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商業
【4205】智能商業
(曾鳴著,中信出版社,16萬字,2018年11月第1版,68元)
6部分:[1]智能商業;[2]商業模式變革;[3]戰略變革;[4]組織變革;[5]案例分析;[6]關于未來。
在線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智能商業的三個創新方向,縱觀當下異軍突起的企業,無不是在這三個領域有極大突破。“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是新商業生態系統的DNA,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只有智能商業的新物種才能生存和發展。
馬云:到2036年,阿里巴巴希望能服務20億客戶并創造1億個就業崗位,幫助1000萬個企業形成連通線上和線下的可贏利的業務,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升級。“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后天會很美好”。
互聯網,毫無疑問是21世紀最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它讓當下的一切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從網購、在線支付到社交網絡,絕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經無法離開互聯網的各項產品與技術。實際上,互聯網對于商業的改造遠遠沒有結束,新的名詞和現象層出不窮,這些其實都代表著互聯網一浪接一浪的持續發展。想要理解互聯網的本質切入點,不妨將目光集中在“互聯網”這個詞上,它也代表了互聯網發展的三大階段:聯、互和網。
互聯網時代才是真正的網絡協同時代。按需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等,本質上都必須建立在網絡協同的基礎上。
無數據,不智能;無智能,不商業。
“活數據”三大重要特征:[1]全本記錄,而非樣本抽查;[2]先有數據,后有洞察;[3]數據就是決策。
企業智能化=在線化+自動化。
新舊商業的區別,在于精準。精準,就是精確和準確,分別對應著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
黑洞,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詞語,它有著極強的引力,能夠將所有接近它的事物吞噬殆盡,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未來的智能商業有著像黑洞那樣無限大的潛力與空間,可以包容一切的人、數據甚至時間。
C2B:未來的核心商業模式。
“點——線——面——體”的定位邏輯。
德魯克將工業革命及其之后的社會發展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工業革命、生產力革命和管理革命。
在硅谷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真正有能力的工程師的價值可能超過1000個平庸的工程師的價值之和,這也是谷歌和臉書這些公司強調極客文化的原因所在。
創造力是未來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促進創造的唯一方法就是賦能。賦能,所傳達的核心觀念是如何讓他人有更大的能力完成想要完成的事。
“讓聽得見炮聲的士兵做決策”。
借助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和快反應供應鏈平臺的三級支撐,網紅電商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與日俱增,甚至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互聯網×”:新時代的開創者。
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會極大地超越我們今天所有的想象。