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學
【3213】拖延心理學
(呂楠,李志丹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21萬字,2017年8月第1版,28元)
△講述拖延癥的行為模式、拖延的危害、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如何面對。共12章。
○法國哲學家福柯說過:“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們最難懂的”。
○拖延癥的三種類型:鼓勵型、逃避型、決心型。
○“拖延其實就是一種慢性自殺”。拖延癥帶來的嚴重后果:懷疑自己;精神萎靡;無法實現自己的想法;變得自我;出現焦慮。
○“當下”: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
○借口成為習慣,如毒液腐蝕人生。
○克服了懶惰,就成功了一半。
○造成拖延的四大原因:低目標價值;拖延者的人格問題;低自我效能感與對失敗的恐懼;目標錯誤。
○拒絕完美:做一個普通人。完成比完美更靠譜。雪萊·桑德伯格曾說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心不覺得難,事情就不難。
○提高專注力的有效方法:①設定界限;②優先去做最重要的事;③靜音;④排除干擾;⑤動機;⑥一次只做一件事;⑦迅速進入能讓你進入狀態的“儀式”;⑧花點時間去適應;⑨深呼吸;⑩享受當下。
○讓“快速行動”成為一種習慣。日本著名企業家盛田昭夫說:“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快,而是因為對手更快。如果你每天落后別人半步,一年后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后即十萬八千里。”
○七個方法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①不要等到條件都完美了才開始行動;②做一個實干家;③記住,想法本身不能帶來成功;④用行動來克服恐懼、擔心;⑤先顧眼前;⑥機械地發動你的創造力;⑦立即切入正題。
○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反省精神。朱熹說:“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改變自己、完善自我:①花點時間考慮考慮你的核心價值觀和人生使命;②要堅持;③要靈活和富有創造性;④跳出框框思考;⑤接受不確定性并樂觀;⑥看到大局勢。
○提高意志力的8個秘訣:①積極主動;②下定決心;③目標明確;④權衡利弊;⑤改變自我;⑥注重精神;⑦磨煉意志;⑧堅持到底。
○有目標的人,才不拖延!
○若要建成大廈,必先繪制藍圖。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
○善于為時間立預算、做規劃。
○如果想取得人生的輝煌和事業的成就,就必須遵守二八法則:抓住重點,而非全程參與;學會用最少的努力去控制生活;選擇性地尋找,不要巨細無遺地觀察;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不要事事都追求有好的表現;讓別人來負責一些事務,不必事必躬親;只做最能勝利的、最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事;鎖定少數,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機會。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2017年9月25日晚11:55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