔順、樸實忠厚而不愚蠢,那就是真正把《詩》學好了;如果通曉遠古之事而不狂妄,那就是真正把《書》學好了;如果心胸廣闊坦蕩而不過分,那就是真正把《樂》學好了;如果清潔沉靜、洞察細微而不迷信,那就是真正把《易》學好了;如果端莊恭敬而不煩瑣,那就是真正把《禮》學好了;如果善于辭令和鋪敘而不犯上作亂,那就是真正把《春秋》學好了。”

【原文】

天子者,與天地參[1],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圣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義與信,和與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無其器,則不成。

【注釋】

[1]參:通“三”。

【譯文】

所謂天子,就是天是老大,地是老二,他就是老三。所以他的道德可以與天地匹配,他的恩惠普及萬物,他的明亮如同日月,普照天下而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在朝廷上,他開言必講仁圣禮義之事;退朝之后,必聽中正和平之樂;走路之時,身上的佩玉發出有節奏的聲響;登車之時,車上的鸞發出悅耳的聲響。升朝與退朝,都按禮行事;走路與登車,都有一定規矩;百官各得其所,萬事井然有序。《詩經》上說:“我們的國君是個仁善君子,他的言行從不走樣。因為他的言行從不走樣,所以是四方各國的好榜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天子發號施令而百姓衷心擁護,這叫做“和”;上下相親相愛,這叫做“仁”;百姓想要的東西不用開口就能得到,這叫做“信”;為百姓消除天災人禍,這叫做“義”。義與信,和與仁,是稱霸稱王的工具。有稱霸稱王的志愿,而無稱霸稱王的工具,是達不到目的的。

【原文】

禮之于正國也,猶衡之于輕重也,繩墨之于曲直也,規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此之謂也。

【譯文】

用禮來治國,就好比用秤來稱輕重,用繩墨來畫曲線直線,用規矩來畫方形圓形。所以,如果把秤認真地懸掛起來,是輕是重就騙不了人了;把繩墨認真地陳設那里,是曲線是直線就騙不了人了;把規矩認真地陳設那里,是方形是圓形就騙不了人了;如果君子深明于禮,那么任何奸詐伎倆也就騙不了人了。所以,重視禮、遵循禮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不重視禮、不遵循禮的人,叫做無道之民。禮的運用以敬讓為貴,把禮運用到宗廟之內,就會人人恭敬;把禮運用到朝廷之上,就會貴賤有別;把禮運用到家庭之內,就會父子相親、兄弟和睦;把禮運用到鄉里之中,就會形成尊老愛幼的風氣。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于禮。”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原文】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昬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昬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斗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繆以千里[2]。”此之謂也。

【注釋】

[2]豪:通“毫”。繆;通“謬”。

【譯文】

所以制定了朝覲之禮,是用來表明君臣之間的名分;制定了聘問之禮,是用來讓諸侯互相尊敬;制定了喪祭之禮,是用來表明臣子不應忘記君親之恩;制定了鄉飲酒之禮,是用來表明尊老敬長的道理;制定了男婚女嫁之禮,是用來表明男女的有所區別。禮,可以用來消除禍亂的根源,就好比堤防可以防止河水泛濫那樣。所以,如果認為早先的堤防沒有用處而加以破壞,一定會釀成水災;認為老輩子的禮沒有用處而廢棄不用,一定會導致天下大亂。所以說,如果廢棄男婚女嫁之禮,夫婦之間的關系就會遭到破壞,而淫亂茍合傷風敗俗的壞事就多了;廢棄鄉飲酒之禮,就會導致人們沒老沒少,而互相爭斗的官司就多了;廢棄喪祭之禮,就會導致作臣子的忘掉君親之恩,而背叛死者、忘記祖先的人就多了;廢棄朝覲、聘問之禮,就會導致君臣之間的名分喪失,諸侯的行為惡劣,而背叛君主、互相侵陵的禍亂就會產生了。所以,禮的教化作用是從看不見的地方開始,它禁止邪惡是在邪惡處于萌芽狀態時就開始了,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之中日積月累地棄惡揚善,所以先王對它非常重視。《易》上說:“君子非常重視事情的開始。開始的時候盡管只是一點不起眼的差錯,結果卻會導致極大的禍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奇米四色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老师那里好大又粗h男男|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2020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chinese男同志movie外卖|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中国xxxxx高清免费看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v片一二三区| 午夜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av成人在线电影|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欧美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日产乱码卡1卡2卡三卡四在线| 人体大胆做受免费视频| 黑人一级大毛片|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